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14 00:59:21

漢字經過了6000多年的變化,其演變過程是:

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行書(商)(周)(秦)(漢)(魏晉)草書

漢字獨有的七種結體方式:甲金篆隸楷草行。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1

商朝時刻寫在龜甲、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甲骨文是目前我國發現的最早的比較成熟的文字,我們今天的漢字就是從甲骨文演變而來,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曆史也是從商朝開始的。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2

金文

金文是指鑄刻在殷周青銅器上的文字,也叫鐘鼎文。商周是青銅器的期間,青銅器的禮器以鼎為代表,樂器以鐘為代表,"鐘鼎"是青銅器的代名詞。以是,鐘鼎文或金文就是指鑄在或刻在青銅器上的銘文。所謂青銅,就是銅和錫的合金。中國在夏朝就已進進青銅時期,銅的冶煉和銅器的造制非常興旺。由于周之前把銅也叫金,所以銅器上的銘文就叫作"金文"或"兇金文字";又由于這類銅器以鐘鼎上的字數最多,所以曩昔又叫作"鐘鼎文"。金文利用的年月,上自商代的晚期,下至秦滅六國,約1200多年。金文的字數,據容庚《金文編》記錄,共計3722個,個中能夠識此外字有2420個。記事觸及裡很寬,反應了事先的社會糊口。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3

大篆

在中國文字史上,夏、商、周三代,就其對文字學的貢獻而言,以史籀為最。史籀是周宣王的史官,他别創新體,以趨簡便。大篆又有籀文、籀篆、籀書、史書之稱。因其為史籀所作,故世稱"籀文"。大篆散見于《說文解字》和後人所收集的各種鐘鼎彜器中。其中以周宣王時所作石鼓文最為著名。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4

小篆

小篆又名秦篆,為秦朝丞相李斯等人所整理出的标準字體。由大篆簡化而成。又名玉筋篆,因其具有筆力遒勁之意。小篆之形體結構規正協調,筆勢勻圓整齊,偏旁也作了改換歸并。與大篆相比較無象形性。從大篆到小篆的文字變革,其在中國文字史上具有極重大的意義。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5

隸書

從小篆向隸書演變的第一步,最顯着的變化是從婉曲的錢條變為平直的筆畫,從無 角變成有 角。 一般人認為隸書是指有波磔的、一橫一捺都拖着像刻刀一樣的長長尾巴的隸書,這隻是其中的一種。隸書主要有秦隸和漢隸,秦隸是隸書的早期形式;漢隸則為隸書之成熟字體。通常所說的隸書是指漢隸中的"八分"而言。

"八分"是在秦隸之後,漸生波磔。隸書發展到八分,已經是姿緻成熟。隸書因其字較方正、厚實,故帶有剛正不阿的嚴肅感。圖8雖為英文字母,但其有菱有角的字體,有隸書的〃味道〃。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6

楷書

楷書,又稱正楷、楷體、正書或真書,是漢字書法中常見的一種字體。其字形較為正方,不像隸書寫成扁形。楷書仍是現代漢字手寫體的參考标準,也發展出另一種手寫體——鋼筆字。 初期“楷書”,仍殘留極少的隸筆,結體略寬,橫畫長而直畫短,在傳世的魏晉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左圖)、《薦季直表》、王羲之的《樂毅論》《黃庭經》等,可為代表作。觀其特點,誠如翁方綱所說:“變隸書之波畫,加以點啄挑,仍存古隸之橫直”。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7

草書

章草筆劃省變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國吳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筆勢流暢,代表作如晉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現于唐代,以張旭、懷素為代表,筆勢狂放不羁,成為完全脫離實用的藝術創作,從此草書隻是書法家臨摹章草、今草、狂草的書法作品。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張旭《肚痛》等帖和懷素《自叙帖》,都是現存的珍品。

書字甲骨文小篆字帖(漢字七體:甲金篆隸楷草行)8

行書

行書是介于楷書、草書之間的一種字體,可以說是楷書的草化或草書的楷化,為了彌補楷書的書寫速度太慢和草書的難于辨認而産生的。行書筆勢不象草書那樣潦草,也不要求楷書那樣端正,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 行書行書代表作 《蘭亭序》局部代表作中最著名的是東晉書法家王羲之的《蘭亭序》,前人以“龍跳天門,虎卧鳳閣”形容其字雄強俊秀,贊譽為“天下第一行書”。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