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9-08 03:21:56

必背詩詞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1

長歌行(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常恐秋節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複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2

作品簡介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3

《長歌行》:

漢樂府中的一首詩,屬于《相和歌辭》,是勸誡世人惜時奮進的詩篇。《長歌行》古辭共三首,此詩為第一首,最早見于蕭統《文選》。

樂府:

古代音樂機關,秦以來朝廷設立的管理音樂的官署。正式成立于西漢漢武帝時期,主管收集編纂各地民間歌謠、整理改編與創作音樂、進行演唱及演奏等。除了将文人歌功頌德的詩配樂演唱外,還擔負采集民歌的任務。漢武帝時得到大規模的擴建,從民間搜集了大量的詩歌作品。

歌行體:

古代詩歌體裁之一,是初唐時期在漢魏六朝樂府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歌行體裁。明代文學家徐師曾在《詩體明辨》中對“歌”、“行”及“歌行”作了如下解釋:“放情長言,雜而無方者曰歌;步驟馳騁,疏而不滞者曰行;兼之者曰歌行。”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4

詩詞鑒賞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5

全詩要表達的就是最後一句: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但前面卻用了大量的篇幅來描寫自然界的景物:園中葵——萬物——百川,這就是常見的托物起興。

先寫“園中葵”:

先以“青青”一詞寫出“園中葵”青翠旺盛的形态,接着描寫出園中葵早上沐浴着露水,直到陽光把露水曬幹,言下之意就是青綠的園中葵一直在春天的陽光雨露之下。

再寫萬物:

三、四兩句由園中葵推及萬物,陽光雨露下的萬物都在争相努力,都在閃耀着生命的光輝。

四句詩,由點到面,展示萬物在春天的陽光雨露下生機盎然、欣欣向榮的狀态。

寫春華秋竭的自然法則:

五、六句以拟人手法寫出萬物常常擔心秋天到來時,昔日奕奕生輝的枝葉會變得焦黃枯萎,衰敗凋零。萬物在自然法則面前無能為力,青春凋謝不可避免,“常恐”表現“青春”稍縱即逝,值得珍惜的道理。

進一步拓展,寫百川:

七、八句寫百川之水東流入海一去不回的現象,并以反問句“何時複西歸”來催人警醒。這實際上是用中華文化中常見的以水喻時的方法來引起人們思考,告誡人們:青春易逝,時光一去不回頭。

點出主旨:

九、十句從反面點出全詩主旨:青春年少時如果不努力,到老的時候隻能白白的傷悲了,勸導人們,要珍惜青春年華,發憤努力,否則,老了以後再後悔就沒有用了。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6

托物起興:

這就是民歌中常用的“托物起興”手法,即“先言他物以引起所詠之辭也”。前面八句,從園中葵寫到自然萬物,再寫到滔滔東去的流水,是為後面闡述人生道理作比。

全詩托物起興,以物作比,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幹、秋來葉落、百川東去等鮮明形象中,發出了時光易逝、生命短暫的感歎,鼓勵人們緊緊抓住随時間飛逝的生命,趁少壯年華奮發努力有所作為。

需要注意的是:托物起興,所托之物,與所興之情,所興之理,要有相關之處,有相似之點。本詩之中,強調的是歲月如梭,時光如水,要及時努力。在永恒的自然面前,人生就像葉上的朝露一見太陽就被曬幹了,就像青青葵葉一遇秋風就枯黃凋謝了,青春年華,就像滔滔東去的江水,不去不回頭,當然要及時努力了。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7

名句賞析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8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年輕力壯的時候不奮發圖強,年老時再悲傷也沒用了。提醒人們應該珍惜時間,努力向上,不能虛度光陰。句中的“徒”字意思是“空”“白白地”,在句中意味深長,一是說老大無成,人生就是虛度;二是說年輕時不努力,到老年時才醒悟,那将于事無補,隻能空歎息,強調必須及時努力。

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

出自魏晉陶淵明的《雜詩》:“人生無根蒂,飄如陌上塵。分散逐風轉,此已非常身。落地為兄弟,何必骨肉親!得歡當作樂,鬥酒聚比鄰。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這首詩運用比喻手法,感歎人生的飄忽不定,命運的不可把握,勉勵人們要活在當下,及時行樂。

而“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常被人們用來勉勵年輕人要抓緊時機,珍惜光陰,努力學習,奮發上進。

三年級古詩必背50首回鄉偶書(中小學生必背古詩文之二十二)9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