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化常識是高考必考内容,但龐雜的内容往往讓不少學生望而生畏。但其實,隻要把知識專題化、系統化,每天積累一點,就會有很好的效果。
古代官職和官職調動任免術語是學習文常繞不開的部分,因為其内容龐雜,小編我會分為幾個小專題跟大家分享。
今天分享的是官職調動術語中表示官職降免和辭官的詞,大家記得收藏學習喔。
一、表降、免官職
【谪】因罪被貶官降職或流放。如: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嶽陽樓記》)
【左遷、左除、左授、左傳】降職,貶官。如:
予左遷九江郡司馬。(《琵琶行》)
(注:左右孰尊孰卑,不同朝代有所差異,在官職調動中,一般左為卑,右為尊。左遷就是貶職,相應的右遷就是升職啦)
【罷】解除,免去官職。如:
窦太後大怒,乃罷逐趙绾、王臧。(《後漢書·馬成傳》)
【免】免職,罷免。如:
遂免丞相勃,遣就國。(《漢書·文帝紀》)
【廢】廢黜,放逐。如:
及留侯策,太子得毋廢。(《史記·呂太後本紀》)
【绌、黜】貶退。(绌,通“黜”)
【褫chǐ官】革除官職。
【放】驅逐,流放。如:
屈原既放,三年不得複見。(《蔔居》)
二、辭官相關說法
【乞骸骨】自請退職,意為請求使骸骨得以歸葬故鄉。如:
上書乞骸骨,征拜尚書。(《張衡傳》)
【告老、請老】官吏年老辭官。如:
晉韓獻子告老。(《左傳·襄公七年》)
【乞身】古代認為做官是委身事君,因此請求退職為“乞身”。如:
時年八十,不任兵馬,上疏乞身。(《東觀漢記·張況傳》)
【移疾】也稱“移病”。上書稱病,為居官者要求隐退的委婉語。如:
德正甚堪憂懼,乃移疾,屏居佛寺。(《北史·高德正傳》)
【解官】辭去官職。同“謝官”(此處的“謝”理解為辭職),如:
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宋史·包拯傳》)
【緻仕】交還官職,即退休。如:
大夫七十而緻仕,老于鄉裡。(《尚書大傳·略說》)
【懸車】緻仕。古人一般至七十歲辭官家居,廢車不用,故雲。
【謝官】辭官。(謝:辭職)
【歸田】辭官還鄉。 如:
官中無人,不如歸田。 (《晉書•李密列傳》)
【小題檢查】
1.下列說法,不表示“辭職”的有( )(多選)
A.懸車 B.累遷
C.母憂 D.乞骸骨
2.下列文言中的語段,不涉及“貶職或免職”的是( )
A.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嶽陽樓記》)
B.帝大悅,渙由此顯名。州舉茂才,除溫令。縣多奸猾,積為人患。(《後漢書·王渙傳》)
C.嘗短皇甫惟明義弟王昱,遂為所陷,貶東陽府左果毅 (《舊唐書·王忠嗣傳》)
D.窦太後大怒,乃罷逐趙绾、王臧等(《後漢書·馬成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