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蘇公共·新聞頻道《新聞360》報道:“我的孩子身高達标了嗎?”“孩子這一年看着沒長個,怎麼辦?”……對于一些家長來說,孩子身高問題一直是關注的焦點。10月7日,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就開展了一場“免費測骨齡”的義診,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目前身高情況;對孩子生長發育狀況給出了科學指導。
【不同時期 兒童的生長速度不同】
曹先生的女兒今年7歲,1米21的身高,讓他有點憂心。拿着骨骼X光片和測量出的相關數據,曹先生找到了醫生咨詢。
醫生告訴曹先生,孩子的身高跟她實際年齡是符的,所以不需要太去幹預,平時要多蹦多跳,要多運動,早睡覺。得知女兒的檢測結果都在正常範圍内,曹先生懸着的心放了下來。
人的生長發育可用兩個“年齡”來表示,即實際年齡和骨齡。一般情況下,骨齡和實際年齡相差1歲以内。骨齡能夠較為準确地反映人體生長發育狀況和身高增長空間,骨齡一旦成熟,人體也就失去了長高的機會。兒童生長發育是有規律的,不同時期,生長速度也不同。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兒科主任醫師屠靜芳說,正常新孩出生的時候,身長一般在50厘米左右;如果低于47厘米了,就提示孩子在宮内有點生長發育遲緩。在出生第一年,身高是長得最多的一年,一般要長25厘米,到1歲的時候一般是75厘米。
1歲到2歲之間大概也要長到10厘米。從3歲到青春期之前,這時候生長發育就會減慢,一般就是5到7厘米。但是到了青春期的時候,人的生長再次增快,這個時候大概長到6到10厘米。
【早晚身高有差别 測量時注意三個“一”】
不少家長喜歡在家給孩子測身高。一天内,人的身高晨起最高、睡前最低,早晚會相差1-2厘米。這是因為一天的活動和體重的壓迫使椎間盤變薄、足弓變淺、脊柱彎曲度增加的緣故。因此,醫生建議,三歲以上兒童在測量身高時,要注意“三個一”。
屠靜芳說,同一時間、同一地點、同一個人測,測身高時首先要光腳測,盡量是在同一時間,要麼全是早晨八點鐘開始測,要麼就全是晚上。同一地點 ,最好是同一個人檢測,因為每個人量身高都有自己的看法。
此外,每次身高測量應3次,每次誤差小于0.3厘米,取平均值。而三歲以下兒童一般測量的是卧位身長,可采用标準的量床或攜帶式量闆。
【小心!熬夜不利于孩子長高】
影響生長的因素很多,除遺傳因素外,飲食、睡眠等方面也很重要。飲食上提倡多樣化,蔬菜、水果、谷物、蛋白等都要攝入。專家特别指出,孩子熬夜對“長高”不利。
屠靜芳說,因為人的生長激素一般是在深睡眠中,是脈沖式發放,所以建議小孩就早睡覺。生長激素2到4小時發放一次,早睡覺就多發放一次,所以說睡得遲了以後,進入深睡眠時間相對就比較遲,這種排放的生長激素就比較少。
江蘇台記者/楊雯 劉啟鴻 編輯/胡超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