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沙參、北沙參是常用的兩種補陰的中藥。
沙參古代并無南北之分
明代以前所用沙參主要為桔梗科沙參屬植物的根,也就是現在的南沙參。
直到明代晚期開始有“真北沙參”之名,以後逐漸開始分為南沙參和北沙參。
南 沙 參
來源:為桔梗科植物輪葉沙參或沙參的幹燥根。
産地:主産于安徽,貴州,江蘇,浙江,四川,河南,山東等地。以安徽、江蘇所産質量好。南沙參均為野生。
藥性:甘,微寒。歸肺、胃經。
功效:養陰清肺,益胃生津,化痰,益氣。
應用:
① 、南沙參味甘微寒,是清熱養陰生津的佳品。
入肺經,能清肺熱,養肺陰。與麥冬、天花粉、桑葉等配伍使用,用于治療熱傷肺陰所緻的幹咳少痰、咽幹口渴之症。
② 、與杏仁、桑葉、貝母等同用,可治療風溫燥邪侵襲肺衛,灼傷肺陰所緻的咳嗽少痰、咽幹口渴之症。
③ 、與知母、貝母、麥冬、鼈甲等同用,治療陰虛勞熱,咳嗽咯血。
④、南沙參入胃經,能清胃熱,養胃陰而生津液。
與生地黃、麥冬等同用,可治溫熱病邪熱傷津,或胃陰不足,口燥咽幹,煩熱口渴之症。
⑤、與鮮石斛、鮮生地等同用,可治熱病傷津較重所緻的咽幹口渴,舌绛少津者。
臨床應用:南沙參具有祛痰作用、調節免疫力作用、強心作用、抗真菌作用、抗突變作用、保肝作用、抗衰老作用、增強學習記憶力作用等。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食管炎,遷延性肺炎,小兒口瘡,聲音嘶啞、慢性乙型肝炎等。
用藥提示:反藜蘆。
北 沙 參
來源:為傘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珊瑚菜的幹燥根。
産地:主産于山東萊陽、煙台、文登、牟平,河北秦皇島等地。野生及栽培品均有,以栽培品多見。
藥性:甘、微苦,微寒。歸肺、胃經。
功效:養陰清肺,益胃生津。
應用:
① 、北沙參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經,能養肺陰,清肺熱。
與麥冬、天花粉等配伍使用,可治熱傷肺陰所緻的幹咳痰少,口幹口渴之症。
② 、與知母、貝母、麥冬、鼈甲等同用,可治陰虛勞咳,咳嗽咳血等證。
③ 、北沙參單用,可治陰虛火炎,似虛似實,逆氣不降,清氣不升,煩渴咳嗽,脹滿不食。
④ 、與杏仁、川貝、麥冬、桑葉、天花粉等同用,可治肺虛燥咳或勞咳久咳,幹咳少痰,咽幹喑啞等症。
⑤ 、北沙參入胃經,性微寒,能養胃陰,生津液,兼能清熱,與生地黃,麥冬等同用,可治療溫熱病,邪熱傷津或胃陰不足所緻的口燥咽幹口渴煩熱口渴等症。
臨床應用:北沙參具有解熱鎮痛作用,免疫抑制作用,鎮咳祛痰作用,抑制突變活性及抗腫瘤作用,保肝作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食管炎,小兒口瘡,聲音嘶啞,遷延性肺炎,萎縮性胃炎,2型糖尿病等。
兩者相同點
南沙參、北沙參均具有補肺、胃之陰的作用。
二者皆有甘寒之性,均入肺經,都有清肺熱、養肺陰的功效,可治療熱病傷陰、體虛發熱、陰虛燥咳之證。
兩者不同點
① 、南沙參兼有化痰作用,清肺祛痰之力勝于北沙參,多用于肺熱咳嗽,咳痰不利。
② 、北沙參長于補陰,鮮品生津之力強,潤肺作用較強,多用于肺陰不足,幹咳無痰,或虛勞燥咳,肺虛咯血。
③ 、南沙參體虛力微,北沙參質堅性寒。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