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
虛而不屈(音絕),動而愈出。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刍狗是用草紮成的狗形,用來當作祭品在祭祀中使用。類似現在使用的花圈。刍狗做好以後,在還沒有用來祭祀之前,大家對它都很重視;等到舉行祭祀以後,刍狗就失去了作用,人們就把它扔下不管了。老子為什麼舉出刍狗這個例子呢?因為自然的規律是,任何一件事物都要經曆出生,成長,強盛,衰落,最終返回原點,這就是他的宿命。就像刍狗,本是普普通通的草,被做成了祭祀用的祭品,被供奉,走向草生巅峰,祭祀結束,使命完結,返回到草的原點。
天不仁,仁不是我們在儒家經典中理解的仁愛之義,而是道家語境中的仁。道德經中對于仁的定義是,上仁為之無以為,意思是有上仁品格的人有所作為但出自于無心,不貪圖什麼。這就像父母替孩子做了決定,還經常說的那句,我是為了你好。
天不仁,以萬物為刍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刍狗。全句的意思是,天地不幹涉萬物,而是任萬物自然生長,完成各自的使命。有道之人,遵循天道,不幹涉百姓,而是任百姓自然發展,完成每個人這一生的使命。
每個人都帶着各自的天賦而來,每個人也都肩負着使命而來,無論這個使命平凡還是偉大,都是每個人獨有的。人到世間一遭,最重要的就是發揮出自己的天賦,完成自己的使命。這就是道德經中講的事天,從事自然賦予的使命。所以有道之人是不會進行幹涉的。
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橐籥,是風箱的意思。天地之間,豈不像一個大風箱嗎?
虛而不屈(音絕),動而愈出。屈(音絕)是枯竭的意思。這個風箱内部看似空虛,但并不枯竭,鼓動起來,風力湧出,生生不息。
風箱的結構是空的,拉一下,把外面的空氣吸進來,再推一下,把吸進來的空氣推到竈膛裡面。這樣一拉一推,空氣就源源不斷地通過風箱進入到爐子之中了。風雖然從風箱中吹出來,但風箱實際上并沒有産生空氣,隻是在輸送空氣。而天地就像一個大風箱,本沒有生成萬物,隻是輸送萬物到世間的一個通道。萬物從道中生成,從道那裡獲得了各自的天賦和使命,經過天地之間的這個大風箱來到世間。天地本身也隻是道的産物,他的使命的就是把萬物輸送到世間。所以天地不能幹涉萬物,天地和萬物各有各的使命。
多言數窮,不如守中。數在這裡通速度的速,加快的意思。中,通沖虛的沖,是空的意思。守中就是守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的意思是發言太多會加速滅亡,不如保持一個空的狀态。
發言太多如果用于統治就是政令繁苛,用于教育就是過多的說教,用于朋友之間就是不合時宜的建議。孩子經過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後進入到社會,帶着自己的天賦和使命。父母和老師過多的說教不僅不會對孩子的人生有所幫助,還可能壓抑他們的天賦,蒙蔽他們的使命。即使獲得世人眼中的成功,也隻是生活軀殼中,迷失了自我。因此,父母和老師不如放空自己,多感受孩子喜歡什麼,關注什麼,擅長什麼,幫助孩子去發現他的天賦和使命。
總結這一章
老子以天地作比說明了不要多言,要守空的道理。天地隻是萬物來到世間的一個通道。所以天地任萬物自然發展,去完成各自的使命,而不加幹涉。有道之人也應放空自己,讓他人有自我發展的空間。
《道德經》逐句解讀 第六章 繁衍就是無中生有
《道德經》逐句解讀 第三章 不尚賢 虛其心 弱其志 老子是愚民嗎?
《道德經》逐句解讀 第一章 道可道 非常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