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有意思的現象,跟陳安之學成功學的,隻有陳安之成功了。天天學華為的,華為活得好好的,學的人沒有一個能成為華為。滿大街考察海爾,學習海爾的經驗,學完之後,發現海爾的經驗在自己的企業裡無法落地。老闆是個性化的,企業也是個性化的,隻有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其實概括起來,需要解決的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個問題,作為企業,作為職場精英的我們,到底要學什麼?這是一個必須要明确的問題。學以緻用,這是原則。具體學什麼内容,這需要根據企業自身發展階段來确定。
第二個問題,既然要學,誰去學?是老闆去學?還是高管經理層?還是所有基層員工?不同層面的人學習的内容、方法、途徑,都是不一樣的。很多企業在組織員工培訓的時候,為節省一些費用,不分層、不分級、不分責、不分崗,效果可想而知。
第三個問題,我們想學,我們就應該知道向誰去學。在中國自學成才的天才是有,但畢竟是少數人個别人。我們是不是應該有一個評價學習對象的标準?我的評價标準就是:誰做出來了,做好了,做成了,我就向誰學。華為做成了,阿裡做成了,騰訊很不錯,我要向他們學。但我們在說華為、阿裡、騰訊學不會,為什麼?因為我們在學的時候,僅僅是看幾本書,聽幾堂課而已。
第四個問題,我們想學,想成長,想進步,想成功。但誰來教我們?這些做成了老師們憑什麼來教我們?是我們長的好看,還是我們嘴巴說的好聽?如今社會到處都是專家大師,但真正能教我們的,給我們真才實料的,少之又少。再看看我們所在企業每年用于員工教育培訓的預算就知道了,再看看我們自身給自己在學習上的投入也就一目了然了。
還有很多問題,留在以後的交流中,再與大家共同進步。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