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博覽會是全球矚目的盛事,展示了不同文明和文化。今年十月,迪拜世博會将會開幕,主題是“連接思想,創造未來”。一位澳大人曾參與策劃2010年上海世界博覽會并擔任主題演繹總策劃師——他就是圖書館館長吳建中博士。在澳大崇文樓舉行的南國人文講座上,吳博士講述了他的世博故事,以及前瞻迪拜世博會對世界的影響,并且滿腔熱情地說:“在世博會,你會感受到世界是美好的!”
澳門大學圖書館館長吳建中博士
展示各種文明的盛事吳博士對世博會充滿熱忱,着有多本相關專著,包括在上海世博會期間撰寫的《世博啟示錄》。他也是《世博文化解讀》的作者,該書梳理了世博會百多年來的曆史,并提出“進步、創新、交流”是世博會的核心價值。
他說:“世博會是人類文明的盛會。參展的國家和地區都跟随這套核心價值。走進世博會,大家都是朋友,共同展示創新的文化和科技。因此我非常鼓勵大家到現場感受世博會的文化和氛圍。”
吳建中館長所著的《世博啟示錄》、《世博文化解讀》
參與撰寫《上海宣言》在講座上,吳博士以“從上海世博會到迪拜世博會”為題,分享了其策劃上海世博會的背後故事,令在場師生興味盎然。
上海世博會距今已逾十年,但吳博士對這段經曆記憶猶新。他當年擔任上海世博會主題演繹總策劃師時,負責審核所有參展國家和地區的主題報告,并參與撰寫在上海世博會閉幕時發表的《上海宣言》。該宣言由聯合國、國際展覽局與中國共同起草。吳博士說,因為東西方話語體系不同,撰寫時曾有意見分歧,最後選擇了各方受衆都較易接受的簡潔易懂的詞彙來撰寫宣言。 “學會善用通俗的語言和融合東西方文化的理念,對演繹世博會主題十分重要。”
吳建中博士與出席講座的師生合照
世博讓上海走向世界吳博士說,世博會對上海帶來的變化至少依然可見:“上海的真正轉型,從黃浦江改造開始;而黃浦江改造,則從上海世博會開始。籌辦世博期間,當地政府推動黃浦江兩岸的工廠與碼頭搬遷,将該區域發展成綜合商務、會展、居住及公共建設用地的中心區域,今日已成為上海轉型的象征。”
吳博士還說:“世博會除了促進社區設施更新、帶來巨大的社會及經濟效益外,也讓上海走向世界,提高了上海在全球的能見度。”他又表示,世博會也推動上海市政府積極發展地下交通,目前已建成全球最大的城市軌道交通網絡。
迪拜世博會的影響迪拜世博會将于今年十月開幕,主題是“連接思想,創造未來”。吳博士認為,迪拜世博會将能凝聚綠色複蘇的全球共識、落實可持續發展的全球行動和開拓互利共赢的全球合作,并為全球共同應對危機與挑戰提供對話平台、貢獻後疫情時代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和諧。
人物小檔案吳建中博士,現任澳門大學圖書館館長、中國圖書館學會學術研究委員會主任,曾任上海圖書館館長。 1956年生于上海,大學時學的是日語專業,1980年考取華東師大圖書館學專業攻讀碩士學位。碩士畢業後分配到上海圖書館工作。 29歲時被任命為上海圖書館副館長。 1988年至1991年在上海圖書館副館長職位上,奮發上進,攻讀并獲得英國威爾士大學博士學位。 2019年獲頒“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