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n.
19
灼見(penetratingview)
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是在不多麻煩别人的情況下,把任性還給自己。
來源 | 曲玮玮(ID:qvweiwei1111)
- 01 -
不知道你們談戀愛時有沒有做過這件事。
和男朋友吵架,說完“我困了,想睡覺”後,迅速把微信微博頭像、封面都改成純黑或純白,而昵稱和簽名就隻用一個“.”代替。
改完還不消氣,就把給男友的星标置頂特别關注全部取消,再設置成消息不提醒,才終于舒一口惡氣,開始找朋友吐槽。
看似兩人已經休戰,實則一邊發洩自己氣到炸肺的情緒,一邊暗示他,我可沒那麼好脾氣,你快來哄我。
當然,做這些事的時候,自己是咬牙切齒發誓他不“三顧茅廬”絕不原諒,但真正等到他說一句寶寶對不起時,你早就消氣了。
實際上,除了戀愛外,生活大多數時候,我們都在采取這種”環保式生氣“。
摔手機太貴舍不得,摔盤子摔碗收拾又很麻煩,罵了人冷靜之後還要去道歉,想想隻有這種暗戳戳地表達自己不爽,不傷及旁人才是最優解。
就像前天那條很火的微博,把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方式總結成四個步驟,換頭像-删朋友圈-換封面-改簽名,簡單易行還沒有後顧之憂。
要知道我們90後都是很懶的,比起發洩後收拾殘局,不如一個人安安靜靜生悶氣。
隻要想對其發洩的人發現自己的憤怒就好。
(當然通常這個時候他們都瞎了)
選自《繼承者們》
- 02 -
就像當代青少年結束暗戀的方式是QQ不養火花,取消特别關注。
當代成年人的情緒發洩往往先從社交平台開始。
名字變成簡短符号。頭像也是一定要改的,看起來越極端越冷冰冰越好,要麼是黑白灰純色,要麼是黑白或大紅大綠的照片。
封面就更不用說,如果上面有字,那一定是極其悲觀的,比如”沒有人愛我“。
如果有這場憤怒的肇事者,肯定給人改備注為大傻x。
緊接着就開始把朋友圈設成三天可見,再往後一邊删朋友圈,删微博,一邊氣到濃時在小号上發一條罵人微博。至于要不要僅自己可見,視關注者有沒有不能看這條微博的人來定。
雖然你的文字都帶着一股怒氣,實際上打字的你是邊哭邊猛戳屏幕,還努力告訴自己,沒有什麼大不了,堅強點,以後做個心硬的人。
也有人點開朋友圈寫小作文,一邊寫一邊想,我要用最惡毒的詞,最悲傷的話,傷害天傷害地傷害你。
但一般落下最後一個句号理智就回來,重讀一遍覺得自己好幼稚,于是點擊取消發送,隻用一張電影截圖留下淡淡愁緒。
全套發洩流程做完後,表面上是想表現自己已經是個沒有感情的殺手。
實際上每個步驟都希望着有人能懂自己發出的信号:我沒有情緒就等于很有情緒,建議你們快來哄我。
選自《百年酒館》
- 03 -
除了社交平台的展示,當代成年人發洩情緒時最喜歡折騰自己。
不是破财就是讓自己累得沒法動腦子回憶不開心:
打開音樂軟件在浴室尖叫海豚音。
出去戴着耳機無目的地暴走到腿軟。
打掃衛生,把整個屋子清掃幹淨,就像把煩心事也掃幹淨。
也就是這時候可以安心沖動一次,深夜點一堆外賣,煎炸烹炒汽水奶茶,毫不忌口。
會深吸一口氣,先沐浴焚香(熏蠟燭),關掉所有軟件提醒,一切準備就緒後,點開購物車瘋狂買買買,那些平時舍不得下單的,現在刷信用卡也得買,直到待發貨上10個,才能放手。
生氣的時候,所有吃喝消費的罪惡感都被給自己補償的心理壓下,“我都這麼慘了,還不能放縱一次嗎?”
一般生氣的成年人會在兩個階段裡來回,除了憤怒上頭精力充沛,就是自怨自艾。
一定要看最悲傷的電影,和自己傷心原因一樣的那種。也聽歌,網易雲的悲傷歌單、失戀歌單、抑郁歌單就是在這時候派上用場。
生氣的成年人們腦中常上演小劇場,覺得自己是全世界最可憐最慘的人,無人關心,無人愛護,沒有之一。
所以如果此時有人敲敲他們封閉自己的窗,告訴他們你是被愛着的,效果立竿見影的好。
我有個朋友每次和她媽一吵架就去看親情電影,什麼催淚就看什麼,邊看邊嚎啕大哭。
發洩完她媽敲門問她,出來吃飯嗎,給你做了你最喜歡的糖醋排骨。兩個人就又和好如初。
選自《初次見面,我愛你》
- 04 -
就像發洩方式大緻相同一樣,當代成年人的成長路徑也異曲同工,就是越年長越要學會克制。
克制情緒,克制喜歡,克制欲望。
有時候生氣發洩反而成了他們唯一擁有自我的時刻。
身邊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工作受了氣,蹲在樓道給家人打電話放狠話,說自己幹不了了,必須回家,明天就回家。
雖然并不會辭職,但聽見父母安慰,說回來爸媽養得起你,激烈情緒也漸漸撫平,你是安心的,知道自己的放肆有人兜底。
也可以在不能孩子氣的年紀,主動要求享受孩子的特權。要讓别人注意到自己的不開心,要求被哄。
放下工作,去打一夜遊戲,就像上學時一樣。不開心就在遊戲裡和别人對罵。
或是不再控制表情做波瀾不驚的大人,聽見冒犯的話就翻白眼,冷笑表達自己的不滿。
可以做一些别人覺得你這個年紀不應該做的事。
去打一排耳洞,換發型,染一個全街最亮的顔色,及腰長發剪到齊耳。
像曾轶可的一句歌詞“大人總喜歡把任性都沒收”。當代成年人的發洩,是在不多麻煩别人的情況下,把任性還給自己。
選自《重版出來》
- 05 -
我15歲的小侄女看完那條“成年人的發洩方式”微博後轉給我說,你們成年人真别扭,不開心為什麼不直接說,非要費勁拐着彎暗示。
我隻回了她個無奈聳肩的表情包。
因為啊,我們太了解努力後無結果的無奈,說了”我想要“卻沒有回應的尴尬,沖動後連帶無辜的人傷心的愧疚。
久而久之,成年人們都學會默默消化情緒。
我們都明白,比起撕開傷口呼朋引伴獲取同情,那些察覺到我們釋放出的微弱信号,主動伸手拉一把的人所給的安慰才是真的有效又珍貴。
選自《吸血鬼日記》
喜歡,就給我一個“好看”
灼見 2019
☀作者:曲玮玮,青年作家,百萬粉絲自媒體人,2018福布斯中國“30歲以下精英”。擅長以最細膩的筆法寫最觸動人心的情感故事。著有《今天以後,人生無數可能》。個人曲玮玮(ID:qvweiwei1111)。灼見經授權發布。
MORE
灼見熱文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