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高考需要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

高考需要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29 21:19:23

高考需要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高考語文必考的18個文言虛詞用法教材實例)1

7.若

解釋句中“若”字的意義和用法。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________《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彼與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________《師說》

3.曾不若孀妻弱子 ________《愚公移山》

4.以為莫己若者 ________《莊子秋水》

5.更若役,複若賦,則何如 ________《捕蛇者說》

6.若毒之乎 ________《捕蛇者說》

7.若屬皆且為所虜 ________《鴻門宴》

8.若使燭之武見秦君 ________《燭之武退秦師》

9.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________《燭之武退秦師》

10.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________《燭之武退秦師》

答案:1~2如同、像、相似。3~4比得上。5~7你、你的。8~10表假設,假如,如果。

8.所

解釋句中“所”字的意義和用法

1.樂土樂土,爰得我所 ________《詩經》

2.某所,而母立于茲 ________《項脊軒志》

3.蓋餘所至,比好遊者尚不能十一 ________《遊褒禅山記》

4.臣所過屠者朱亥,此子賢者 ________《信陵君竊符救趙》

5.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________《六國論》

6.嬴聞如姬父為人所殺 ________《信陵君竊符救趙》

7.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 ________《出師表》

8.所以遣将守關者 ________《鴻門宴》

9.所以遊目騁懷 ________《蘭亭集序》

10.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 ________《師說》

答案:1~2名詞,場所、位置。3.“所”加動詞,構成名詞性詞組。4.“所”字結構做定語。5~6“為……所”表被動。7~8複音虛詞“所以”,表原因,……的原因。9~10所以,表示手段或憑借。

9.為

解釋各句中“為”的意義以及用法

1.君家婦難為 ________《孔雀東南飛》

2.誰為大王為此計者 ________《鴻門宴》

3.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________《六國論》

4.古人以儉為美德 ________《訓儉示康》

5.霓為衣兮風為馬 ________《夢遊天姥吟留别》

6.君既為府吏 ________《孔雀東南飛》

7.十七為君婦 ________《孔雀東南飛》

8.自名為鴛鴦 ________《孔雀東南飛》

9.北冥有魚,其名為鲲 ________《逍遙遊》

10.非為織作遲 ________《孔雀東南飛》

11.為仲卿母所遣 ________《孔雀東南飛》

12.而身死國滅,為天下笑 ________《伶官傳序》

13.何故懷瑾握瑜,而自令見放為 ________《屈原列傳》

14.公為我獻之 ________《鴻門宴》

15.阿母為汝求 ________《孔雀東南飛》

答案:1.動詞,做、幹。2.第一個介詞,替、給;第二個動詞,獻。3.第一個動詞,治理,第二個,被。4~5動詞,當做、作為。6~7動詞,身為、成為。8~9動詞,叫做。10.動詞,是。11~12介詞,表被動。13.語氣助詞,呢。14~15介詞,替、給。

10.焉

解釋各句中“焉”的意義以及用法

1.于是餘有歎焉 ________《遊褒禅山記》

2.寒暑易節,始一反焉 ________《愚公移山》

3.盤盤焉,囷囷焉 ________《阿房宮賦》

4.或師焉,或否焉,小學而大遺 ________《師說》

5.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鬥牛之間 ________《赤壁賦》

6.而人之所罕至焉 ________《遊褒禅山記》

7.且焉置土石 ________《愚公移山》

8.永之人争奔走焉 ________《捕蛇者說》

答案:1~2句末語氣詞,一般可不譯。3.語氣助詞,形容詞、副詞詞尾,“……的樣子”。4~5句中語氣詞,表示停頓,相當于“也”。6.代詞,相當于“之”。7.疑問代詞,“哪裡”“什麼”“怎麼”。8.兼詞,相當于“于之”“于此”。

11.也

解釋各句中“也”的意義以及用法

1.城北徐公,齊國之美麗者也 ________《鄒忌諷齊王納谏》

2.張良曰:“沛公之參乘樊哙者也。” ________《鴻門宴》

3.雷霆乍驚,宮車過也 ________《阿房宮賦》

4.嗚呼!滅六國者六國也,非秦也 ________《六國論》

5.至于誓天斷發,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________《伶官傳序》

6.公子畏死邪?何泣也 ________《信陵君竊符救趙》

7.吾王庶幾無疾病與,何以能鼓樂也 ________《莊暴見孟子》

8.使秦複愛六國之人,則……誰得而族滅也 ________《六國論》

9.攻之不克,圍之不繼,吾其還也 ________《燭之武退秦師》

10.吾王之好田獵,夫何使我至于此極也 ________《莊暴見孟子》

11.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________《鄒忌諷齊王納谏》

12.其聞道也亦先乎吾 ________《師說》

13.師道之不傳也久矣 ________《師說》

答案:1~2句末語氣詞,表示判斷。3.句末語氣詞,表示陳述或解釋語氣。4~5用在句中或句末,表示肯定、感歎的語氣。6~8用在句末,表示疑問或反诘語氣。9.用在句末,表示祈使語氣。10~11表示感歎語氣。12~13用在句中,表示語氣停頓,以舒緩語氣。

12.以

解釋各句中“以”的意義以及用法

1.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 ________《六國論》

2.忠不必用矣,賢不必以 ________《涉江》

3.無以,則王乎 ________《齊桓晉文之事》

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________《嶽陽樓記》

5.不賂者以賂者喪 ________《六國論》

6.以其乃華山之陽名之也 ________《登泰山記》

7.餘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師乘風雪 ________《登泰山記》

8.願以十五城請易璧 ________《廉頗蔺相如列傳》

9.請其矢,盛以錦囊 ________《伶官傳序》

10.方其系燕父子以組 ________《伶官傳序》

11.夫夷以近,則遊者衆;險以遠,則至者少 ________《遊褒禅山記》

12.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 ________《遊褒禅山記》

13.又以悲夫古書之不存 ________《遊褒禅山記》

答案:1.介詞,用。2.動詞“使用”。3.動詞通“已”,“停止”。4~6介詞“因為”“由于”。7.介詞“在,從”。8~10介詞“拿,用,把,憑”。11.連詞,表并列。12~13連詞,表因果。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