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價值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

價值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3 17:12:36

價值觀可以塑造,重點做好:

●提升需求

●鼓勵探索

●營造氛圍

●循序漸進

08價值觀能否塑造

首先說明一下,這裡講的價值觀是主導價值觀。人的價值觀是多樣的,主導價值觀是其中占主導地位的價值觀。

價值觀的是否可以轉變或塑造?心理學家做過一個實驗。一個院子裡,孩子白天嬉戲吵鬧,鄰居因為上夜班白天要休息,但是吵鬧聲讓他難以入眠。于是,他多次勸告和屢次幹涉,但是效果不好。因為孩子們很快在遊戲的興奮中把吵鬧影響别人的事情忘個一幹二淨。

這位鄰居的朋友是心理學家,偶然來訪知道此事後,為他的朋友出個主意。鄰居先是将孩子們叫到一起,告訴孩子們,“誰的喊聲越大,誰得到的錢就越多。”結果,有些孩子得到了5角錢,有些得到了2角錢,有些隻得到5分錢。等到孩子們吵鬧的理由被吸引到金錢獎勵上後,鄰居突然大大的減少給孩子們的錢。

幾天後,孩子們還希望得到的錢多起來,結果卻是無論如何怎麼喊叫喧天,誰都沒得到一分錢,獎勵被徹底停止了。結果,孩子們感到受到的待遇更加不公正了。“昨天那麼喊就給幾分錢“、“今天怎麼這麼響一分錢也不給”、“不給錢了誰還給你喊”。至此,孩子們對大聲喊叫完全失去了興趣,吵鬧得到了治理。

價值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信念教育2)1

其機制,就是把轉變孩子們的興趣,将孩子們原來對自身行為的樂趣轉變成了金錢的興趣,内部動機轉變成外部動機,最後既然金錢獎勵不再存在,吵鬧行為就有沒有理由保持。

這對價值觀轉變是有啟發的。有一種說法,價值觀決定理想,理想決定興趣,興趣可以給你的能力加分。

現實中不乏這樣的案例。 季羨林就是一例。他回憶道,他上高中時學習很努力,目的隻是讓母親高興。但是,随着徜徉在知識海洋裡日久,他對知識本身的興趣越發濃厚,對知識探索的動機由外部動機轉為内部動機,由社會價值觀轉變為整理價值觀,即由取悅母親轉變為探索科學。

這一轉變造就了國際著名東方學大師。此外,季羨林還是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季羨林與饒宗頤并稱為“南饒北季”。

09 價值觀塑造

通過信念教育塑造主導價值觀,主要是從四個方面着手。

●提升需求。需求是引發行動的不平衡,價值觀是内在判斷。二者之間有什麼關聯?需求層次影響價值觀。

美國心理學家馬斯洛把需求分成五個層次。第一層次是生理需求(Physiological needs),第二層次是安全需求(Safety needs),第三層次是愛和歸屬感需求(Love and belonging),第四層次是尊重需求(Esteem),第五層次是自我實現需求(Self-actualization)。這五種層次需求是由低到高排列的。馬斯洛認為,在自我實現需求之後,還有自我超越需求(Self-Transcendence needs)。

馬斯洛認為,人隻有較低層次需求得到滿足後,才會追求更高層次需求。飽暖思淫欲,饑寒起盜心。春秋時期政治家、軍事家管仲說:“倉廪足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其中蘊含的觀點與馬斯洛不謀而合。

家長要從物質和精神兩個層面創造條件,提升孩子的需求。

●鼓勵探索。價值觀教育要和實踐教育結合。沒有實踐,價值觀教育就是無源之水。實踐就是探索。

自我同一性是發展心理學中一個重要概念,指青少年自我的形成,回答的是“我是誰”和“我想成為什麼樣的人”兩個問題。兩個問題中都包含價值觀判斷。

馬希耳等心理學家(Marcia)是這樣界定同一性的概念的:同一性是指個體将自身動力、能力、信仰和曆史進行組織,納入一個連貫一緻的自我形象中。它包括對各種選擇和最後決定的深思熟慮,特别是關于工作、價值觀、意識形态、承諾等方面的内容。如果青少年無法将這些方面和各種選擇整合起來,或者說他們感到根本沒有能力選擇,那麼角色混亂就發生了。

馬希耳(James Marcia)提出青少年同一性發展的四種情形。它們是:

第一種情況,認同達成,identity achievement,進行了探索,做出了選擇。例如,mm同學經過探索,決定攻讀法律,日後捍衛社會正義。

第二種情況,過早自認,identity foreclosure,沒有探索,做出了選擇。例如,mm是個乖乖女,爸爸媽媽為她做出選擇,攻讀師範專業日後當教師,mm未加思索就接受了,但是她對教師職業隻是甚少。

