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晚上孩子吵鬧算擾民嗎

晚上孩子吵鬧算擾民嗎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07:23:35

晚上孩子吵鬧算擾民嗎(孩子居家上體育課影響樓下)1

“請問樓上是在跳繩嗎?一蹦一蹦的,還有抽地的聲音。”

“不好意思,孩子在上居家體育課,有幾個動作力量控制不好,已經結束了。”

“劇烈運動希望能去戶外,現在居家辦公,很受幹擾。”

這是北京某小區業主群的一段對話。

出于疫情防控需求,最近一段時間,北京很多中小學校要求學生居家上課,企業、單位也要求員工居家辦公。這期間,小孩居家體育課制造的動靜難免會給鄰居帶來一些困擾。特殊時期,如何處理好鄰裡關系?怎麼界定究竟是正常的生活聲音還是侵權的擾民噪音?不少人可能有這樣的疑問。

1

記者觀察:

鄰居們怕吵,家長們也會注意

“可以居家辦公,可以居家上網課,但是為什麼要居家上體育課?樓上小朋友上課給我震懵了要。”

“居家的第15天,工作日,樓裡铛铛剁餡兒……上網課的學生因為上體育課一通亂蹦……上班族能怎麼地?”

記者注意到,居家上課、辦公後,有些網友在網上吐槽,由于鄰居居家産生的各種噪音,自己的生活、工作受到了打擾,其中居家體育課多有涉及。

孩子們的居家體育課到底是如何上的?不少家長曬出了孩子上課時的短視頻:有的在做第九套廣播體操;有的像是在打拳擊,但打得歪歪斜斜;有的更像是最近大火的“劉畊宏女孩”的跳操。内容五花八門,當中不乏一些跳躍的動作,個别也有在客廳裡跳繩的。

但記者注意到,視頻中,絕大多數家長會給孩子鋪上瑜伽墊,或者讓小孩在地毯上進行。還有一些小孩會将鞋子脫掉,隻穿着襪子在地上蹦蹦跳跳。可見,絕大多數家長是有采取措施避免擾民的意識的。

2

特殊時期鄰裡關系

更需細心維系

家住通州的吳先生是一位媒體從業者,兒子今年8歲。疫情期間,學校改為居家網課後,每天仍有兩節體育課要上。上午是班級體育課,大約30分鐘;下午是全年級的體育課,大約40分鐘。“體育課前都要先做廣播體操,然後有仰卧起坐、高擡腿、原地快速跑等分組完成的動作,之後老師還會留戶外跳繩的作業,如果小區封控不能出門也可以用仰卧起坐、平闆支撐來替代。”

由于家住一層還帶個小院,所以對于吳先生來說,孩子上體育課完全不用擔心擾民的問題,“不過老師每次上課前也會提醒,讓大家準備好瑜伽墊或地墊。”

但根據吳先生對兒子上課的觀察,有一些動作比如高擡腿、原地快速跑等确實動靜大了點兒,“尤其是小孩,不會控制輕重,如果住在樓上,鄰居可能是有點受不了。”

在吳先生看來,這樣一個特殊時期,小孩居家上網課,成年人也在居家辦公,當大家夥兒都居家的時候,鄰裡關系就變得更“微妙”一些。“放平時,偶爾一次球掉地上動靜大點也許沒關系,但這個時候矛盾可能會放大,尤其是有小孩和沒小孩的家庭之間。”

吳先生表示,他家小孩這個年紀比較貪玩、好動,戶外活動受限,孩子也會難受,的确需要由學校安排進行适當的體育鍛煉。但是對于沒有小孩或者有老人的家庭,肯定希望安靜。“需求不同,就會産生矛盾,隻能相互多理解、多體諒。但總體來說,有孩子的家庭還是應該多注意一些,家長多引導、多約束小孩的行為,盡量不要給鄰居造成太大的困擾。”吳先生說。

3

學校可以給家長

多一個選擇

姚女士家住豐台,兩個女兒都在東城上小學。大女兒上五年級,小女兒上一年級。由于疫情原因,“五一”放假的前幾天,兩個孩子都接到學校通知開始居家上網課。除了語文、數學、英語外,書法、音樂、體育、科學等課程都沒有停,甚至還有課間操。

5月13日,姚女士所在的單位響應政府号召,讓大家居家辦公。這一天,她見識到了女兒們如何在家上體育課:“一節課40分鐘,她們對着屏幕聽老師口令做動作,老師在另一端能看到所有孩子的情況。”

姚女士說,居家體育課有一些地面動作比如仰卧起坐,但難免也有一些蹦蹦跳跳、動靜大的動作。“我兩個孩子一天等于要蹦兩回,還好,至今為止沒有鄰居找過我。很感謝這些鄰居們,很包容。”姚女士說。

不過,姚女士看到女兒們上體育課後也不禁開始琢磨:“家裡的運動空間确實不夠,畢竟是在室内,除了可能影響到鄰居,一些家具、陳設還有地面條件也會束縛小孩,我也擔心會發生磕碰。”姚女士計劃着,天氣好的時候可以把電腦帶到戶外,讓孩子們在樓下花園做運動。

“其實,學校可以給家長們多一些選擇。比如對于有條件可以去室外運動的家庭,老師可以給孩子們布置任務,讓家長根據自己的時間安排,每天帶孩子在室外完成體育課程。這樣既能減少對鄰居的影響,也能讓孩子充分得到鍛煉。”

4

如何界定是生活的正常聲響

還是擾民的噪音?

