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即将結束,小學生們又将回到校園----沒看夠的電影,是不是可以接着看呢?
在我的閱讀教學中,新學期我會在一所小學開展“電影閱讀課”的教學,每兩周(然後是一個月)閱讀一本書,觀看一部電影。電影是精選出來的,适合教學的。
在家裡,我們一樣可以開張“電影閱讀課”。精選出經典又好看的電影,在家裡營造舒适的觀影環境。今天,就給各位推薦20部适合與女兒一起觀看的電影----當然,我兒子也都一起看得津津有味。
男孩女孩的不同,在七歲前後的第二次小逆反期更加明顯的表露出來,對任何問題都有可能南轅北轍,于是,我們也開始注意男女有别的玩的方式。連看電影也會注意到要專門挑選以女兒喜歡的、或者是我們猜測能對她的胃口的電影,比如《冰雪奇緣》《長發公主》《勇敢傳說》等電影。兒子是包容性很強的家夥,用他的話說,欣賞呗。是啊,欣賞一部電影,管它男性主義、管它女性視角呢——話不能說滿,我還是等他們稍大一些,我會專門設定一個專題來觀賞和讨論這個話題。
而現在,隻管随着女兒一起看吧。
當然,我們有意的選擇不用說出來,畢竟這些電影首先很适合孩子看的。這些電影中被女兒點贊的包括:
“小叮當”系列(包括《奇妙仙子》《小叮當與失去的寶藏》《小叮當:夏日風暴》《小叮當:羽翼之謎》《小叮當與海盜仙子》《小叮當:永無獸傳奇》)
《小公主》
《綠野仙蹤》
《艾特熊和賽娜鼠》
《千與千尋》
《海蒂》
《天生一對》
《魔女宅急便》
《我姐姐的守護者》
《夏洛的網》
《雷蒙娜與姐姐》
《花木蘭》
《魔法奇緣》
《瑪蒂爾達》
《阿基拉和拼字大賽》
《伴你飛行》
其中的《天生一對》《伴你飛行》《魔女宅急便》等幾部電影也是兒子非常喜愛的電影。
以上二十幾部是女兒從她5—8歲間共賞過的電影記錄裡,“選”出來的,多數在《影響孩子一生的周末電影院》一書中有詳細的的介紹,書中沒有的略作簡介如下——
“小叮當”系列中小叮當是小飛俠彼得·潘故事中的小仙女----在遇到彼得·潘之前,她在仙子世界與幾位小仙子好朋友負責大自然的四季交替、顔色變換、風霜雪雨等等。與之對應,前四部“小叮當”作品正可以看做是春夏秋冬四季的故事。小叮當像極了一位成長中的小女孩,優點和缺點都那麼明顯,好在她一直在通過實踐去“檢驗”和“獲取”自己的人生道理,小到種花種草,大到做人類女孩的“導師”,小叮當總是在實踐中學習和提高。我很喜歡這樣的“教化”-----把過程給小孩子們展示出來。
小叮當系列也是我們家早期的英語長片,因為它是迪斯尼拍攝的,所謂“三觀”比較正确,兒童的視角,而且語速适中,非常适合孩子們進行聽力輸入。
《小公主》原本是一部很适合女生讀的兒童小說,我覺得6、7歲後可以讀給女兒聽。
我們是先看了電影,那時候女兒也上學了,認字了,于是自己讀了起來——而且是她自己從學校借閱的。故事主要描述了主人公在其父親克魯上尉去世前後的生活。父親去世前,她生活條件優越。克魯上尉把女兒送到一所貴族學校,學校校長蠍盡全力為薩拉提供一切。她成了學校的“招牌學生”,從内向外都散發着公主的氣息。克魯上尉去世後,勢力的校長把她趕到小閣樓,還要她幹各種各樣的活。對于生活的變故,周圍的冷眼以及各種折磨,薩拉都以樂觀的心态面對。即便衣衫檻樓,但她内心卻表現得像個公主-----這正是女孩們需要了解到的魅力,來自于對自己的肯定,來自于内心的善良。青春前期的小女生值得看一看,可以學會如何面對困境依舊内心善良、外在優雅。拍成1939電影的《小公主》是由秀蘭·鄧波兒主演的,更為故事增加了魅力。另有1995年版,更符合兒童小說。
《海蒂》也是一本經典兒童小說,被拍成數個電影版本,而公認秀蘭鄧波兒扮演的海蒂為最佳。
海蒂是一位聰明活潑、天真爛漫、心地善良的小姑娘,很小的時候就失去了雙親,被姨媽帶到五歲後,姨媽把海蒂送到隐居在瑞士山脈裡不友善的祖父那兒。祖父剛開始時并不待見小海蒂,但後來慢慢喜歡上孫女,在大自然的熏陶下,讓小海蒂對美麗的山光和純樸的人們産生了熱愛,她用她的愛心幫助了性格孤僻的祖父回到了人群中。不久姨媽又回來把海蒂接走,把她賣給一富人家的殘疾女兒克拉拉作陪伴。盡管被一個惡毒的家庭女教師欺負,海蒂仍舊赢得這一家子人的喜愛,并奇迹般的恢複了克拉拉獨立行走的能力,但從來沒放棄回到她親的祖父身邊……
孩子們喜歡上了秀蘭鄧波兒,我也向他們介紹了她的童星經曆,以及她後來當上美國駐外大使以及禮賓司司長等事迹,引起了他們的興趣。
2015版德國、瑞士、南非合拍的《海蒂與爺爺》也推薦。
系列電影《阿基拉和拼字大賽》中的小主角是一位聰明活潑的十一歲女孩阿基拉·安德森
但她并不是乖巧聽話的學生,平日裡經常的逃課和毫無目的地作些怪事,讓老師對她也是沒有太多的辦法。漸漸長大的她與母親的相處也不如從前那樣溫馨、融洽,原因很簡單,她們都愛着的爸爸已經死去五年了。父親給女兒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他們常在一起玩拼字遊戲,正是這淡淡的記憶-----也即是我說的精神密碼,令小阿基拉對拼字遊戲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并且神奇般地擁有超強戰鬥力,過關斬将參加各級别比賽。也正是這一特長,可以令她忘卻一切生活和學習中的苦惱,獲得成長所需的自信!
