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台施工
01測量放線:用于确定承台的位置和開挖或支護位置。
02基坑開挖:開挖範圍、開挖标高、地下管線調查
根據《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安全管理辦法》[2009]87号文件的規定,開挖深度超過3m(含3m)或雖未超過3m但地質條件和周邊環境複雜的基坑屬于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施工前必須編制專項方案,由項目總監理工程師審核簽字。對開挖深度超過5m(含5m)的基坑或開挖深度雖未超過5m,但地質條件、周圍環境和地下管線複雜,或影響毗鄰建築(構築)物安全的基坑屬于超過一定規模的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由施工單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
基坑放坡與支護
根據施工現場土質情況确定施工方案,選擇放坡或支護方式,基坑放坡方式有兩種形式,分布是單級放坡和多級放坡。基坑邊土體不穩定時也采用鋼闆樁或鑽孔樁進行支護。
03墊層施工:
基坑開挖完成後,将基坑底平整、夯實,即可進行混凝土墊層施工,
測定标識承台墊層頂面标高(即為承台底設計标高),按照标識的标高位置控制墊層頂标高。
04樁頭破除及樁基檢測:
承台墊層施工完成後采用空壓機和風鎬等工具按照設計要求鑿除樁頭砼,破除前進行标高測量,并做标記,鑿除後的樁頭截面是新鮮和密實的混凝土。鑿除過程中注意保護聲測管,防止砼塊掉進聲測管内。
樁頭鑿除完成後按照設計和規範要求對樁基礎進行檢測,檢測類型有小應變檢測、超聲波檢測和大應變檢測等,樁基檢測合格,并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方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05承台鋼筋綁紮:
伸入承台内的樁基礎鋼筋按照鋼筋籠設計圖紙補充破壞掉的箍筋
06模闆安裝:長、寬尺寸、相鄰模闆高低差、表面平整度、模内尺寸、軸線偏位等
07墩柱預埋鋼筋安裝:
墩柱底鋼筋需伸入承台,與其錨固,利用鋼筋抗拉強度高的特點為墩柱底部提供一定的彎矩,增強抗震效果。
墩柱預埋鋼筋綁紮需在承台模闆固定完成且加設保護層墊塊之後,因為立柱預埋鋼筋的位置定位在承台頂鋼筋上,模闆未固定前整個承台鋼筋處于晃動狀态。
首先根據墩柱和承台的相對位置,在墩柱的每個角點,安裝綁定小塊木闆。再根據設計位置放樣,标出墩柱的角點位置并釘釘子,複核尺寸确認無誤後帶線标識,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按照此線作為墩柱邊線安裝鋼筋。
墩柱鋼筋預埋的深度、鋼筋型号、尺寸及間距等應符合設計和規範要求,對于漏出承台部分的鋼筋,相鄰兩根接頭應錯開不少于1m,同一截面上鋼筋接頭數量不超過鋼筋數量的50%。
對于有防雷接地要求的墩位還應安裝設計要求埋設防雷接地鋼筋,并側電阻。
08承台混凝土澆築:
混凝土澆築時應對稱進行,使模闆均勻受力,并按照先從樁頭部位開始澆築的順序。混凝土澆築時采用分層澆築和振搗,插入式振搗器振搗,移動間距不超過振搗器作用半徑1.5倍,每處振動完畢後邊振動邊徐徐提出振搗器。每層振搗完成後繼續澆築下一層。混凝土澆築上層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進行,避免出現冷凝産生冷縫。
澆築過程中派專人護模,發現模闆跑模變形時立即停止澆築并進行加固支撐,加固到位檢查确認後方可繼續澆築混凝土。
承台屬于大體積混凝土,在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時就需要考慮選擇水化熱小的配合比,澆築時宜分層分段,分層厚度一般為1.5~2.0m,橫截面面積在200m2以内時分段數量不宜大于2,橫截面面積在300m2以内時分段數量不宜大于3,每段面積不小于50m²。
