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photo
體檢過後,不少女性看到體檢報告上顯示:盆腔積液,瞬間蒙了。有人說盆腔積液就是盆腔炎,不治會有大問題;有人說盆腔積液說明可能有腫瘤,需要好好查一下;還有人認為,盆腔積液排不出會有危險……盆腔積液究竟是什麼“病”?
其實,盆腔積液與宮頸糜爛一樣,絕大多數是一種生理狀況,不需要治療。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婦科副主任醫師李丹表示,很多女性經常在體檢報告中看到盆腔積液的診斷後很驚慌,但不是所有的盆腔積液都有問題。
“正常人體的腹腔中都會有少量液體,這些液體可以起到潤滑作用。人體直立時,盆腔處于較低的位置,尤其是子宮直腸陷凹,此時少量的生理性液體就會流到盆腔中,因此在超聲檢查時會顯示有盆腔積液。”李丹介紹,此外,個别女性可能存在經血逆流的情況,因此在經期或經期剛結束時顯示有少量盆腔積液。女性在每個月的排卵期剛結束時,卵泡破裂也可能産生少量液體,這些卵泡液會随卵泡排出而流向盆腔,出現少量盆腔積液,這都是正常的生理性積液。
“異位妊娠、黃體破裂、盆腔炎、惡性腫瘤、巧克力囊腫破裂等,是導緻女性出現盆腔積液的病理性因素。”李丹介紹, 即便是病理性因素導緻的盆腔積液,也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經過輸液、補充凝血物質、止血、抗炎等保守治療後,積液會被慢慢吸收。倘若積液影響了人體血流的動力學平穩,導緻患者出現休克、血壓下降、血色素持續下降、活動性出血等症狀,則需要進行手術治療。目前臨床上多數盆腔積液都是一種正常的生理反應,隻有極少數為病理性盆腔積液。
那麼,根據有無不适感,能否判斷盆腔積液的性質?李丹表示,判斷盆腔積液有無問題,不能簡單地通過“不适感”判斷。超聲檢查不隻會發現盆腔積液,還會顯示附件區有無囊腫,内膜有無問題,子宮肌層是否有肌瘤等,這是一個綜合判斷的過程。此外,以卵巢癌為例,早期患者可能無知無感,等出現症狀時,大多已發展至中晚期,因此,單純憑“不适感”進行判斷,容易延誤治療時機。
李丹提醒,如果患者本身沒有不适感,且隻有少量盆腔積液,不必過度恐慌,可以請醫生結合病史判斷是否為生理性盆腔積液。如果積液有所增多,且患者出現腹痛、發燒、肛門墜脹等不适時,應及時前往醫院尋找病因。
新京報記者 張兆慧
校對 盧茜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