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影子
教學目标
1、認識“影”“前”等11個生字,會寫“在”“後”等4個生字。
2、認識寶蓋頭、女字旁和月字旁三個偏旁和斜勾1個筆畫。
3、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讀準字音。
4、體會“我”對影子的喜愛之情,理解影子與人形影不離的特點。
5、辨别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并用這四個詞來表達方位。
教學重點
1、正确朗讀課文,識記生字。
2、在生活中辨别前、後、左、右四個方位,并用這四個詞來表達方位。
教學難點:斜勾和卧勾的書寫區别。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謎語引入課題
1、課件出示謎語:
有個好朋友,常常跟我走。有時走在前,有時走在後。
晴天裡有它,陰天裡沒它。我和它說話,它呀不開口。
2、揭示謎底,闆書課題。讀準“影”的讀音(yǐnɡ),“子”讀輕聲。
3、提問:你發現什麼時候有影子?它是什麼顔色的?它的方向會發生變化嗎?
4、影子跟我們形影不離,影子變化無窮,位置形狀都會發生改變。
5、你有什麼好辦法記住“影”這個字?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由讀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用筆圈上,請拼音幫忙,也可以請同學幫助,還可以查字典……把最難讀的那一行多讀幾遍。
2、同桌“你指我認”,互相檢查,互相幫助。
3、課件出示生字:影、前、後、黑、狗、左、右、它、好、朋、友。先帶拼音讀生字,再去掉拼音讀生字,開火車讀,學生分組讀。
4、開火車形式讓學生讀生字和帶拼音的詞語。
5、抽生認讀去掉拼音的生字和詞語。
6、課件出示生字,檢查生字學習情況。
7、認識新的偏旁:寶蓋頭(“宀”)、女字旁和月字旁。
(1)“宀”是房屋的象形,有“宀”的字一般都與房屋或洞穴有關。本文的“它”就是帶寶蓋頭的字。說說你還見過哪些帶有“宀”的字。
(2)月字旁的字大多數都與身體有關,你還見過哪些月字旁的字?兩個月字就是“朋友”的“朋”字。
(3)觀察“女”字與女字旁的區别,說一說“女”字做偏旁時筆畫有哪些變化?
(橫變成了提,與撇相接後筆畫不出頭。)女字旁加“子”字就是“好”。
8、指導學生重點認識“前後左右”4個生字,了解所指方位。
(1)把朋友的“友”右下角的“又”換成“工”念“左”,換成“口”念“右”。“左”和“右”是一對反義詞。我的左邊是 ,右邊是 。
(2)“前”和“後”也是反義詞,我在前面, 在後面。
三、再讀課文,指導寫字
1、全班齊讀課文,
2、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指導學生觀察字形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教師示範,學生跟着書空,明确書寫順序。
(3)書寫“我”字時,第五筆是斜勾,不要與卧勾混淆。
(4)學生練寫,教師巡視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
1、齊讀課文。
2、抽生認讀生字。
二、繼續學文,深入理解
1、自由讀文,找找你認為影子有趣的句子,畫上橫線,讀一讀,并想一想為什麼。
(1)“影子常常跟着我,就像一條小黑狗”
影子真有趣,像個小黑狗一樣在自己身前、身後轉。
影子就像小狗一樣跟着“我”,“我”走到哪裡它就跟到哪裡。
(2)“影子常常陪着我,它是我的好朋友”。請學生說說覺得有趣的理由。
因為有了影子,就像有了一個新朋友。影子還會陪“我”,“我”就會感覺好玩了。
2、抽生讀出喜歡的語氣。
3、想一想還有什麼不懂的地方?
影子為什麼一會兒在前?一會兒在後?一會兒在左?一會兒在右?
太陽在左,影子在右;太陽在前,影子在後。影子就像可愛的小黑狗,跟着主人。主人到哪兒它就到哪兒。影子緊緊跟着人,不分離,就像好朋友一樣,常常陪着我。
三、指導學生熟讀并背誦課文
四、總結拓展
1、有光的地方就有影子,随着太陽方向的改變,影子的方向也會變化。影子的長短、大小、形狀也會發生變化。影子是追不上的。
2、課外閱讀《影子的秘密》。
6.比尾巴
教學目标
1、學會生字新詞,認識4個部首。
2、認識圖上的動物,了解圖上六種動物尾巴的特點。
3、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認識問号、句号。學習朗讀問句,懂得回答問題要完整。
教學重點
1、指導學生朗讀問句答句。
2、理解“長”“短”“彎”“扁”等字的意思。
教學難點
理解句子“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孔雀的尾巴最好看”。
課前準備:生字卡片,小動物圖片及尾巴圖,課件。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新課
1、自然界有許多可愛的動物,你們認識哪些動物呢?(抽生回答)
2、課件出示幾種動物,提問:這些動物是什麼呢?能叫出它們的名字嗎?
