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防治蟑螂的幾種方法
應采取環境治理、物理防護、化學防治、生物防治等綜合性措施控制蟑螂的密度。
蟑螂的危害
• 蟑螂(蟑螂)不僅能攜帶和傳播痢疾杆菌、 沙門氏菌、乙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質炎病毒、蘭氏賈第 鞭毛蟲、蛲蟲及弓形蟲等緻病性細菌、病毒和寄生蟲,它的分泌物及排洩物還會引起人體過敏反應,危害人類健康。在此背景下,通過深入細緻的調研工作,了解蟑螂防制技術,有助于安全、有效地預防和控制蜚 蠊,保護人民群衆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提升環境衛生水平。
蟑螂防制的程序
蟑螂侵害調查
• 在滅蟑螂前應先進行蟑螂侵害狀況的調查,主要通過查找蟑迹、監測蟑螂密度來獲取蟑螂分布及 栖息場所等相關資料。
• 蟑螂密度監測方法參照 GB/T 23795,主要以目測法、藥激法、粘捕法等監測蟑螂密度;以目測法查找蟑迹;以詢問的方式了解蟑螂侵害情況。
• 發現的蟑螂場所及蟑螂可能栖息的部位應标示在控制作業圖上,檢查或監測結果應有詳細記錄。(後附蟑螂密度監測記錄表)
蟑螂防制方案制定
• 防制單位應根據調查中發現的蟑螂種類、密度、分布與栖息場所,結合環境特點,制定出具體的 防制方案。宜采用以環境治理為主, 物理防制與化學防制相結合,滅蟑螂與防蟑螂并舉的綜合性防制措并舉的綜合性防制措施。
• 防制方案應包括以下内容:
方法與措施; 使用的藥械種類 ; 劑型與安全性; 處理方式; 控制頻度; 效果評價時段與方法; 控制标準; 告知書; 被服務單位的職責等。
環境治理方法
環境治理,防制場所應符合以下要求:
• 嚴格執行清潔環境的衛生清掃制度;
• 生活垃圾應日産日清,應控制食源和水源;
• 應保持環境整潔,及時處理垃圾、雜物,清掃死角,清除蟑迹,定期翻動雜物
• 應檢查出入室内的貨物、家具、行李、包裹等,清除攜帶的蟲卵或蟑螂等
防蟑螂設施應符合以下要求
• 賓館、飯店、飲食店、食品加工、銷售、制藥、糧食儲存等單位和一般單位的重點場所應建立有效的室内防蟑螂設施;
• 室與室之間、室内與外界相通的各種縫、孔、洞以及室内蟑螂栖息的縫隙應及時使用水泥、矽膠等材料封堵;
• 在滅蟑螂過程中定期檢查設施,發現損壞的及時維修,對新形成的縫、孔、洞等應及時封堵;
• 對蟑螂易孳生場所應采取堵洞抹縫等防蟑螂措施。
蟑螂防制措施實施
物理防制
• 在使用蟑螂誘捕器等工具滅蟑螂前,應對使用的工具逐一進行有效性檢查。
• 使用粘蟑闆捕(粘)蟑螂時,應将粘蟑闆平放,使用粘蟑闆捕(粘)蟑螂時,應将粘蟑闆平放,在粘蟑闆上放置少量的餌料,靠牆邊或物體放置,避免将粘蟑闆放置在潮濕或多灰塵或陽光直射的環境。
• 按照蟑螂調查程序中确定的部位放置物理滅蟑螂工具,應有詳細記錄,定期檢查、維護、調換。
蟑螂防制措施實施
1. 膠餌法 (常用)
2. 顆粒毒餌法(常用)
3. 滞留噴灑法(常用)
4. 毒粉法
5. 毒筆法
6. 塗抹法
7. 氣霧劑法
8. 熱煙霧法
其中前3種是PCO公司最常用方法,本文主要講述
前3種方法和第8熱煙霧法,其他方法因不常用暫省略。
1、膠餌法
• 膠餌法:适用于家庭、賓館、飯店、辦公室、醫院、購物中心、交通工具及現代電子設備間等不宜采用滞留噴灑和布放顆粒毒餌的場所。
• 室内餌劑滅蟑螂時應遵循“量少、點多、到位” 的布放原則,将點抹于蟑螂經常出沒的櫥、櫃、抽屜滑道、房間等角落和縫隙處,1g/㎡~2g㎡。
2、顆粒(粉末)毒餌法
• 适用于家庭、商場、辦公室、病房、電腦房、配電室、精密儀器室等場所。
• 用法:投放在蟑螂栖息和活動的場所,定期更換或者補充,具體時間應根據毒餌的消耗情況而定。
• 盡量投放在幹燥處,避免堆放,引誘劑鋪的越開,散發範圍越廣,引誘蟑螂取食的面積越大,效果越好。特别是在蟑螂密度大時,這種作用更明顯!如若投放在潮濕環境需定期補充藥品。投放量:建議1g/㎡~2g㎡。
3、滞留噴灑法
• 适用範圍:适用于室内蟑螂活動的場所
• 使用方法:滞留噴灑滅蟑建議采用扇形噴頭和線裝噴頭。扇形噴頭适宜于噴灑一般表面,線裝噴頭适宜于噴灑縫隙。 滞留噴灑的受藥面應為蟑螂栖息處,尤其是蟑螂躲藏的各類縫隙。
• 噴灑技術:(劃重點)
① 平面噴灑:應采用扇形噴嘴,噴頭距離牆面45CM,每噴幅間應有5CM重疊。先從房頂到地面由上往下噴灑,向一側跨步後再有由地重疊。先從房頂到地面由上往下噴灑,向一側跨步後再有由地面到房頂由下往上噴灑,并且同方向移動,如此反複,直至完成耙物體表面噴灑。
② 孔洞、縫隙或裂縫噴灑:采用單束噴嘴,直接向孔洞、縫隙或者裂縫噴灑至藥液濕潤不外溢。自上而下,同向移動,直至完成耙物體噴灑。
③ 孔洞或者裂縫噴灑應于防治爬蟲類害蟲時,應在完成平面滞留噴灑之後進行。如和誘餌類滅蟑産品同時使用,盡量選擇對蟑螂無趨避性或者趨避性很小的藥物,以避免影響誘餌的适口性。
4、煙霧滅蟑
• 煙霧滅蟑螂主要适合于密閉條件良好的倉庫、地下室、垃圾通道、下水道等,在保證安全的前 提下使用。根據使用場所和所使用的藥物确定用量,先關閉門窗及其他洞口。煙霧保留時間不少于 2h, 人員進入前需充分通風。 (選擇合适的環境使用,有可能會引起煙感報警)
确定服務頻次
• 應根據不同蟑螂種類和蟑螂侵害密度狀況,确定控制頻度。
• 具體實施頻次,需要和甲方溝通,根據要求和現場情況确定。
蟑螂防制效果評價
評價内容和方法
• 采用目測法評價監測房間内蟑螂種類、數量等(也可以采用粘捕法)
• 應在監測房間内選擇蟑螂栖息活動的場所,應在監測房間内選擇蟑螂栖息活動的場所,用手電筒照明,檢查并記錄每個場所 3min内觀察到的蟑螂種類、數量、活卵鞘數(空卵鞘、死屍、殘屍等)數。
謝謝閱讀
歡迎各位同行加V信進群探讨更多PCO技巧,頭條私信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