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禽的出肉率計算方法有較大差異,通常情況下,行業人士習慣用屠宰率表示生豬的出肉率,用淨肉率表示牛羊的出肉率。
毛豬的出肉率計算方法豬的出肉率(屠宰率)為胴體重量/活豬(空腹24h)的比重。
豬的胴體重量是指豬宰殺以後,去除頭、蹄、内髒、尾、血液、毛的部分。
我國生豬品種衆多,包括83個地方品種,38個培育品種,6個引入品種及配套系。
整體來看,我國毛豬的出肉率(屠宰率)集中在65%-80%。
影響毛豬出肉率的主要因素
1、品種。不同品種的生豬,其出肉率(屠宰率)有一定差異,一般情況下,瘦肉型豬種的出肉率(屠宰率)較高,培育品種其次,地方品種較低。比如大白豬在70%以上,長白豬在72%以上,杜洛克豬在70%以上,漢普夏在72%以上,杜長大豬72%-78%,太湖豬65%-70%,榮昌豬69%左右,金華豬78%上海白豬69%左右,蘇太豬70%-75%,北京黑豬71%-75%,陸川豬68%-72%,藏豬65%-68%。通過數據可以看出,我國地方品種的生豬出肉率确實較低。
2、行情。豬價向好時,由于利潤豐厚,養豬人會推遲出欄時間。飼養時間越長,生豬的出欄體重就越大,行業内通常把出欄體重在280斤以上的稱為大肥豬或者牛豬,近兩年有的養豬人能把豬養到500斤。這種情況下,出肉率就會有一定程度的上升,不過瘦肉率是下降趨勢。此外,由于飼養時間變長,肌間脂肪沉積變多,豬肉的口感變好。
總之,毛豬的出肉率(屠宰率)計算方法十分簡明,但在實際生産中并非一成不變,品種、行情都會對毛豬的出肉率(屠宰率)有較大影響。
最後要說明的是,上述毛豬的出肉率(屠宰率)均包括骨頭,并不是指的淨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