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出口合規管理

出口合規管理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03 22:44:05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1

前言

近年來,随着國際貿易競争日益激烈,“出口管制”已成為中國企業無法回避的一個熱門話題。出口管制是指對兩用物項、軍品、核以及其他與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相關的貨物、技術、服務等物項出口,采取禁止或者限制性措施,是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出口管制合規對于企業來說非常重要,若違反了有關出口管制規定,則有可能帶來被列入限制清單、影響業務經營能力、需要承擔行政責任和刑事責任等一系列的後果。

01. 中國出口管制

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政府為了有效應對新形勢下國際貿易的風險與挑戰,高度重視出口管制合規建設,通過建立一系列法律法規,積極構建現代化中國出口管制體系。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2

其中,《出口管制法》作為核心法律文件于2020年頒布,對出口管制範圍、經營資格、許可制度、最終用戶等作出明确規定,并統一确立出口管制政策、管制清單和管制措施等相關标準及要求,具體如下: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3

商務部于2021年發布了《關于兩用物項出口經營者建立出口管制内部合規機制的指導意見》(下簡稱“《指導意見》”)以及配套的《兩用物項出口管制内部合規指南》,進一步明确了企業出口管制内部合規機制應具備的基本要素和建設方法。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4

同年12月29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首次發布《中國的出口管制》白皮書,标志着出口管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

02. 美國出口管制

相比于中國出口管制體系,美國出口管制體系則更加龐雜且在近年不斷升級相關管制措施。美國出口管制體系不僅包括針對軍事的《武器出口管制法》(Arms Export Control Act, AECA)、《國際武器貿易條例》(International Traffic in Arms Regulations, ITAR),更有針對民用品的《出口管制條例》(Export Administrative Regulation, EAR)。其中EAR對我國企業的跨境貿易影響頗深。

《出口管制條例》(EAR)及其附件《商業管制清單》(Commerce Control List,CCL)、《商業國家列表》(Commerce Country Chart,CCC)、《被拒絕清單》(Denied Persons List,DPL)、《未經核實清單》(Unverified List,UVL)、《實體清單》(Entity List,EL)和《軍事最終用戶清單》(Military End-User, MEU)等清單,構成了美國管制軍民兩用産品的出口、轉出口以及轉讓的主要規則制度。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5

美國出口管制體系的效力範圍非常廣,不僅包括管轄美國人(屬人)、美國出口的産品(屬地),還有基于“美國物項”的管轄。而美國物項的概念不僅包括了美國原産的物項,還包括特定情形下外國制造的一些産品。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6

同時,EAR管轄的行為範圍也很廣,不僅管轄直接出口行為,例如從美國出口到中國;也管轄再出口(re-export)行為,即從美國出口到中國後再次出口到日本的行為;此外還管轄第三國境内的國内轉讓(in-country transfer)行為,例如已經從美國出口到國内的産品由中國的A公司賣給了B公司的轉讓行為,由于該行為發生在第三國國内,因此稱之為國内轉讓。對中國企業而言,EAR對于“國内轉讓”行為的管轄更常見,影響範圍也更大。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7

因此,在進行跨境貿易時,我國企業需要關注物項是什麼、最終目的地是哪裡、最終用戶是誰、最終用途是什麼等方面。企業通過了解美國出口管制的重點和邏輯後,就可以結合以下決策順序判斷物項是否可以出口。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8

根據EAR的規定,違反美國出口管制的法律後果包括刑事處罰和行政處罰(當然還包括被列入“黑名單”,這是對企業最嚴重的打擊)。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9

此外,為了幫助企業收集商業運營的出口管制需求,将違反《出口管制條例》的風險降到最低,簡化出口操作,美國商務部工業和安全局于2021年發布了《出口合規指南》,進一步明确企業應建設一套有效的專項合規計劃,包括管理層承諾、風險評估、出口授權、記錄留存、培訓、審計、違規報告與整改以及編制更新合規手冊等八大要素。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10

03. 中美出口管制

中美出口管制兩部指南在具體規定上确有一些不同,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11

04. 出口管制合規風險分析

由于出口管制多方面的監管要求,企業在發展國際貿易時,應對着重關注出口管制合規風險,以降低或避免違反出口管制合規要求而帶來損失。

出口合規管理(共建合規大時代)12

05. 進出口管制合規管理體系的構建

企業出口管制合規體系的構建是保障貿易合規目标實現和風險管控的關鍵。基于監管要求和企業商業模式本質,企業需要構建系統化的、适用化的出口管制合規體系,以對企業所有涉及國家/地區、企業、産品和原料、終端用途的進出口活動進行全面覆蓋,保證合規監管要求落地。

1)從組織機制入手,協助客戶梳理适用的合規管理政策,設計進出口合規組織架構與崗位職責,拆解與分析關鍵業務流程,設計合規的舉報、調查與處理機制并内化、固化編寫客戶企業合規管理指引。

2)從交易夥伴入手,協助客戶企業在新市場開發、新客戶推廣、新供應商引入等源頭環節加強合規管控;協助客戶企業梳理、完善交易夥伴(包括供應商和客戶)檔案;并在各國政府的公示系統中全面、系統地分析是否存在交易夥伴為受限實體或制裁實體,并設計相關的供應鍊或銷售交付響應方案。

3)從進出口産品入手,協助客戶企業梳理經營的産品的技術指标和最終用途,細化企業所在行業的上下遊産品的分類和應用;通過對标各國管制目錄的方式,認定需格外關注的經營物項,從而避免因存在擴散風險而被制裁。

4)從合規文化入手,協助客戶企業加強對員工的分部門、分環節有針對性的培訓,及時傳遞最新的監管政策動态與國際貿易環境變化,強化員工的進出口合規理念,由上而下的落實“合規承諾”。同時,可進一步協助構建内部違法舉報、可疑線索上報獎勵機制進行強化管理。

5)從系統功能入手,協助客戶依靠技術手段推進進出口合規日常管理,全面追蹤和及時跟進海内外出口合規監管要求,如落地企業自身ERP系統與外部出口管制監管系統的無縫對接,實現産品編碼比對、管制歸因歸類、産品受管制成分占比運算、交易夥伴實體篩查和經營許可證自動化管理等功能。

6)從檔案記錄入手,協助客戶企業建立合規檔案管理機制,以留存完整真實的記錄,防止被執法和被制裁的風險。所涉及的記錄包含進出口全程單據記錄,與交易夥伴(供貨商、客戶以及物流金融服務商)的來往記錄,同時還包含企業和政府主管部門、行業組織以及第三方咨詢機構的往來留存等。

本文是為提供一般信息的用途所撰寫,并非旨在成為可依賴的會計、稅務、法律或其他專業意見。請向您的顧問獲取具體意見。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