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出一個合适的面包配方?也許這對于新手而言難如登天。不過,當你掌握面團含水量的計算,再記住一些常用食材的烘焙百分比,這件事情就會變得易如反掌了。做面包的首要步驟,就是将食譜中的幹性材料與濕性材料混合攪拌,讓它們形成軟硬度适中的面團。初學者隻需要嚴格按照食譜配比,控制好揉面程度就可以了,但如果你想将面包做得更好,那就需要仔細研究一下食譜中的奧秘了。
分析一個面包食譜,我們往往會先研究它的面團含水量。注意,這裡的含水量不是指水占面團重量的百分比,而是水的烘焙百分比。所以“面團含水量”與“食材含水量”并不是一個概念,可能将水的烘焙百分比叫“面團水化度”更合适一些,但鑒于國内翻譯命名各不相同,還是叫“面團含水量”更廣為人知一些。
面團含水量的多少,會影響到面團的軟硬度、彈性、延展性、耐性等。不同種類的面包,對面團的含水量要求是不同的。比如制作可頌面包,合适的面團含水量為50-58%,普通甜面包則需要面團的含水量為60%左右,而簡約的歐式面包需要面團的含水量在60-80%之間。你需要根據制作面包的種類,設定好面團的含水量,然後再為面粉搭配不同比例的濕性材料(或者叫液體),以達到合理的面團原料配比。
與含水量對應的還有吸水率,主要體現在幹性材料上,比如各種粉類與顆粒。一般來說,濕性材料要計算含水量,而幹性材料則要知道它的吸水率,這樣在你使用一個面團配方時,才能預計這個面團的狀态是偏軟還是偏硬,延展性與彈性怎麼樣。
幹性材料
有些原料很直觀就能看出是固體(幹性)還是液體(濕性),但有些原料是半固體狀态,比如黃油、奶酪等,這時候我們要充分考慮這種原料是否擁有一定的水分,在面團中發揮的作用。
濕性材料在加入液體材料時,你不僅僅要考慮材料的水分,還要知道它們會帶入哪些物質,對面包有什麼影響,比如提高面團的含糖量、增加風味、延緩面包老化等。因此,在計算這些材料水量的同時,也要考慮它們帶入的油、糖、酸、色素等成分。下面我将對制作面包常用的濕性材料進行分類說明,在此之前,你可以先參考一下這張食材彙總表。
烘焙原料含水量彙總表
雞蛋
雞蛋是最常用的烘焙原料,往面包中加入雞蛋,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分别是全蛋液、蛋白、蛋黃。由于蛋白與蛋黃的各個營養成分所占的比例不相同,導緻這三種形态的含水量會有差異。将完整的雞蛋打散,得到的是全蛋液,它擁有大約75%的水分,10%的油脂,12%的蛋白質。将雞蛋的蛋白與蛋黃完全分離,這時的蛋白擁有大約90%的水分與10%的蛋白質,蛋黃則擁有50%的水分、16%的蛋白質與33%的油脂。
雞蛋
在計算帶殼雞蛋各個部分的重量時,可以按照蛋殼、蛋白、蛋黃的重量占比為1:6:3來計算。假設一個重量為60克的雞蛋,去除蛋殼後,全蛋液重量為54克,含水量為54*0.75=41克;蛋白重量為36克,含水量為36*0.9=32克;蛋黃的重量為18克,含水量為18*0.5=9克。
将雞蛋加入面團中,除了增加面團的水分外,還會增加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其中卵磷脂是天然的乳化劑,能使面團的乳化能力增強,提高膨脹程度、抗老化能力。從宏觀角度來看,加入雞蛋的面包,不但營養價值豐富(當然成本也會增加),在色澤、香氣、味道方面也會更加突出。
乳制品
