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21年開始,大浪淘沙後的新造車賽道又擁擠起來,蘋果、小米、OPPO、華為、百度、滴滴紛紛下場。來到2022年1月5日,汽車交易平台團車網在微博宣布造車,并且@了蔚小理三家頭部新勢力。然而,這條微博沒有迎來業界贊譽,卻掀起了2022年車圈第一次罵戰。
團車網CEO聞偉表示:“看到蔚小理剛開始造車時,其實就有沖動了,但當時條件還不成熟。真正下定決心是在2021年下半年,經過撮合,我們和行業内頂尖的團隊開始接觸,看到了造車成功的可能性。”
聞偉介紹,自己這個團隊無所不能,幾乎了解所有造車流程,擁有成熟的方案、技術以及供應商,從産品本身到品控完全成熟可控,上到2000萬的豪車下到5萬元的家用車、代步車都能夠制造出來。”
看到聞偉的自信,一向管不住嘴的李想在微博直接開噴:“那些指望找到超級救世主的創業者,那些指望能通過打開任督二脈無所能的創業者,最後找到的普遍都是騙子,或者大概率自己也是騙子。居然還有人可以毫無廉恥的把這種觀點對外公開講出來,真是刷新了創業者的底線。”
有豐富營銷背景的聞偉可不想放過這次露臉的機會,趕緊在微博反怼:“沒想到萬裡長征的迎面第一槍來自李想先生。除了節奏和耐心您是不是忘了眼光和判斷?馮思翰被反怼不就是當初看走了眼噴得太早?所以誰也别把自己當先知,也别成為自己最記恨的那撥人。”
坦白說,我不喜歡李想這個人,他之前開噴汽車工程師、對輔助駕駛事故的詭辯、抛棄老車主的态度都讓我十分反感,但這次我卻要站他一次。
以蔚小理為代表的第一波新造車運動中,大部分品牌都是從PPT開始的,網友也将它們戲稱為PPT造車。但近兩年入局造車的公司,絕大部分都不再是PPT造車,而是各有很強的優勢,最主要的是有技術基礎或儲備。
汽車一直是民用産品裡技術含量最高、制造工藝最複雜的産品。在新造車運動中,那些有産品研發、制造背景的公司往往更會被消費者和資本看好。傑蘭路咨詢公司合夥人一苒曾表示:“人們更願意相信一個會發火箭上天的公司是造智能電動車的好手,即使二者并無技術關聯。”
來到智能汽車時代,軟件能力已經上升到與硬件相同甚至更高的高度。何小鵬在造車前是互聯網軟件領域裡響當當的人物,有着強大的軟件開發和産品定位實力。而現在的蘋果、小米、OPPO作為一線智能手機品牌,在工業品的研發、制造和供應鍊管理上都有豐富的經驗。蘋果的軟件實力最為恐怖,視覺識别、VR/AR這些主導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系統的技術,蘋果已經早已進行布局,建立起強大的技術基礎。
還有百度,擁有全球第一梯隊的自動駕駛和AI技術,華為則布局了三電系統、電子電氣架構和操作系統,已經具備整車研發能力,前不久發布的問界M5就是由華為主導開發的車型。值得注意的是,即便如此他們二者技術實力不俗,但也沒有All IN造車,百度選擇與吉利合作,華為則選擇了小康。
然而,團車網在技術方面連PPT還沒發一張,汽車團購的主業也未涉及汽車制造,聞偉的履曆裡也沒有任何技術背景。而聞偉透露,團車決定造車的最大動力來自一個100多人的外來團隊。雖然隻有100多人,但囊括了包括車型設計、汽車制造、生産鍊管控等方方面面的高手,可以為團車網造車提供強大的技術和生産保障。但他沒有表示,該團隊裡到底有哪些大牛,竟然能讓支撐團車網造出2000萬的豪車——這個全球都沒幾家車企能企及的領域。
而且從人數規模上看,聞偉的團隊距離啟動造車還有很大的距離。2016年,蔚來在發布第一款産品電動超跑EP9時,團隊人數約為700多人。2018年,小鵬汽車推出第一款量産車小鵬G3時,僅智能汽車軟件開發團隊就有100人。正在籌備造車的小米在2021 Q3财報透露,目前汽車項目研發團隊人數已有500多人。在對手的團隊規模面前,聞偉的100人确實不夠看。
從目前披露的信息來看,我們難以看到團車網在技術、團隊方面的優勢,聞偉也難免被人扣上PPT造車的帽子。這次被李想開噴,聞偉真的不冤。
當然,造車這事能不能成還要看後續的資金是否能夠到位,以及未來産品能不能順利量産、交付。聞偉表示:“團車網的首款車或會采用純電架構,将在今年開始量産,在9月份至10月份開啟預售,2023年交付。”所以,團車網造車是不是PPT、靠不靠譜,咱們還是邊走邊看吧。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