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李子成熟的季節,李紅葉綠,嬌嫩欲滴,碩果累累壓彎了枝頭。連日來,韶關南雄市鄧坊鎮馬戰村衡鑫食品基地的保溫大棚裡,一顆顆早熟李挂滿枝頭,在陽光的照射下顯得愈發飽滿誘人,工人們正忙着把果實采摘下樹,到處呈現出一片豐收的喜人景象。
近日,筆者走進基地果棚裡看到,一顆顆早熟李簇擁在枝葉間,青裡透紅,晶瑩剔透,工人肖君海把桶挂在樹梢,熟練地挑揀果實并完成采摘。
“看到今年的李子長得又大又多,心裡别提多高興了。”肖君海告訴筆者,他自己也種植了900多棵李樹,在基地裡邊幹邊學,提升種植經驗和科學種植技術,通過李果種植産業實現增收緻富。
筆者了解到,2021年以來,該基地通過“一村一品”政策扶持,搭建了10畝保溫大棚,為果樹生長提供了良好的保溫和灌溉條件,減少了氣候對果樹的影響,大大提升了李果産量。
“保溫大棚搭建之後,我們每畝産量可以達到4000斤。”南雄市衡鑫食品有限公司負責人熊永忠說道,按照目前市場行情,保溫棚内種植的李果每畝産值可超2萬元,大棚以外的也能實現1000斤産量,産值可達5000元,進入銷售季後,每天有1000多斤成熟鮮果采摘下樹,主要銷往粵港澳大灣區各大商超。
産業興則百業興。近年來,南雄市把“一村一品、一鎮一業”作為促進鎮村産業興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該村以“一村一品”為契機,借助大棚種植技術,實現精細化耕作,提升李果産量和品質,為拓寬高端水果市場提供有利條件,助力鄉村緻富邁上新台階。
“随着老百姓消費水平的提高,以前粗放式種植已經行不通了,市場也走不遠。”熊永忠說道,接下來,我們會繼續發展大棚種植,把當地農戶、種植專業戶融合進來,着力提升果實産量和質量水平,把産業做大做強,帶動村民實現共同富裕。
【全媒體記者】潘俊宇
【通訊員】李思番 謝天文
【作者】 潘俊宇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 客戶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