與雞蛋一樣,乳制品也是使用頻率非常高的烘焙原料。乳制品的種類繁多,而且大部分都含有水,其中純牛奶、酸奶、淡奶油都含有超過50%以上的水分,而即使是黃油、奶酪這種固态物質,一樣擁有少量水分。在将這些乳制品加入面團時,需要計算這些物質的含水量,以确保面團的軟硬度适中。
牛奶是所有乳制品的基礎原料,它含有88%左右的水分,還有大約3%左右的蛋白質,4%的乳脂肪,5%的乳糖。牛奶中的蛋白質、氨基酸與乳糖,都會增強美拉德反應,使面包上色更明顯,香味也更濃郁。如果隻是單純希望增加奶香味,其實加入全脂奶粉比牛奶的效果好很多。
牛奶
雖然酸奶看起來很黏稠,但實際上它也擁有80%左右的水分。制作酸奶就是将乳酸菌加入牛奶中,再經過長時間發酵的過程。這其中水分的變化不大,隻是酪蛋白分子之間的連結,使酸奶變得濃稠而已。由于牛奶中的乳糖被乳酸菌轉換為乳酸,因此酸奶會使面團呈弱酸性,這種酸性有助于酵母和其它發酵菌的生長。市售的酸奶還加入糖,會使面團的含糖量增加,也有助于發酵與上色。
淡奶油是通過牛奶濃縮提煉出來的,乳脂肪含量會變得非常高。市面上用于打發的淡奶油,乳脂肪含量通常能達到35%以上。乳脂肪比例的增加,就意味着水分的占比減少,數值大約在60%左右。淡奶油能為面團提供較多的乳脂肪和乳化劑,這能使面包組織變得更加柔軟,奶香味濃郁,抗老化能力得到加強。
淡奶油
市面上出售的濃縮乳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加糖的煉乳,另一種是不加糖的淡奶。我們制作面包一般采用煉乳,它主要含有30%的水,55%的糖(主要是蔗糖,其次是乳糖),7%的蛋白質,8%的脂肪。由于煉乳擁有較高的含糖量,它更像是一種糖漿。将煉乳加入面團,除了要計算它的水分,還要考慮它的含糖量。加了煉乳的面包會比較甜,而且上色明顯,如果你不喜歡太甜,這時候應該考慮減少面團中的砂糖添加量。
奶酪可以按照含水量分為硬質奶酪和軟質奶酪。硬質奶酪的水分含量一般在40%以下,很少用作面團的原料。而在軟質奶酪中,最常用作面包原料的是奶油奶酪,它的含水量約為50%,此外還有33%的油脂,8%的蛋白質。奶油奶酪擁有較強的乳化能力,加入面團後能增加其乳化性,并且提高面團的脂肪含量,在增加奶酪香味的同時,也能使面包更加柔軟。
奶酪
糖漿
糖漿的本質就是糖,在面包中起的作用就是增加甜味與色澤、提高保水性、為酵母提供營養。很多糖漿都會帶有強烈的風味物質,如蜂蜜、楓糖等,加入面包能使口味更加多樣化。
蜂蜜富含果糖、葡萄糖等小分子糖,具有很強的還原性,也就是上色能力更強。根據國家标準,它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20%以下。如果你想把面包配方中的砂糖改成蜂蜜,則要計算出這些蜂蜜所帶入的水分,然後相應地減少其它液體的添加量,使面團的含水量保持平衡。無需擔心發酵問題,因為蜂蜜中的葡萄糖也是酵母的營養物質之一。
蜂蜜
麥芽糖漿與麥芽精都是從發芽的小麥或者大麥中提取的,不同的是,麥芽精含有活性的澱粉酶,可以分解面粉中的澱粉生成麥芽糖,為酵母提供營養物質。而麥芽糖漿通常沒有活性澱粉酶,但它直接提供了麥芽糖,也能保障酵母的發酵能力。麥芽糖漿的含水量在12%左右,也擁有不錯的上色能力(因為它本身也有顔色)。
果蔬泥(汁)
