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劍買牛這個成語故事出自于《漢書·龔遂傳》:“民有持刀劍者,使賣劍買牛,賣刀買椟。”
賣劍買牛,原來的意思是指放下武器,去從事農業生産。現在比喻改行或棄惡從善。
龔遂,字少卿,是今山東省鄒城市人。因通曉經術而擔任官職,官至昌邑縣郎中令,侍奉昌邑王劉賀。
昌邑王劉賀行為多有不正,而龔遂為人忠厚,剛正不阿,屢屢勸谏,劉賀不但不聽,反而“掩耳起走”,并對人說:“龔遂郎中令最善于羞辱人了”。因而,國中僚屬都懼怕劉賀,不敢輕易勸谏。
有一年,今河北省倉縣東及其附近地區發生災荒,農民起義并起,皇室多次派兵鎮壓而不能平息。
皇帝派龔遂去治理,為了緩和官民關系,龔遂不帶兵卒,單車獨行赴任,老百姓都非常驚愕。龔遂打開國庫,救濟貧民,選拔良吏,實施教化,勸導農桑。農民起義隊伍看到龔遂的安撫教令後,紛紛賣劍買牛,解散歸田,老百姓得以安居樂業。
龔遂
每天學習一個成語故事, 讀史明智,長知識。
熬夜費燈,碼字不易,請讀者加個關注吧!
請讀者提出寶貴意見哦! 發現錯别字請在評論區留言或私信給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