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0:52:14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極簡南蠻史梳理九黎)1

東夷、南蠻、西戎、北狄分布示意圖

南蠻是先秦時代中原華夏族群對南方少數民族的稱呼。先秦時代,黃河中下遊地區被稱為中原,意即天下的中心地帶。中原周邊的部落,則被稱為“蠻夷戎狄”,即東方部落為“夷”、南方部落為“蠻”、西方部落為“戎”、北方部落為“狄”。不過,東夷、南蠻、西戎、北狄都是地理意義上的稱呼,并非指具體的某一個族群。比如南蠻,就是泛指居住在南方地區衆多不同族源的部落,而且不同時期南蠻部落的族群也不盡相同。因為在曆史進程中,一些從北方南遷的部落,變成或融入了南蠻部落;而有些南蠻部落與外來部落融合,又形成了新的部落;還有一些南蠻部落則被迫遷徙到了其它地方。

南蠻部落生活的地方,被稱為南蠻之地,範圍包括今湖北、湖南及周邊部分地區。地處南蠻之地的湖南,在中原華夏文明的影響力尚未觸及之前,曾是越人、濮人等原始人的栖息之地。生活在湘江流域的越人,又稱“楊越”,是“百越”中的一支。生活在湘西北的濮人,則是“百濮”中的一支。後來由于北方部落南下,楊越人被迫遷徙嶺南,濮人則退往湘西武陵山區。而從北方南下的部落,則成了這裡的新主人。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極簡南蠻史梳理九黎)2

三皇五帝

北方部落南下,始于中原華夏族群“三皇五帝”的炎黃時期。三皇五帝是遠古時代華夏族群的帝王。具體是哪些人物,典籍中說法各異,并無定論。比較流行的說法是:三皇指燧人、伏羲、神農(即炎帝),五帝指黃帝、颛顼、帝喾、唐堯、虞舜。據說炎帝和黃帝原本是同一個部落的兩支,炎帝一支生活在姜水(今陝西寶雞清姜河),黃帝一支生活在姬水(今陝西武功漆水河)。随着兩支的不斷繁衍,逐漸演變成了兩個部落。兩個部落強大之後,經常為争奪領地發生戰争。結果炎帝部落被黃帝部落打敗,被迫東遷。炎帝部落東遷至黃河中下遊的中原地區之後,與生活在當地的祝融部落相處得不錯,還建立了婚姻關系,卻與居住在黃河下遊的九黎部落發生了激烈沖突。

九黎是指當時生活在黃河下遊的九個部落,屬于東夷,故又稱九夷。九黎每個部落又有九個氏族,共八十一個兄弟,個個本領非凡。九黎部落較早便進入了農業社會,其生産力水平比中原地區的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更為先進。九黎部落興盛之後,逐步向西擴張。為争奪适于放牧和耕種的中原地帶,九黎部落與炎帝部落展開了大戰。九黎部落聯盟首領蚩尤,是傳說中的戰神,據說有三頭六臂,銅頭鐵額,刀槍不入。炎帝部落在與九黎部落的戰争中,屢戰屢敗,隻好求助于黃帝部落。于是,炎帝部落和黃帝部落聯合起來對付蚩尤。經過一場天昏地暗的大戰,蚩尤兵敗被殺,史稱“涿鹿之戰”。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極簡南蠻史梳理九黎)3

涿鹿之戰

九黎部落戰敗後,一些部衆逃亡到今湖北漢水流域,與當地土著融合後形成了新的部落——三苗。三苗在漢水流域逐漸發展壯大後,跨越長江向南發展,進入了今湖南境内。

涿鹿之戰後,炎帝部落與黃帝部落為争奪中原地區,又發生了“阪泉之戰”。黃帝調動本部落全部力量及熊、罴、狼、豹、貙、虎等六個部落的盟軍,在阪泉之野與炎帝擺開戰場。經曆三場大規模的厮殺,炎帝部落戰敗,其部衆紛紛向黃帝部落投降。炎帝隻好帶着少數部衆逃往長江以南地區,定居于湘東一帶。炎帝死後葬于長沙茶鄉之尾,即今湖南炎陵縣。

而此前與炎帝部落關系密切的祝融部落,在阪泉之戰後亦歸附黃帝部落。黃帝便讓祝融去管理南方地區。祝融部落于是也遷徙到了湖南境内。祝融死後葬于南嶽衡山,故南嶽衡山的最高峰被命名為祝融峰。

