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9月21日被定為“世界老年癡呆日”。目前每3秒鐘,世界上就會有一位老人面臨記憶的困擾。據統計,我國目前約有1000萬名阿爾茨海默病患者,随着社會人口老齡化加速,癡呆患者将會更多,給患者家庭和社會造成嚴重負擔。
最近,湖南省腦科醫院(湖南省第二人民醫院)軀體精神科女病房收治了一例老年癡呆患者。該患者于3年前無明顯誘因出現記憶力下降,反複說鄰居借自己錢不還,多次找鄰居們還錢(其實鄰居已經還錢了);說過的話不記得,重複說;在家做飯做菜時,多次引起飯菜燒焦,把廚房搞得黑漆漆的;買了東西在家裡又不記得,重複買東西,把家裡搞得亂七八糟;常常懷疑别人偷自己的錢;甚至懷疑女兒想要自己的房産、存折,還懷疑女兒想要賣掉自己的房子。
該患者入院後,其主管醫生張婵娟醫生在科主任方政華醫生的帶領下對患者進行了系統規範治療,患者出院後病情控制可,家屬反應家裡終于太平了,對科室及醫院表示由衷的感謝。
下面我們就來談一談老年癡呆。
老年癡呆又名阿爾茨海默病,是一種起病隐襲、進行性發展的慢性神經退行性疾病,臨床上以記憶障礙、失語、失用、失認、執行功能等認知障礙為特征,同時伴有精神行為異常和社會生活功能減退。年齡與阿爾茨海默病患病顯著相關,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有甲狀腺功能減退史、抑郁症史也是老年癡呆的危險因素。早期診斷,可延緩其發展速度。
當您的家人和親友身邊的老人,有以下症狀時,要高度警惕患阿爾茨海默病的可能。
1.記憶力減退:學會分辨記憶力減退和正常的健忘,正常的健忘是經過提醒可以回憶起來的,而癡呆的近記憶力減退即使經過提醒也無法回憶的。
2.言語障礙:有些患者說話變得啰啰嗦嗦、贅述,從陳年舊事、細枝末節開始說起,耐心聽很久也沒有繞回到最終的問題上;有些會出現找詞困難、詞不達意。
3.計算力下降:患者在購物時會出現算錯帳、多付或少付錢的情況。
4.定向力障礙:有些患者會記錯日期、月份、年份,慢慢會出現分不清時間、不知道自己的年紀,在熟悉的街道迷路、迷失,找不到衛生間、房間等。
5.情緒障礙:患者可能出現抑郁、焦慮的表現,也有些人表現淡漠,對家人不似從前關心。
那麼我們該怎麼預防老年癡呆呢?
1. 要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學的飲食結構:戒煙戒酒;管理體重;避免高鹽、高油的攝入,多吃富含膽堿和維生素B12的食物。
2. 積極參加社會活動,學習新鮮事物,老年人可以積極參加社區活動,如參加合唱隊、跳廣場舞、下棋、打撲克等。
3.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對生活的追求和愉快的心情,培養多種興趣愛好,避免郁郁寡歡。
老年癡呆的關鍵是早預防、早診斷、早治療,40歲以後尤應注意。除了自我防範之外,出現記憶力下降的表現應盡快進行必要的藥物幹預,相當一部分老年癡呆患者經早期治療後病情都會好轉,并在很長時間内處于穩定狀态。
如果老人出現反應遲鈍、愛忘事、性格古怪、行為異常,家人不要埋怨,應盡量陪伴在身邊并及時就醫。
作者:軀體疾病精神科(女) 張婵娟
編輯:石榮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删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