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百分之百确定的消息稱,新一代馬自達3或許不會将兩廂車型擺上貨架,至少前期不會。消息一出,必然引來了衆多兩廂粉兒的質疑,為什麼兩廂車在國内市場上如此不受重視?
小編尋找了一組數據,或許能看出點信息,拿馬自達昂克賽拉為例,在今年4月份,它的總銷量為5549台,但三廂與兩廂的銷量對比,确實出乎了小編意料,三廂車型為4795台,兩廂僅為754台。
差距并非一星半點,難道這就是不引進兩廂車型的原因嗎?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的!衆多車企并不看好兩廂車型在國内的市場表現。
其實,不僅是昂克賽拉,網友連連叫好的思域兩廂版、卡羅拉兩廂版,國内甚至連一點風聲都聽不到,很多癡迷于兩廂車型的消費者,隻能在一些報道中過過眼瘾。
正因如此,不同品牌不同車型中,三廂車型的占比相對于兩廂車型來說具有壓倒性優勢,同價位區間,三廂版車型的選擇更加寬泛,銷量看上去自然更出色。
但某些時候,有的消費者意識中,車還是以大為美,面子功夫要做足,所以三廂車“長”的特點就成為了購車因素之一,畢竟視覺上它确實是大的。反而在國外的很多國家,消費者僅把車當作為代步工具,方便停車,所以兩廂車市場十分明朗。
看衆多的車型分布,我們也能明白個大概,例如某中國特供車、某某L等等,都是車企們緊抓消費者心理而制定的車型市場。車身大、長貌似成了選擇車型的主導因素,所以很多車型紛紛效仿,流行起了長軸版或者加長版。
種種原因也就造成了一種叫好不叫座的現象,網上炒的火熱,真正刷卡買車時,一部分人還是以三廂為主。車企為了屏蔽風險,索性隻将三廂作為主打車型,畢竟引進一台車的費用不是小數目。
還有個老生常談的話題,三廂好還是兩廂好?還是那句話,适合你的最好,那我們看看他們具體差别在哪兒。
第一,三廂比兩廂更安全?
錯!相同車型的兩廂與三廂生産于同一平台,底盤、框架、結構強度都是一樣的,隻是短了一截。大量數據證明,三廂車和兩廂車被追尾時,車内成員受到的傷害幾乎一樣,對車内乘客的保護并沒有明顯差距,設計師的工資不是白發的。
第二,裝載能力哪家強?
由于車身構造的不同,在日常使用中,三廂車型後備廂尺寸優勢相比兩廂更明顯;當兩廂車型将後排座椅放倒後,儲物空間得到延展,儲物能力大幅提升,搬些大物件是三廂版無法實現的。
第三,關于操控。
市面上的性能鋼炮們大都采用兩廂構造,短車身更利于車身操控靈活性,但并非所有車型都存在這一概念,這跟廠家的調教也存在着極大關系。在普通的家用車層面,同一車型,兩廂版在操控上相比三廂版略具優勢,但不會存在明顯差距。
第四,關于駕乘空間。
常規的三廂車型,由于車屁股的存在,C柱與水平線的夾角會小于兩廂車型,意味着頭部空間會有一定差别。後排頭部空間,兩廂普遍優于三廂,但腿部空間一般不存在任何差距。
第五,關于外觀。
外觀存在很強的主觀意識,沒有絕對。但“三廂大氣,兩廂運動”的說法倒是很合适,看消費者側重點偏向哪兒。
對于車企,銷量才是他們所看重的,消費者觀念與心理也就決定三廂注定會更火,在國内市場自然會更受歡迎,兩廂車型偏向運動的造型,更多會受到年輕人青睐,受衆群體相對會少很多,我們也就知道為什麼三廂車型會更受重視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