《千與千尋》的片名貌似兩個人,實際上千、千尋都是那個十歲小女孩,荻野千尋是她的本名。她随父母搬家來到一個陌生的城鎮,卻因迷路誤闖入一個人類不應該進入的靈異小鎮。小鎮的主管是當地一家叫“油屋”的澡堂的巫婆:湯婆婆。鎮上有一條規定,凡是沒有工作的人,都要變成豬被吃掉。千尋的父母由于貪吃,未經過店員允許就随便觸碰食物,而遭到懲罰變成了豬。千尋為了拯救父母,在湯婆婆那裡謀得一份工作。作為代價,她被湯婆婆奪走了名字,成了“千”。
“千尋”和“千”就成了一個女孩的兩面開始是一個任性又膽小,嬌生慣養,什麼活都不會做的小女孩,面對家庭的變故,卻不得不擔負起拯救父母的重任……正是在這些經曆中,她逐漸認清了自我存在的意義,成長起來,不僅堅強能幹,她善良的品格也開始得到了澡堂中其他人的尊重。
動畫片《木蘭》的出現曾經引發了國内對傳統文化如何再創作的反思。
迪斯尼幫助古代一位傳說中的女英雄花木蘭成了全球知名度很高的中國女性。迪斯尼向來有從世界各種文化中選取題材的傳統,并略作改變後成為适合西方觀衆的審美情趣。但木蘭畢竟是中國人,有人覺得影片的創作有點“怪”,我覺得影片的“中和”都算可以接受。隻是在最後的勝利時刻,花父的話倒是讓人吃驚:“花家最大的榮耀就是有你這麼個女兒。”呵呵,花家可是有兒子的啊,兒子還小啊,怎知将來不能“光宗耀祖”呢?與《千與千尋》有點兒相似的是,電影的開場我們可以看到木蘭是個任性姑娘,全然沒有女兒該有的樣子。“嫁個好人家”,就是給花家增光了!可是,她要努力“裝出”的淑女模樣,也沒能“通過”媒婆,正傷心之時,花父的指花誇女讓她破涕為笑:“今年的花開得真好看,可是,這一朵還沒有開。不過,我敢肯定,要是它開了,一定是萬花叢中最美麗的一朵。”而這,是《千與千尋》的父母做不到的地方。
是不是覺得花父還挺英明偉大的----其實這個情節是不是符合中國人傳統的父教,真不好說。可我們看起來卻很受啟發。
木蘭參軍是逃婚?是為國?是建功立業?可能最大的原因是她不願意讓疼愛她的父親上戰場吧。這是對家和對父親的愛使然!當孩子們看電影時為木蘭擔憂的時候,我們早就知道了這不會脫離迪斯尼的通用結局——美麗和美麗美好地生活在一起!
家不僅是安全的有吃有穿的窩,更是心靈的精神的歸宿,家是孩子接受的第一個“社會組織”,慢慢的愛之中,也在教導孩子為“組織”貢獻些什麼,一個珍惜家庭的人,會更懂得珍惜他人,珍惜社會,珍惜自然。
新教育實驗的發起人朱永新先生提出的幾項主張中,我對“共讀共寫共同生活”特别贊同,也特别有感觸。正是這樣的共同生活,讓家人互相陪伴,理解和體諒彼此,有了共同的精神交流,有了共同的精神底色。特别是女兒,我們給她可以放心的、可以放眼未來的精神底色,我們還擔心什麼呢?
以上選自本人新書《影響孩子一生的周末電影院》,同系列新書《陪你走過千山萬水》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