水果與蔬菜擁有各種各樣的天然色素,将它們處理後加入面團中,能讓你的面包變得更加多姿多彩。在烘焙行業競争激烈的今天,通過不同顔色面團的搭配組合,能讓你的産品脫穎而出。目前我們做面包常用的果蔬原料有:椰漿、橙汁、火龍果汁、南瓜泥、紫薯泥、菠菜汁等。
椰漿是由充分熟成的椰肉壓榨出來的原漿,這種原料我們通常買現成的使用。市售的椰漿擁有80%左右的水分,20%左右的油脂,另外商家還會加入少量的食用膠,目的是使其産生略微濃稠的質地,避免油水分離。椰漿中的油脂就是椰子油,可以讓面包擁有濃郁的椰香。
椰漿
用橙子肉壓榨出橙汁,經過濾殘渣後,含水量在90%左右,其餘的10%幾乎都是糖。橙汁還能帶入胡蘿蔔素與香橙味,使你的面包擁有清爽的口感。
很多人喜歡将火龍果汁加入面團,主要原因是它的顔色很豔麗,使面包擁有粉粉的紅色。用成熟火龍果肉榨出的原漿(不過濾),含水量一般有80%以上,用來代替水是沒問題的。不過火龍果的花青素不太穩定,烘烤過度或者氧化過度,都會讓顔色暗淡,使用時一定要多加注意。
将南瓜肉蒸熟搗爛成泥,就是我們所說的南瓜泥,這樣的狀态加入面團中才能混合均勻。不同種類的南瓜泥含水量不盡相同,以南方地區最常見的蜜本南瓜來說,南瓜泥的含水量約在70%左右,而闆栗南瓜(又稱貝貝南瓜)的含水量會比較低。南瓜泥中含有大量的糊化澱粉,能使南瓜面包組織更加柔軟,爆發力更強,而它含有的類胡蘿蔔素與葉黃素,又能讓你的面包變得金燦燦。
南瓜
紫薯含有的澱粉比南瓜更多,同樣是蒸熟後搗爛再使用。紫薯泥的澱粉含量可以高達20%以上,即使它含有水分,也基本上已經被澱粉吸收,所以它呈現出很幹的狀态。當你将它加入面團後,它不但不會為面粉提供水分,反而會與面粉搶奪水分,這時你需要額外加入水分以消除這種影響。水的添加量大概是紫薯泥重量的10%,也就是說如果你往面團中加入50克紫薯泥,就要多加入5克水,這樣才能避免面團變幹。我們加入紫薯泥的目的肯定不是使面團變幹,而是讓紫薯的花青素為面包提供高雅的紫色,還有薯香味。
菠菜汁能讓面團擁有鮮豔的翠綠色,還有各種營養成分,在提倡健康飲食的今天,自然是很受歡迎的。菠菜汁的做法也很簡單,直接用料理機将菠菜葉打爛即可,你也可以加入少量水幫助料理機更好攪拌,通過此方法制作的菠菜汁含水量大概在90%左右。
要注意果蔬原料中的糖與酸,它們都會對面包産生影響。糖能促進發酵,過多也能抑制發酵,而酸能為酵母創造合适的發酵環境,但它又會溶解面筋,降低面團的筋度,因此要全面考慮添加這些食材所帶來的變化。
其實除了以上列出的果蔬原料外,你還可以大膽嘗試更多的品種,當然前提是你掌握了這篇文章的精髓。也許,下一個網紅面包就是出自你之手。
特殊情況
以上涉及到的數據,都是我通過查閱相關資料或者自己實踐得出的,僅僅作為一個參考。由于食材的多樣性,不可能每種原料都研究過,所以我們要學習下面的一些技巧。
像沖調類的飲品,計算含水量還是比較簡單的。比如用奶粉沖調成牛奶,假如用90克水,10克奶粉,沖調出的牛奶就是100克,那麼這杯牛奶的含水量就是90%。其它諸如咖啡、椰奶、豆漿等等沖調飲品,都可以按照這種方法來算。
有一個通用的測試法,用于計算某種液體的含水量。先取100克高筋面粉,然後少量多次地加入該液體,逐漸攪拌讓它成為軟硬适中的面團。我們可以近似看成加入了60克的水,然後用60除以加入液體的重量,就可以算出該液體的含水量了。這種方法并不是很科學,不過用來估算液體為面團所帶入的水分,還是比較适用的。
混合成團
幹性材料其實除了液體,幹性材料也含有水分,比如面粉含有12-14%水分,奶粉有4%左右。隻不過幹性材料質地是硬的,隻有通過吸收水分,才能形成面團那種柔軟的質地。