3、仔細觀察一下,看看它們的尾巴一樣嗎?像些什麼形狀呢?你認為誰的尾巴最好看呢?
4、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内容就與動物的尾巴有關。闆書課題《比尾巴》。
5、讀課題,“尾巴”的“巴”讀輕聲。
二、學習新課,識記生字
1、自由朗讀課文,借助拼音把句子讀通順。想想這首兒歌告訴了我們什麼?
2、抽生分節朗讀課文。
3、同桌互讀,糾正錯誤字音。
4、檢查生字的讀音。
5、圖文結合,找一找有哪些動物參加了比賽,用橫線畫出來,多讀幾遍。
6、同桌交流參加比賽的小動物。
(1)根據學生回答,課件出示相應的帶拼音的詞語和圖片。
(2)和最喜歡的小動物打個招呼。
7、去掉圖片認詞語。
8、去掉拼音開火車讀動物的名字。小老師教學生讀。
9、多種方法,識記生字。
(1)課件出示生字:“誰、長、短、把、傘、兔、最、公”。
(2)指名認讀。
(3)學習新偏旁“扌”,識記生字“把”。
(4)給“把”組詞。把”是多音字。組詞:bà刀把兒
(5)生字“長”和“短”是一對反義詞。
(6)識記生字“公”和新偏旁“八字頭”。想一想怎麼記住這個字,組詞。
(7)識記生字“誰、傘、兔、最”并組詞。你是怎樣記住這四個生字的?
三、指導寫字
1、齊讀課文,在文中圈出生字,多讀幾遍。
2、課件出示要求會寫的字:長、比、巴、把。認讀、組詞。
3、指導觀察:“比、長”。這兩個字都有一個共同的筆畫“豎提”。
4、學習新筆畫:“豎提”,書寫時,注意與“豎鈎”的區别。(“豎提”的“提”的方向是向右。)
5、觀察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描紅,一邊描一邊記住每一筆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看誰寫得正确美觀。
6、指導書寫“巴、把”。
7、學生描紅,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别指導。
第二課時
一、複習導入新課
1、齊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抽生認讀生字。
3、聽寫詞語。
4、這首兒歌告訴了我們六種動物的尾巴,它們的尾巴有什麼特點呢?
二、繼續學文,理解課文内容
1、認識小節。
這篇課文一共有四小節,每三句是一小節,小節與小節之間有空行。
2、學習第一、三小節。
(1)抽生讀第一小節,認識問号,指導學生讀好問句。
a.這首兒歌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誰的尾巴長”,問題後面有一個像耳朵一樣的标點符号“?”叫問号。
b.指導學生用多種方式朗讀第一小節。提示:“誰”要重讀。(師範讀,生跟讀。)
(2)齊讀第三小節,指導學生用同樣的方式讀好問句。
(3)課件出示這六個問句,指導學生反複朗讀,體會問句的讀法。
3、學習第二、四小節。
(1)有問就有答。第二、四小節分别回答了第一、三小節的問題。
(2)分男女聲朗讀第二、四小節。抽生回答第一、三小節的問題。
(3)課件顯示有關圖片,幫助學生理解。
a.出示松鼠的圖片。理解“松鼠的尾巴好像一把傘”。用“好像”說話,了解打比方的寫法。
b.出示孔雀的圖片,理解“孔雀的尾巴最好看”。用“……最……”說話。
4、指導學生用不同方式朗讀:生生對讀,師生引讀,小組拍手讀,加上動作表演讀,男女生比賽讀,推薦讀......
三、指導學生背誦課文
1、抽生讀課文。
2、全班同學自由朗讀課文。
3、背誦課文。先自己背背,再同桌互背。
4、指名背課文。
四、拓展延伸
1、想一想,生活中還有哪些你認識的動物呢?它們的尾巴有什麼特點?學着像課文那樣模仿着說一說。(課件出示)口頭填好後反複讀幾遍。
誰的尾巴 ?______的尾巴 。
誰的尾巴 ?______的尾巴 。
誰的尾巴好像 ?______的尾巴好像 。
2、動物的尾巴不一樣,嘴巴也不一樣。仿照課文三問三答的形式寫一寫。
7.青蛙寫詩
教學目标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認識兩個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内容。
3、認識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教學重點
1、運用多種方法識記生字并能正确書寫。
2、正确、流利地朗讀課文,感悟詩歌内容。
教學難點
會用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生詞卡片。
課時安排:二課時。
第一課時
一、談話引入新課
1、課件出示青蛙圖片,思考回答:這是什麼動物,你認識嗎?