第三種情況,認同迷失,identity diffusion,沒有探索,沒有選擇。例如,mm同學混一天算一天,學啥都行,但學啥都沒興趣。

第四種情況,認同延緩,moratorium,進行了探索,但還沒做出選擇。例如,mm同學還在探索中,尚未做出選擇。

價值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信念教育2)2

心理學家認為,延期償付和自我同一性達成是健康的,拒斥和分散是不健康的。需要注意的是,區别是是否進行了探索。

2019年,美籍華裔中學生支教團來福建省周甯縣支教,這些學生大都是高中一年—三年級專業的學生。在和他們接觸過程中,有兩件事給我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件事,他們對其父母從事的職業知道的不多。當問到父母職業,回答大都是“大概是搞計算機的,具體情況不清楚。”第二件事,他們對自己的專業和職業方向卻很清晰。三個孩子中,一個是準備當體育經紀人,一個是準備從事國際政治,還有一個還在徘徊。徘徊中孩子,有三個職業選項他都熱愛、也都了解,他正在準備回去後在進一步了解後做出選擇。經過探索做出選擇,這是他們的共同點。

●營造氛圍 《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有個子貢贖人的故事。故事大意:魯國有一道法律:如果魯國人在外國見到同胞遭遇不幸,淪落為奴隸,隻要能夠把這些人贖回來幫助他們恢複自由,就可以從國家獲得補償和獎勵。

孔子的學生子貢,把魯國人從外國贖回來,但拒絕了國家的補償。孔子說:“賜(端木賜,即子貢),你錯了!向國家領取補償金,不會損傷到你的品行;但不領取補償金,魯國就沒有人再去贖回自己遇難的同胞了。”子路救起一名溺水者,那人感謝他送了一頭牛,子路收下了。孔子高興地說:“魯國人從此一定會勇于救落水者了。”

價值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信念教育2)3

這個故事說明,社會對其倡導的行為給予回報是營造氛圍的最佳措施。在美國學習期間,有一件事情給我留下深刻印象,那就是“知識很值錢”。

以高校教科書為例。美國的高校專業的教科書有幾個特點:第一個是貴,比如薩缪爾森的《經濟學》,我印象2000年新書價格是100美元以上,而同期沃爾瑪超市的韓國三星的電視機也就是120美元。

USNEW對美國大學課本花銷進行了統計,2018-2019年美國大學生平均在課本和教具上的花銷為1290美元,也就是每年買書和本的錢要1萬元人民币。其中,僅課本一項,大一學生每學期花費為572美元,大二每學期531美元,大三每學期439美元,大四每學期421美元。如果考慮到許多學生是複印教科書或買二手書,美國高校教科書不是強制購買的,實際上教科書花費還要高。例如,美國最流行的《經濟學原理》(作者是曼昆),定價286美元。

價值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信念教育2)4

第二個是突出作者。署名的作者一到二人,很少統編,更沒有搭車。如當時盛行《市場營銷 marketing management》,作者就是Philip kotler。

第三是課堂不講。課堂上,教師很少照本宣科講解教科書,教科書成了教輔。當然,不讀教科書是不行的,老師會通過5分鐘課堂小測驗進行檢驗。課堂是培養創造知識能力的地方。哈佛大學法學院有位教授說:“you teach you law i teach you think way of law。”知識是學生自學,思維是老師教。

給知識創造者以名利回饋,通過這樣營造尊重知識的氛圍,社會才會有創造知識的熱情。

諾獎背後是什麼? 2022年諾貝爾獎頒布。美國又成了獲獎大戶,有6人獲獎。

中青網記者發現,截至2020年,諾貝爾獎已頒發給930個人。這些諾獎獲得者來自數十個國家或地區,其中美國最多,共有384名,占總人數比例超過40%,英國、德國分列二三,獲獎人數均超過100人。諾貝爾獎獲得者在推動科學發展和人類進步方面發揮着重要作用。

此外,美英德三國在菲爾茨獎(數學)和圖靈獎(計算機)方面也是獲獎大戶。

這不是偶然的,這是尊重知識的真理價值觀的結果。我愛我師,我更愛真理。亞裡士多德的名言廣為傳頌。作為柏拉圖的學生,亞裡士多德對柏拉圖十分敬重。亞裡士多德多次指出柏拉圖老師的錯誤和缺點,于是有人指責亞裡士多德背叛老師,亞裡士多德說“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這大概就是影響諾獎獲得者因素之一吧。

價值觀教育重理論輕實踐(信念教育2)5

●循序漸進。價值觀是态度的一種。态度的轉變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态度的轉變大緻經過三個階段。人們改變态度會經曆服從、同化、内化三個階段。凱爾曼(Herbert C. Kelman)認為,第一階段:服從,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出于主體的意願不知不覺地模仿;一種是受到群體規範的壓力,從而産生了服從行為。第二階段:同化。自願地接受他人的觀點、信念、行為或新的信息,但沒有同自身全部态度體系相融合。第三階段:内化。新的觀點、新的情感和新的意願已經納入了自身的價值體系之内,成為自身态度體系中的一部分,比較穩固,也不太容易改變。

因此,價值觀教育要避免急功近利的幹擾,而是要潤物細無聲。(楊雪先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