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海虹發黑的部位是什麼

海虹發黑的部位是什麼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7 00:10:41

海虹發黑的部位是什麼(海虹為什麼能使人中毒)1

最近,唐山和秦皇島等地紛紛發布了關于“謹慎食用海虹、毛蚶的警示”。尤其是秦皇島,監測到了海虹的麻痹性貝類毒素已經超标2倍以上。這不是今年才有的預警。每年的春夏之交,都有多個沿海城市發布類似的通告,以前還有過這個季節食用海虹等海産品中毒的報道。

那麼,海虹為什麼會含有毒素?以後還能吃海虹嗎?

海虹本身無毒

但赤潮來臨時體内會積累毒素

海虹的學名叫作贻貝,在不同地方還有淡菜、殼菜、青口貝等名稱,是一種物美價廉的海鮮,經常在各地人們的餐桌上出現。海虹本身是無毒的,正常情況下可以常規烹調食用,之所以會出現毒素,主要和一種大名鼎鼎的現象——“赤潮”有關。

“赤潮”是指由于氣候變化或者海洋水質的變化等原因,海水中的某些浮遊植物暴發性地增殖,導緻水體變色的現象。這其中的一些浮遊藻類能夠合成多種毒素,不僅污染水體,還能夠通過食物鍊等循環進入其他海洋生物體内,對海洋環境具有較大的危害。赤潮現象在世界很多海域會出現。在中國海域,它們出現的季節大緻春夏之交。一般4月開始出現,經過5月之後下降,到6月就基本恢複正常了。

當赤潮襲來時,海虹食用了含有毒素的浮遊藻類,自己并不會中毒,但是可以把毒素集中到體内。人們食用了這樣的海虹後,就可能中毒。

海虹不是唯一富集毒素的海産品。除了它之外,扇貝、牡蛎、毛蚶、織紋螺等以浮遊生物為食的海産品也有。

常規烹饪煮熟

無法清除海虹體内的毒素

赤潮引發的毒素統稱為貝類毒素。它是很多種毒素的統稱,主要包括麻痹性貝類毒素、腹瀉性貝類毒素、神經性貝類毒素和記憶缺失性貝類毒素等。這些毒素的耐熱性很強,常規烹饪的“煮熟”并不能破壞它們。如果海産品被它們污染了,消費者再精心的處理烹饪也還是不能完全避免中毒。

不同的貝類毒素導緻的症狀不同,簡單來說,可能有四肢肌肉麻痹、頭痛、惡心、流涎、發燒、皮疹、嘔吐、腹痛、腹瀉、頭暈、眼花等症狀。嚴重的可能導緻短期内失去記憶力、呼吸停止甚至死亡。而且,它們導緻人體中毒之後,并沒有什麼方法去解毒,隻能依靠身體“硬扛”過去。

最近是赤潮高發季,建議不要食用

正如前面所說,海虹以及其他的貝類海鮮本身并不含有毒素。它們的毒素來自于赤潮,所以在沒有赤潮的季節,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在赤潮來臨的季節(4~6月),如果是在沒有被污染的水體中生長的海産品,也不會有毒。但是,對于消費者來說,沒有辦法去判斷面前的海虹被捕撈前的生長環境,所以不吃是最穩妥的選擇。等到赤潮季節過去,政府确定安全了再吃,也就能保證安全了。

不過,海虹、扇貝、牡蛎等海産品,現在都有大量的人工養殖品,養殖過程中,能夠對海水水質進行持續的監控,也就能夠規避赤潮的影響。這樣養殖出來的海虹以及其他海産品,也就不會有毒。所以,實在想要吃這些食物的人,可以去大型、正規的超市或者海鮮店——如果他們供應這些産品,那麼應該是安全的。

最後提醒的是:不管吃海虹還是其他海産品,一旦食用後出現惡心、嘔吐、腹瀉、腹痛、肌肉麻痹等症狀,就必須立即趕往醫院,并如實告知醫生吃過這些食物,可能是貝類毒素導緻,從而獲得及時的救助。當然,吃其他食品出現這些狀況,甚至沒吃什麼出現了這些症狀,也都應該及時就醫。

文/雲無心(食品工程博士)

(版權聲明:本文系騰訊較真平家稿件,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