面粉需要與它重量60%左右的水分揉成面團,奶粉與面粉吸水率相當,所以每當你在配方中加入10克奶粉,需要額外加入6克水,避免奶粉與面粉争奪水分。如果要在配方中加入其它幹性材料,比如可可粉、抹茶粉,也要考慮這些粉類的吸水能力,它們有些吸水率比面粉還高。好在加入這些粉類的比例不多,不會過多影響到面團的整體情況。
酵母雖然屬于幹性材料,但是酵母的種類不同,含水量也不同,幹酵母的含水量在10%以下,鮮酵母的含水量為65%。在将配方中的幹酵母轉換成鮮酵母時,可以适當減少一點液體,以維持面團原來的狀态。
固體糖這種幹性材料比較特殊,如常用的白砂糖、紅糖,它們會阻礙面粉對水分的吸收,讓面團的濕性變大。從烘焙百分比來看,要保持面團同樣的軟硬度,每增加5%的砂糖,需要減少1%的水,因此可以把砂糖看作給面團帶入自身重量20%的水,也就是含水量在20%左右(實際上砂糖真正的含水量隻有1%左右)。紅糖的濕度比砂糖更大,自身含水量在7%左右,它會比其它固體糖更容易使面團變軟。
白砂糖
制作面包最常用的油脂是黃油與起酥油,它們都是固體油,所以我們一般會把油脂劃分在幹性材料中。油脂有軟化面團的作用,為了控制面團擁有合适的軟硬度,加入油脂過多時,要适當減少液體的添加量。另外,黃油還含有15%的水分,在制作布裡歐修這種黃油比例很高的面包時,更應該适當減少水量。
黃油
計算方法以我寫過的一個白吐司配方為例(還不會做吐司?超詳細零基礎吐司教程奉上,想失敗都難 ),該面包配方按照面團含水量約為60%來設計。原料中有高筋面粉250克,奶粉10克,幹酵母3克,細砂糖30克,鹽3克,無鹽黃油20克,雞蛋50克,水115克。
白吐司配方
從烘焙百分比來看,高筋面粉的烘焙百分比為100%,幹酵母與鹽的常用比例是1%,砂糖為12%,黃油為8%,加入4%的奶粉可以增加面團的奶香味。搭配雞蛋與水兩種濕性材料,為了方便家庭用戶,我采用了一個完整的雞蛋,也就是50克全蛋液,烘焙百分比為20%,然後剩下的液體用水來補充。
怎麼算出水的添加量呢?奶粉與面粉吸水率相當,所以扣減6克水。而砂糖則按照20%含水量來計算,也就是增加6克水,這樣相當于抵消了奶粉的影響。50克全蛋液帶入38克水,黃油帶入3克水,按照面粉需要150克水來算,150 6-6-38-3=109克,這就是水的添加量。由于我的面粉吸水率較高,同時為了方便稱量,我加入了115克水,這樣再計算面團的含水量可以達到62%左右。
總結做面包其實就是将一堆看似不相關的原料,混合在一起揉成面團,再經發酵烘烤的過程。幹性材料的吸水率,與濕性材料的含水量,共同決定混合後的形态。面包師對幹濕材料的計算是基本功,控制好面團的軟硬度,才能做出成功的面包。
直接按照别人的配方制作面包難度不大,我們應該學會自己搭配食材,根據面團含水量寫出合适自己的配方。使用不同的原料品牌,或者在不同的環境下操作,通過反複練習調整配方比例,以做出更出色的産品,這對于提高面包技術有很大的幫助。
最後,為了寫出詳細的教程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我想麻煩你幫我一個小忙,為我點贊、轉發和關注我,非常感謝你的支持,我将會繼續寫出更好的教程作為回報。
我是麥田初語,專注烘焙教學與美食分享,讓你在面粉雞蛋的世界中找回自己,快來關注我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