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曹操割發是去讨伐誰

曹操割發是去讨伐誰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7 03:04:46

曹操割發是去讨伐誰? 三年前用一整年又看了一遍四大名著,其中對《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中描寫曹操兵敗于馬超而不得割須棄袍狼狽逃竄保命,印象頗深,今天再來絮叨絮叨,今天小編就來聊一聊關于曹操割發是去讨伐誰?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曹操割發是去讨伐誰(話說曹操割須棄袍)1

曹操割發是去讨伐誰

三年前用一整年又看了一遍四大名著,其中對《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中描寫曹操兵敗于馬超而不得割須棄袍狼狽逃竄保命,印象頗深,今天再來絮叨絮叨。

鐘繇丢了長安城,退守潼關,曹操便令曹洪、徐晃為先行,領兵鎮守潼關十日。奈何曹洪性急暴躁,中了馬超的計謀,隻堅持九日就丢了潼關。曹操大怒,差點處死曹洪。随後曹操親自率兵直逼潼關,兩軍交戰,馬超先後擊敗了于禁、張郃、李通,又率軍沖殺,曹軍抵擋不住,大敗而走。這時馬超的西涼兵大喊:“穿紅袍的是曹操!”曹操急忙脫下了紅袍,又聽到:“長胡須的是曹操!”曹操驚慌,拿出佩刀割掉胡須。西涼兵把這情景告訴了馬超,馬超令人大叫:“短胡須的是曹操!”曹操隻有扯過旗旗角包住下巴逃走。

曹操在戰敗時,果斷地“割須棄袍”,雖然模樣狼狽可笑,但從中也可以看出他遇事的冷靜、果斷。他對戰袍和胡須的果斷舍棄,讓他得以在戰備的情況下逃生,才有東山再起的可能與資本。古人曾說:“身體發膚,受之父母。”因此古人往往非常看重、珍惜自己的發須,尤其是胡須,對于一個有有地位的男人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關公就有“美髯公”的美稱。所以曹操果斷地“割須棄袍”,是他勇于舍棄的果決性格的體現,這種特點往往能讓人在困境中找到出路。曹操臨危不亂、有舍才有得、能屈能伸、因時制宜這種品德值得廣大朋友借鑒效仿。

在《三國演義》裡,曹操這個人物無疑是個反面典型。因此,作者在塑造曹操人物形象的時候,根據“擁劉貶曹”的傾向的需要,不但将曹操描繪成一個奸雄,同時還通過不同情節對曹操這個人物進行貶低。也正因為如此,曹操在小說中出醜的次數特别多,其中就屬割須棄袍最為兇險。不過根據《三國志》記載,這個所謂的“割須棄袍“的故事原來是作者虛構出來的。在曆史的真實中,曹操與馬超交戰時可沒有這麼窩囊。

那麼這個故事是不是羅貫中的憑空捏造又一個發明創造呢?答案是否定的。在宋元時期,這個故事就在民間廣為流傳了。經過羅貫中的妙筆,這個故事變得更加精彩、生動。而曹操這變得更加“不幸”了,平添了如此之多的囧事。不過,曹操在小說中雖然這個反面人物的典型,但卻成了一個成功的藝術典型,一個性格複雜、有血有肉的亂世奸雄。從這個角度說,曹操又是幸運的。羅貫中對曹操這一人物的形象塑造是非常完美的,每當羅貫中讓曹操倒黴一次,廣大讀者就為情節的精彩設計而擊掌叫好一次,并贊歎作者的妙筆生花,而這又絲毫無捐于曹操這個人物形象的可信度和真實性。較迂羅貫中極力讴歌的另一主角一一一諸葛亮的塑造及其被神話、妖化的完美,曹操這個人物的形象來得可信多。(3月13日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