2、大家都知道青蛙是莊稼的好朋友,它能幫助人們捉害蟲。你知道它還能做什麼嗎?
3、青蛙還會寫詩呢!不信你看......
4、闆書課題,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青蛙到底寫了一首什麼樣的詩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青蛙寫詩》這篇課文。
2、借助拼音自由讀兒歌,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并把要求認讀的生字圈出來,遇到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
3、教師教讀課文,注意聽清自己圈畫的生字詞的讀音。
4、多種形式讀文。先同桌互讀糾錯,再組内賽讀,最後指名讀文,其他學生從字音是否正确和語句是否通順兩個方面評價。
5、全班齊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随文識字
1、讀課題兩遍,認識“寫”“詩”兩個字。
(1)認識新偏旁“冖”。“寫字”的“寫”偏旁就是“冖”,讀作“秃寶蓋”。
(2)給“寫”字口頭組詞。
(3)想一想怎樣記住“詩”字?可以組哪些詞?
2、學習第一小節,認識“點、要”兩個生字。
(1)指名朗讀第一小節,其他同學認真聽,聽後做出評價。
(2)指導朗讀,注意感歎句的讀法,要讀出青蛙的喜悅之情。
(3)識記生字“點”,認識新偏旁“灬”。
(4)識記“要”字,引導學生認讀,并說說用什麼方法記住它。
(5)教師出示生字卡片“寫”“詩”“點”“要”,小老師領讀并組詞。
3、學習第2~4小節,認識“過、給、當、串、們、以”。
(1)青蛙寫詩了,它是怎樣寫的呢?都有誰來幫忙了?
(2)學生自由讀文,抽生回答。(小蝌蚪、水泡泡、一串水珠)
(3)認識“過”字:加一加:辶+寸=過。
(4)認識“給”字:加一加:纟+合=給。
(5)認識“當”字:加一加:⺌+彐=當。當是一個多音字。
(6)學習“串”,兩塊肉用一根竹簽穿起來,就是“串”。
(7)學習“門”字:門外有人——“們”,讀音是輕聲。
(8)用數筆畫的方法學習“以”字。
(9)這麼多小夥伴來幫忙,它們是怎麼幫忙的?再讀課文,抽生回答。
4、認識标點符号“逗号”“句号”和“省略号”。
小蝌蚪像逗号,水泡泡像句号,一串水珠像省略号。
5、學習第5小節,認識“成”字。
(1)課件出示生字“成”,引導學生說一說怎樣記住“成”字。
(2)指名讀第5小節,思考:聽了青蛙寫的詩,你們發現了什麼?
(青蛙寫的詩隻有一個字“呱”。)
(3)指導學生有節奏地朗讀“青蛙的詩”。
(4)青蛙寫的詩裡面有逗号和句号,請圈出來。
6、鞏固要求會認的字。
(1)課件出示生字,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讀熟。
(2)把生字按上下結構和左右結構歸類認讀。
(3)給每個生字口頭組2—3個詞語并反複朗讀。
7、采用多種方式指導學生朗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抽生認讀生字和兩個新偏旁。
2、全班齊讀課文。
二、指導寫字
1、學寫生字“下”。
(1)引導學生觀察“下”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口頭組詞。
(3)學生練習書寫。(提醒坐姿和書寫姿勢。)
2、學寫“個”字。
3、重點指導書寫“雨”字。
(1)引導學生觀察“雨”字的結構和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書空這個字的筆順。
(3)抽生上黑闆寫,其餘觀察指正。
(4)教師範寫,學生跟寫。
(5)口頭組詞。
4、指導書寫“們”字。
(1)引導學生觀察“們”的間架結構和在田字格裡的位置。
(2)“們”字是左右結構的字,左窄右寬。
(3)教師範寫,學生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個别指導。
5、書寫展覽。誇誇寫得好的同學。
三、總結延伸
1、再讀思考:通過閱讀你讀懂了什麼?還有哪些地方沒有讀懂?
2、想一想,在自然界中還有哪些事物可以當逗号、句号、省略号......
8.雨點兒
教學目标
1、認識“數”“彩”等12個生字,會寫“問”“有”等5個生字。
2、認識“彡”“穴”和“刂”3個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分角色朗讀課文。
4、理解課文内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密切關系。
教學重點:識字、寫字、朗讀。
教學難點:理解課文内容,懂得雨水與植物生長的密切關系。
課前準備:課件,生字詞卡片。
課時安排:二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播放歌曲《小雨點》。多可愛的小雨點兒呀,你們想和它交朋友嗎?