生活中,由于個人體質、生活作息習慣等因素的差别,不同的人對聲音的接受程度不盡相同。有些人容忍度高,覺得大白天樓上樓下有點動靜很正常,隻要不是在大家休息的時間、不是太過分就行。但有些人容忍度較低,鄰居産生些許動靜可能都接受不了,認為是噪音擾民。

北京朝陽法院法官胡震霄告訴記者,法律上有噪聲污染的概念,是否構成噪聲污染并且達到相鄰污染侵害的程度,這不取決于個人感受,而是有客觀的判定标準。“用老百姓的話講,就是看行為是否‘過分’了。”如何定義“過分”,需同時滿足兩個條件,其一超過國家規定的環境噪聲排放标準,其二幹擾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

“對普通住宅聲音分貝的要求,在我國《城市區域環境噪聲标準》裡有明确規定,白天不超過55分貝,夜間(22時至次日6時)不超過45分貝。”胡震霄說,是否超過分貝值,一般通過鑒定的方式便能證明。

但是,即便超過了規定的分貝值,也不一定就構成侵害,還要看噪音是否足以幹擾到他人的正常生活、工作和學習。對于這一項的判斷标準,不能基于某些特殊的個體,而是要根據大多數人的感受,以理性人的标準來評判是否超出了可以忍受的範圍和程度。

胡震霄說,司法實踐中,會考慮聲響的大小、聲響的頻率、運動的種類、運動的時間、被侵害者受損情況、被侵害者的身體狀況、侵害者的過錯程度以及針對聲響做出的減損措施等,并結合疫情等特殊時期的特殊需求來綜合判斷。

在胡震霄看來,孩子居家上體育課,如果避開大家的休息時間,一節課40分鐘左右的時長,産生一些非持續性的運動聲音,原則上認為屬于居家生活産生聲響的合理範圍,一般不會構成噪聲污染。“除非是一些聲響過大或頻率過高的運動,如持續高頻地進行拍球等,對樓下住戶的影響超出了一般容忍限度,則可能構成噪聲污染侵害,需要承擔一定的民事責任,如賠償、道歉等。其它生活聲響是否為噪聲污染也依同理判斷。”胡震霄進一步解釋說。

5

合理的生活聲響

鄰裡間負有容忍義務

樓房居民大家居住生活在一起,對于日常生活産生的合理聲響,鄰裡間都負有一定程度的容忍義務。

朝陽法院民事審判一庭副庭長陳錦洪說,現實生活中有一些特殊的個體,可能因自身身體、心理原因或者作息習慣與常人不同,對聲音較常人更加敏感,容忍度更低。“由于容忍度是以一般人或普遍人的認知标準來判斷的,因此當聲響沒有超過一般人的容忍限度時,這些有特殊需求的人,可以采取溝通的方式協商問題,但不能強制鄰居按照自己的特殊需要安排生活。”

陳錦洪表示,當發生上述情況時,鄰裡雙方應本着方便生活、團結互助、公平合理的原則妥善處理鄰裡關系。如對聲響較為敏感的一方,可以通過采取加裝物理隔音設備等方式降低外來聲音對自己的幹擾。而作為鄰居,得知對方情況特殊後,也要注意将聲響控制在合理的範圍内。

6

相關判例:

誰主張誰舉證原則

胡震霄列舉了兩個案例:其一發生在2020年疫情期間,北京某小區居民李某家,兩個小外孫時不時會發出跺地闆的聲音或突然的巨響。樓下鄰居張某多次反映并報警。李某後來購買了墊子和薄毯,把孩子們的玩具移到床上,居家體育課也取消了。開庭時,李某當庭道歉。張某則提交病曆,稱其存在睡眠障礙、焦慮狀态、心律失常、頭暈、精神障礙等。

法院審查認為,張某提交的證據可以證實樓上的噪音侵害了其生活安甯,結合李某的過錯程度、噪音持續的時間、張某的特殊身體狀況、事發後李某的防範措施等因素,綜合判定李某給付張某精神損害撫慰金2000元。

在另外一起案件中,鐘某主張鄰居張某在屋内長時間使用鋼琴,噪音嚴重影響其生活和身體。張某稱,其使用樂器或居家活動時已經控制了音量,并且安裝了隔音台。該案中,雖然鐘某提供了微信聊天記錄和病曆說明其受到影響,但由于鐘某放棄了鑒定,證據不足以證明張某産生的聲音達到噪音标準且對鐘某造成了損害,法院判決駁回了鐘某的索賠請求。

7

法官提醒:

鄰裡多擔待,有事多溝通

疫情的特殊時期,作為鄰居應當尊重孩子居家期間适度進行體育運動的需求,本着維護鄰裡關系的原則,妥善處理鄰裡糾紛。

作為孩子家長,也應注意選取合理的時間、合理的運動内容以及适當的方式減少對鄰居的影響。比如,家長可提前跟鄰居打好招呼;運動時應盡量避開休息時間;需要進行跳躍、奔跑等動作時,盡量通過瑜伽墊等輔助物品或其它有效措施減少聲響,同時避免一些高頻率、高強度的運動。

作為學校老師,也要充分考慮到居家的條件,合理安排好孩子的上課時間、運動内容。可以給家長一些靈活的選擇,方便家長根據家庭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孩子的運動内容。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監制:牟彥秋 陳璟春

編輯:嚴海 劉怡然

校對:梁甜甜 趙剛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