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簪花花色潔白,香氣四溢,但美麗的外表之下卻藏着暗香。玉簪花因為酷似女子的玉簪而得名,玉簪花又名白萼、白鶴仙,碧葉瑩潤,清秀挺拔,花色如玉,幽香四溢,是中國著名的傳統香花,深受人們的喜愛。
宋代政治家、文學家王安石曾有詩贊美:“瑤池仙子宴流霞,醉裡遺簪幻作花。萬斛濃香山麝馥,随風吹落到君家。”
李時珍的《本草綱目》記載:“玉簪處處人家栽為花草。二月生苗成叢,高尺許,柔莖如白菘。其葉 大如掌,團而有尖,葉上紋如車前葉,青白色,頗嬌瑩。六、七月抽莖,莖上有細葉。中出花朵十數枚,長二、三寸,本小末大。未開時,正如白玉搔頭簪形,又如羊肚蘑菇之狀,開時微綻四出,中吐黃蕊,頗香,不結子。”
玉簪花有着雅緻聖潔的美妙寄意,給人一種和平天然、超凡脫俗的天然美感,很适合送給心愛的女子。因玉簪花承載着厚重的曆史文化内涵,唐宋以來,成為文人墨客詩詞書畫題詠的對象。
玉簪花
宋-劉跂
日日花前醉賦詩,多情休誦北山移。
沾巾不要時人學,獨為秋香插一枝。
戲詠玉簪花金線草二物
宋-舒嶽祥
金線草頭蜂展翅,玉簪花颔鹭生兒。
窗前野草皆天巧,也有閒人為賦詩。
玉簪花
宋-鄭大惠
玉色瓷盆綠柄深,夜涼移向小窗陰。
兒童莫訝心難展,未展心時玉似簪。
石上玉簪花
宋-袁說友
根齧棱棱石,香銜寸寸心。
誤人猜落蕊,眩眼拾遺簪。
掬水滋繁種,柔枝倚短岑。
清姿浮玉潤,不受暗塵侵。
體齋西軒觀玉簪花偶作
明-李東陽
小園纡步玉堂陰,堂下花開白玉簪。
浥露餘香猶帶濕,出泥幽意敢辭深。
冰霜自與孤高色,風雨長懷采掇心。
醉後相思不相見,月庭如水正難尋。
膽瓶玉簪花
明-釋函是
山輝本是因藏玉,幸不簪冠到石門。
素色豈嫌風味薄,一枝斜傍自黃昏。
玉簪花-其二
明-王弘誨
何處佳人競晚妝,素钗斜倚曲欄旁。
月明應訝花無影,風細時聞玉有香。
玉簪花
明-莫止
月姊搔頭雪色瓊,碧叢高插細香生。
夜深不用銀缸照,山霭濛濛月自明。
詠物體-玉簪花
明-王世貞
湛湛娟娟白露漙,折來纖手映俱寒。
斜依阿鬌千絲髻,好傍芙蓉七葉冠。
擁坐金钗愁自失,辟塵犀導懶同看。
佳人别有貞心托,倚遍東風十二欄。
玉簪花
清-屈大均
绾髻花宜汝,新簪露不勝。
那教香玉墜,自有膩雲承。
贈去愁恩重,擎來恐冷凝。
未開名絕似,赢得美人稱。
重疊金-小窗紅桂秋香袅
清-樊增祥
小窗紅桂秋香袅。袅香秋桂紅窗小。
斜鬓玉簪花。花簪玉鬓斜。
瘦腰裙樣舊。舊樣裙腰瘦。
回雁錦書催。催書錦雁回。
摘得新-詠玉簪花
清-董元恺
白玉簪,瑤池月影臨。
搔頭斜照水,鬓雲侵。
阿誰不放愁心展,正多心。
踏莎行-玉簪花
清-黃琬璚
分植窗陰,森森立玉。
天然澹伫幽欄曲。
香勻麝粉沁冰筒,長須細罥黃金粟。
露冷煙涼,豐神幽獨。
風姨月姊貪妝束。
枝枝琢就白瑤簪,髻邊斜綴搔頭綠。
南歌子-紫玉簪花
近代-鄧嘉缜
廊外香回屧,牆陰翠拾钿。
藍田日暖玉生煙。分得蕉衫顔色晚風前。
蝶為尋花瘦,人誰顧影憐。
慢将錦瑟怨華年。且共韓憑碧樹對争妍。
浣溪沙-秋意
近現代-張伯駒
黯淡雲山展畫叉,笛聲樓外雁行斜,
鏡中容易換年華。
庭際漸衰書帶草,牆陰初放玉簪花,
西風昨夜夢還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