2、猜謎語:千條線,萬條線,落在水裡看不見。(雨)
3、今天我們要學習的内容也是與雨點兒有關系的。
4、闆書課題,指導齊讀課題。強調兒化音的讀法,同時讀出雨點兒的可愛。
二、學習課文,識記生字
1、啟發思考:生活中你見過什麼樣的雨呢?
(大雨、小雨、雷陣雨、毛毛雨、狂風暴雨。)
2、抽生回答:一般來說,哪個季節下大雨,哪個季節下小雨?各是什麼樣兒的?你喜歡哪種雨呢?
3、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給自然段标上序号。
4、小老師教讀課文兩遍,正音。重點強調平翹舌音、兒化音和輕聲。
5、教師教讀課文兩遍。
6、課件出示帶拼音的新詞,小組比賽讀。
7、抽生拼讀詞語。
8、自由朗讀詞語。
9、課件出示生字,自由朗讀,抽生讀。
數 彩 半 空 問 到 方 沒 更 綠 出 長
10、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其他同學認真傾聽并評價。
11、學習第1自然段,學習生字“數”“彩”,認識新偏旁“彡”。
(1)“數”是多音字,分别組詞。
(2)說一說還在哪兒見過這個字。
(3)學習“彩”字。
用加一加的辦法記住這個字。讀詞語“雲彩”。
(4)認識新偏旁“彡”,說一說還見過哪些帶有“彡”的字。
(5)指導朗讀第1自然段,讀出雨點兒的多。
12、朗讀第2~4自然段,學習生字“半、空、問、到、方、沒”。
(1)自由朗讀第2~4自然段。用書中的話回答:小雨點兒和大雨點兒都說了什麼?分角色朗讀,男女生配合讀。
(2)學習生字。
半:用數筆畫的方法記憶。
空:穴+工=空,認識新偏旁“穴”,表示洞穴。
問:可以用加一加、換一換的方法識記。
到:用加一加的辦法識記,組詞:到處、到來。認識新偏旁“刂”。
方:謎語“一萬點”。
沒:聯系生活實際記憶或說反義詞識字:沒—有。
13、齊讀第5自然段,認識生字“更、綠、出、長”。
(1)學習生字“綠”,引導學生找出表示顔色的兩個字?(紅和綠)認讀“綠”。
(2)學習“更”,組詞:更大、更多。
(3)謎語識字“出”——山上有山。
(4)學習生字“長”,指導兩個讀音,學習用兩個讀音分别組詞。
四、鞏固生字
1、課件出示12個要求會認的生字,采用多種方式讓學生識記。
2、抽生讀課文,指導問句的讀法以及對話時不同角色的語氣。
第二課時
一、複習引入
1、全班齊讀課文兩遍。
2、抽生認讀生字。
二、學會要求會寫的字
1、課件出示5 個生字:問、半、你、有、從。
2、指名領讀、組詞。
3、指導書寫“你”字。
(1)引導學生觀察“你”的結構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學習新筆畫“橫鈎”。
(3)教師邊範寫邊講解“你”字,學生書寫。
(4)學生練習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4、指導書寫“問”字。
加一加:門 口=問
5、指導學生書寫“半、有、從”字。(注意坐姿和握筆姿勢)
三、深入讀文,朗讀感悟
1、學習第1自然段
(1)來了這麼多好朋友,誰能數得清?
(2)學生帶動作朗讀。比比誰讀得讓人感覺雨點兒多。
(3)引導學生用“數不清”說話。
2、學習第2~4自然段
(1)這數不清的雨點兒裡面有大雨點兒,有小雨點兒。它們在問什麼,答什麼呢?
(2)學生自由朗讀,尋找答案。彙報交流。
(3)分角色朗讀它們之間的對話。先同桌練習,再全班男女生分角色讀。最後師生合作讀。
3、學習第5自然段
(1)數一數這一自然段共有幾句話?指名朗讀,其他同學評價。
(2)為什麼花更紅了,草更綠了?
(3)指導學生有感情朗讀全文。
(4)播放歌曲《小雨沙沙》。
4、學做小詩人。
5、美美地齊讀課文的最後一個自然段吧!
四、想象說話,拓展延伸
1、引導學生說一說:如果你是大雨點兒,你去哪兒?如果你是小雨點兒,你去哪兒?
2、引導想象:如果你就是這些小花小草,你會對雨點兒說些什麼呢?
3、雨點兒除了能幫植物生長,它還能幹什麼呢?
4、畫一畫自己眼中雨點兒的世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