09養護及拆模: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後即可拆除模闆,模闆拆除後切除殘留的對拉鋼筋。拆除時須保護好承台的邊角,不得使用撬棍壓在承台棱邊上。
采用矽酸鹽水泥和普通矽酸鹽水泥的大體積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14d,采用其他水泥的混凝土養護時間不少于21d。
10基坑回填
墩柱施工
01測量放線:
墩柱施工前首先要進行墩柱平面位置的測量放樣,需要注意的是已放樣的墩柱位置應該與既有結構或相鄰構築物的相對位置進行複核,确保位置準确無誤,墩柱特征點在安裝模闆後會被覆蓋,導緻難以确認準确位置,因此在放樣過程中一般将墩柱特征點向外延伸,便于後期平面位置檢查驗收。
02鑿毛:
在承台面精确測量放出墩柱位置後,在墩柱位置範圍内承台頂面須進行鑿毛處理,采用人工鑿毛時,混凝土強度須達到2.5MPa,采用空壓機和風鎬鑿毛時,混凝土強度須達到10MPa,鑿毛表面露出新鮮混凝土面。鑿除的混凝土碎塊必須清理幹淨,并用水沖洗。
03腳手架搭設:
由于墩柱屬于高空作業,施工時一般搭設鋼管腳手架便于作業人員操作,腳手架的布置按照施工方案進行,腳手架檢查控制重點有:
(1)地基:地基應無積水,底座應無松動,立杆應無懸空。
(2)杆件的設置和連接:杆件的布置(包括步距、縱橫向間距、剪刀撐等)應符合規範和專項施工方案要求。
(3)接頭:鋼管采用搭接方式連接時,搭接長度不小于1m,并設置三個扣件。
(4)腳手闆:腳手架應鋪滿、鋪穩;腳手闆對接平鋪時,接頭處必須設兩根橫向水平杆,腳手闆外伸長應取130~150mm,兩塊腳手闆外伸長度的和不應大于300mm;腳手闆搭接鋪設時,接頭必須支在橫向水平杆上,搭接長度不應小于200mm,其伸出橫向水平杆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腳手闆探頭應用直徑3.2mm鍍鋅鋼絲固定在支承杆件上
人行梯道設高度為1.2m的扶手,采用密目網封閉,梯道鋪設木闆并釘防滑小木條,梯道兩側設置高度不小于18cm的擋腳闆
04墩柱鋼筋綁紮:
鋼筋在加工場集中加工制作,運至現場安裝。鋼筋安裝時,鋼筋型号、規格、數量、間距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驗收标準執行。鋼筋綁紮、焊接或機械連接等按照現行規範執行,墩柱頂鋼筋須高出墩柱頂(尺寸根據設計圖紙确定),伸入蓋梁之中。墩柱鋼筋綁紮完成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方可進入下道工序施工。
05墩柱模闆安裝:
墩柱模闆安裝前在墩柱鋼筋底部設置限位鋼筋,保證安裝後的模闆不晃動。模闆安裝前要仔細檢查每塊模闆的平整度和光潔度,塗刷脫模劑,在橫豎向模闆拼縫粘貼泡沫密封條,保證模闆不漏漿和錯台。
模闆安裝一般采用吊機安裝,模闆一般采用組合鋼模闆,模闆尺寸和标高經監理驗收合格後方能進行混凝土澆築施工。
注意:模闆的拼縫、保護層厚度、垂直度、砼面标高是檢查的重點。
06墩柱混凝土澆築:
澆築混凝土之前,必須對墩柱模闆、鋼筋、預埋件的位置和鋼筋保護層的尺寸、模闆支撐的牢固性進行檢查,确保在澆築混凝土時模闆位置不發生偏移。
澆築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應采用串筒輔助澆築,使混凝土自由落體高度不大于2m。澆築采用分層澆築和振搗,且上層混凝土必須在下層混凝土初凝前完成。
對于分段澆築的墩柱在澆築上層混凝土前須對接頭處進行鑿毛處理。
墩身高度範圍内有系梁連接時,系梁應與柱同步澆築。V形墩柱宜一次連續澆築完成。
07墩柱拆模、養護:
待混凝土強度達到2.5MPa後即可拆除模闆,拆除時須保護好墩柱的邊角,不得使用撬棍壓在墩柱棱邊上。
模闆拆除後,在墩柱四周及時使用塑料薄膜包裹嚴密,保證膜内有足夠的凝結水。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