範仲淹是北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同時又是文學家。他一生為正義和民生呐喊,為天下蒼生謀福利。他那句著名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曆經千秋萬代,永遠閃耀着樸素而正義的光芒。
範仲淹
北宋景祐元年(1034年),範仲淹四十六歲,這年他主政蘇州。當時蘇州正在發生水災。為治理水患,他經常到蘇常一帶察看水情,因此常常目睹漁民們打魚的情景。他望着江中那一葉扁舟,在風急浪高的水面忽浮忽沉,險象環生。他十分感慨漁民生存之艱辛不易,于是為此賦詩一首《江上漁者》。
《江上漁者》
江上往來人,但愛鲈魚美。
君看一葉舟,出沒風波裡。
憂國憂民的範仲淹
這隻是一首簡單而又樸實的五絕,但其對勞動人民——漁民的關懷和同情躍然紙上。
前面兩句說的是:長江邊上來來往往的行人,都喜愛吃鲈魚。因為鲈魚的味道十分鮮美。
(但是,有誰知道鲈魚是如何從江裡打撈出來的?)這句話是詩中沒有的潛台詞,也是範仲淹想要借此詩告訴讀者的。
後兩句說的是:君不見,在波濤洶湧的江面上,那一葉葉捕魚的小小扁舟,在大風大浪中出沒,那可是險象環生啊——由此可見漁民的生存不易。
作為一個在官場上地位頗高的官員,範仲淹能為普通小人物的生存發出如此呐喊,确實令人佩服不已。
看到這首詩,我不由得想起李紳的《憫農》詩二首。那是描寫種田的農民之辛苦,範仲淹這一首則是描寫漁民打魚之艱辛,二者應該有異曲同工之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