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前,閑逛大佛寺時,偶然走過傍邊的草叢,突然驚訝地發現有一新小橋,從橋上走過,一種新奇飄過,舊大佛,新小橋,橋下還有流水!
再次走過這小橋,舊大佛依然注視,新小橋着手守候,隻是流水不再,而是枯草映襯。
再次踏上小橋,憑欄回望大佛沉思,拂石搜尋梧桐水流。一個新的休閑區域,或許在梧桐水與大佛共同體驗過往。
橋上的文字再次吸引我的注意。與榮州有關聯的文人,應該首推陸遊吧!
少年學劍白猿翁,
曾破浮生十日功。
玉具拄頤誰複許?
蒯缑彈铗老猶窮。
床頭忽覺蛟龍吼,
天上方驚牛鬥空。
此夢怪奇君記取,
佩刀猶得世三公。
斜陽寂曆柴門閉,
一點炊煙時起。
雞犬往來林外,
俱有蕭然意。
衰翁老去疏榮利,
絕愛山城無事。
臨去畫樓頻倚,
何日重來此?
欄幹幾曲高齋路,
正在重雲深處。
丹碧未乾人去,
高棟空留句。
離離芳草長亭暮,
無奈征車不住。
惟有斷鴻煙諸,
知我頻回顧。
夜郎城裹歎途窮,
賴有西樓著此翁。
溪鳥孤飛寒霭外,
野人參話夕陽中。
蒼天可恃何曾老,
白發緣愁卻未公。
俗态十年看爛熟,
不如留眼送歸鴻。
然後,更多位置卻是留給榮州曆代文人。如唐人劉兼,明清黃英,楊石,餘承恩,王安宇,趙德修。更有近現代的龍鳴劍,柳倩。
柳擺輕絲拂嫩黃,
檻前流水滿池塘。
一筵金翠臨芳岸,
四面煙花出粉牆。
舞袖逐風翻繡浪,
歌塵随燕下雕梁。
蠻箋象管休凝思,
且放春心入醉鄉。
西齋新竹兩三莖,
也有風敲碎玉聲。
莫恨移來欄檻遠,
譬如元本此間生。
流水南來說釣矶,
黃蘆秋霁草萋萋。
當年約隐人何在?
一片殘霞鎖石溪。
浩蕩榮州策馬行,
夜眠多雨晝鄉晴。
賦歸已足閑居好,
再出休誇宦況輕。
萬裡秋風橫一劍,
數松涼月夢三生。
荒雞夜半催人起,
經略西南拜孔明。
九秋山響鳳凰衷,
人說公和嘯此台。
晉代已沈千劫去,
天風吹送白泉來。
前人有字留岩石,
萬事傳疑付酒杯。
老讷不知幹寶論,
尚憐嵇阮是詩才。
評罷山人百衲琴,
嘯台東畔碧雲深。
鐘聲入寺報昏曉,
佛眼閱人成古今。
覓醉自傾無量爵,
觀空不起未來心。
尋常尋樂都忘卻,
取個蒲團坐夕陽。
波心端合置輕撓,
花氣撩人欲語嬌。
得似竹垞吟處否?
夜間涼雨滴芭蕉。
憑欄極目望三榮,
黑黯愁雲四野生。
不識同群還在否?
可憐我哭不成聲。
千年古刹塑金身,
十載亂離佛亦貧。
旭水繞畦驚客夢,
青燈伴宿照禅林。
色空但慮開殺戒,
嫉惡如仇動凡心。
如此江山如此水,
一葦飛渡海中行。
一夜潇潇雨未停,
禅林冷寞寂無聲。
枕邊細數梧桐雨,
楹側每聞鐘鼓聲。
逆旅何能避險路?
歸來有幸覓鄉親。
倥偬馳騁同戎馬,
應許關山獨自行。
更有兩欄掩于竹林中,不忍拂開,更願留待後日探究趙熙之作。
衰草舊佛寂蟲,小橋搖竹茶舍。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