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越來越多的孩子出現了身高矮小的問題,如何讓孩子健康地長高,一直是家長們所關注的重點。
據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兒科主治醫師張軍介紹,醫學上是這樣定義“矮小”的:身高小于同年齡、同性别平均身高-2SD(SD=标準差),或身高小于遺傳靶身高-2SD,(靶身高=(父身高 母身高)/2(女-6.5cm,男 6.5cm)。例如,父親身高175cm,母親身高160cm,則生的男孩的遺傳靶身高是(175 160)/2 6.5=174cm,女孩的遺傳靶身高是(175 160)/2-6.5=161cm。
如何發現兒童的矮小?
那如何發現兒童的矮小呢?對此,張軍表示,如果發現如孩子總是坐在教室前1排;孩子做操排隊時總是前3名;孩子的褲子2-3年,還能穿(即不短)等情況時,要及時幹預,可能是啟動較晚,也可能是矮小的征兆。
“定期做兒童保健也在起作用,如3歲以下,小于7cm/年,3歲到青春期前,小于5cm/年,青春期小于6cm/年,則認為是生長速度低下,此時要引起警惕,及時就醫,查明病因。”
特殊情況下的矮小,要怎麼識别呢?張軍說,“當合并青春發育時,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如果沒有身高突增高峰(PHV),即認為是矮小;如果是肥胖兒童,身高落後于均線以及遺傳身高,屬于中下水平,即要引起重視;合并特殊面容時,出現眼距寬、鼻根塌陷、耳位低下、耳後旋、高腭弓等,就要及時就醫了。”
張軍強調,當患有體質性青春發育遲緩、骨病、重度貧血、腎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生長激素缺乏症、甲狀腺功能低下、染色體病、基因病或某些綜合征等疾病時,也可能會引起兒童矮小。
如何抓住生長關鍵期?
“有研究證明,參與兒童的生長調控因素,遺傳占70%,剩下30%分别來自營養、環境、情緒以及内分泌激素等,但不同階段兒童生長的調控因素也略有不同,如在宮内及3歲以内,以營養、甲狀腺素和疾病為主;3歲後,與遺傳、生長激素、環境、情緒和疾病等相關。”
對此,張軍認為,家長可以根據兒童的生長調控因素,适當地抓住兒童的4個生長發育關鍵期:
1、從孕期開始:避免宮内發育遲緩的發生,孕期要營養均衡,定期做孕檢等。
2、0-3歲:要注重營養和保健,全力護航孩子的第一個生長高峰。
3、兒童期:兒童期主要是遺傳和生長激素在起作用,必要時,及時咨詢專科醫生,給兒童補充生長激素。
4、青春期:青春期是第二個生長發育高峰期,女孩在8歲後,男孩在9歲後,如果此時沒有出現身高突增高峰,就要引起重視,及時就醫。
怎麼讓孩子健康長高?
與此同時,張軍認為,如果想要最大程度促進兒童身高,除了要定期做兒童保健外,也要注意以下3個方面:
1、 營養均衡:每天的營養攝入要均衡,如碳水化合物如米飯、面條、面包、土豆等,優質蛋白如豆類制品、魚類、肉類、蛋類、奶制品等,脂肪如不飽和脂肪酸(深海魚、橄榄油、菜籽油、堅果等),纖維素如新鮮蔬果等。
2、 堅持運動:可多做一些輕巧的彈跳伸展運動,如跳繩、遊泳、吊單杠和各種球類運動等,建議較小年齡兒童在運動時,需家長陪同。長期堅持下去,或能有效避免矮小煩惱。
3、 早睡早起:良好的睡眠有助于生長激素的生成,建議盡量在10點前進入深睡眠狀态,讓孩子養成一個好的睡眠習慣。
那經過以上防控及改善後,發現兒童的矮小并未有好轉,應該怎麼辦呢?對此,張軍表示,此時就要就診治療,排查可能導緻矮小的疾病,針對病因進行治療。此外,在就診前,需準備好就診資料,如出生證、既往成長記錄(兒保資料)、疾病狀态、飲食情況、有無衰減性生長、有無反複疾病、有無營養不良,以及父母身高、母親初潮時間、父親HPV時間,必要時也需提供家族成員身高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