這三股勢力進入湖南後,當地土著越人和濮人,要麼被迫遷徙,要麼被融合。三苗部落勢力相對強大,取得了主導地位。炎帝部落和祝融部落後來可能都加入了三苗部落聯盟。當中原華夏部落聯盟進入堯舜時期,南方三苗部落聯盟的地盤已擴大到北至荊山、南及衡山、東臨鄱陽、西連洞庭,大緻包括江漢平原和洞庭湖、鄱陽湖之間這片地區,即今湖北、湖南、江西三省之地。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極簡南蠻史梳理九黎)4

阪泉之戰

中原華夏部落聯盟為征服三苗,進行了曠日持久的戰争。華夏部落聯盟首領虞舜,甚至親自率軍南征,到達了今湖南南部的蒼梧。由于長途奔襲,過于勞累,加之三苗之地瘴氣彌漫,虞舜突發重病,死于“蒼梧之野”。蒼梧即今九嶷山,位于湖南永州市甯遠縣城南30公裡。史籍中說虞舜死後葬于九嶷山,故當地被稱為零陵(湖南永州的舊稱)。今九嶷山的舜帝廟,仍是海内外遊客朝拜祭祖的聖地。

經過堯舜兩代不遺餘力的打擊,三苗部落聯盟勢力大大削弱,三苗首領驩兜被流放至崇山(今湖南張家界市西南),但三苗并未完全被消滅。虞舜死後,大禹繼任華夏部落聯盟首領,終于迎來了一個征服三苗絕好機會。當時,三苗之地發生了大地震,天崩地裂,氣候異常,連降血雨,夏日結冰,五谷不熟,各種奇怪自然災害層出不窮。災情之嚴重亘古未見,人們驚恐萬狀。大禹趁機對三苗發動大規模進攻。戰争十分慘烈,三苗部落屍橫遍野,血流成河。幸存者被迫逃入大山中避難,被俘者成了華夏部落的奴隸。從此,三苗消失于曆史長河中。

到了商周之際,昔日的三苗之地重新形成了一些新部落,被中原王朝統稱為南蠻。他們有的可能是三苗後裔,有的可能是三苗後裔與其他族群融合産生的新族群,還有的可能是外來的族群。根據族群生活地點的不同,他們還分别被稱為武陵蠻(或五溪蠻)、長沙蠻、澧中蠻、溇中蠻、零陽蠻、零陵蠻等等。這些南蠻後來演變成了苗、瑤、畲等少數民族的先民。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極簡南蠻史梳理九黎)5

盤瓠戰吳将軍

不過,在《後漢書·南蠻傳》中,關于南蠻的起源另有說法,且被渲染得神乎其神:傳說“三皇五帝”中的第三帝——高辛氏帝喾時期,中原地區遭受西北犬戎部落的入侵。犬戎部落的首領吳将軍,英勇善戰。帝喾幾次出兵征讨,都不能取勝。帝喾于是向天下公開招募能人,許諾誰能打敗犬戎部落的首領吳将軍,就獎賞黃金一千斤,分封食邑一萬戶,還把小女兒辛女嫁給他。當時,帝喾養了一隻狗,名叫盤瓠。這隻狗的毛色五彩斑斓。帝喾的招募令發出不久,盤瓠竟銜着吳将軍的首級凱旋而歸。帝喾高興之餘,卻又犯了愁:怎麼能将女兒嫁給一隻狗呢?辛女知道後,認為父親身為帝王,不可以不守信用,因而請求嫁給盤瓠。帝喾迫不得已,隻好兌現了諾言。盤瓠娶得辛女後,移居人迹罕至的南方山洞中。三年後,辛女生下六男六女十二個孩子。盤瓠死後,孩子們互相結成夫妻。他們用樹皮織成衣服,用草籽将衣服染成盤瓠毛色一樣的五彩,衣服的式樣都帶有尾巴的形狀。帝喾後來将辛女和她的孩子們接到都城,但孩子們隻喜歡山野,不适應都市生活。帝喾于是順應他們的心意,賜給他們名山大澤。此後,他們在湘西武陵山區繁衍生息,漸成族群。

傳說不一定靠譜,但今天的瑤族、畲族和部分苗族,确實奉盤瓠為始祖。而其他苗族人口中,有的認蚩尤為始祖,有的則以驩兜為始祖。這就說明,這些族源相近的少數民族,盡管血脈相通,卻在生息繁衍中逐漸分化,形成了各自的族群和文化。(文/謝志東)

九黎中八黎在哪裡(極簡南蠻史梳理九黎)6

盤瓠和公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