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朋友都覺得磨牙是發生在小孩身上的事情,而且多半是肚子裡的蛔蟲作祟。
其實不然,成年人也會出現磨牙症狀,并且情況嚴重,會導緻牙周炎、牙龈炎等疾病。
那出現了磨牙該怎麼辦呢?磨牙又是因為什麼原因導緻的呢?
磨牙又稱磨牙症。
是指人在非生理狀态下咀嚼肌産生不自主地收縮,使上下牙(間斷性或者節律性)的牙齒咬緊或者磨動,進而中斷下颌正常的生理休息位的現象,屬于非生理性牙齒接觸。
磨牙被公認為最有害的口颌系統非生理性運動。
磨牙症的常見人群:磨牙症是目前口腔科常見和多發的疾病之一。
青少年和女性偏多。随着年齡的增長,磨牙症的發生率呈下降趨勢,老年人發病率低。
其實磨牙症的發病因素比較複雜,至今尚無明确的定論。
目前認為可能的因素主要有:精神緊張、神經因素、咬合因素、口颌系統的神經肌肉功能紊亂、内分泌因素和遺傳等。
1、精神緊張:
精神緊張是比較普遍的因素。
不管是學生的學習壓力,還是成年人的工作壓力、家庭壓力等,都容易讓他們産生緊張、焦慮、憤怒、沮喪等情緒,從而引起磨牙。很多女性朋友在月經期間,磨牙尤其頻繁。
2、神經因素:
神經因素很有可能是因為神經中樞系統的原因導緻,某些神經和精神類的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等。
同時服用一些精神類藥物也可能引起磨牙。
3、咬合因素:
咬合因素主要是由于咬合不協調,長期缺牙緻鄰牙傾斜、偏斜咀嚼緻兩側牙磨耗不均、不合适的假牙等引起異常的咬合接觸,導緻咬合紊亂,誘發磨牙。
4、其他因素:
還有可能因為遺傳,吸煙、酗酒等導緻磨牙,小孩磨牙也可能是受到腸道寄生蟲的影響。
磨牙看似事小,但可導緻很多危害。
1、引起牙龈炎、牙周炎、牙齒松動移位;
2、使臉型發胖、咬肌、颞肌等觸痛,
3、下颌關節組織的損傷、結構紊亂;
4、頸部、背部疼痛;
5、睡眠欠佳、精神差;
5、甚至因為磨牙力量大,導緻牙齒折斷。
當知道自己磨牙比較頻繁時候,要積極治療。
1、心理上需要緩解相應的壓力,合理安排學習與工作,睡前盡量放松,适當進行體育鍛煉,對下颌肌、咬肌等肌肉進行熱敷放松。
2、減少熬夜,保證充足的睡眠。
3、減少抽煙、酗酒等行為。
如果仍然不能減少磨牙頻率,務必前往口腔科就診,讓專業醫生解決問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