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知識

 > 中考古詩詞賞析答題背誦

中考古詩詞賞析答題背誦

知識 更新时间:2024-10-03 16:51:31


中考古詩詞賞析答題背誦(中考語文古詩詞名句賞析)1

『名句』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

『賞析』

托物起興,描寫了一幅秋葦蒼蒼、白露茫茫、寒霜濃重的凄涼景色,暗襯出主人公身當此時此景的心情。

『名句』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出處』《詩經·秦風·蒹葭》

『賞析』

交代了詩人所追慕的對象及伊人所在的地點,表現了詩人思見心切,望穿秋水,一個勁地張望、尋求。

『名句』十五從軍征,八十始得歸。

『出處』《漢樂府·十五從軍征》

『賞析』

開篇從“八十”與“十五”相對照,突出其“從軍征”時間之久;“始得歸”與“從軍征”相呼應,則表明他中途一直未能回來,這兩句詩揭露了封建社會不合理的兵役制度。

『名句』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出處』《漢樂府·十五從軍征》

『賞析』

老兵出門張望的動作與老淚縱橫的細節,将舉目無親、孤身一人的老兵形象刻畫得栩栩如生,将其悲痛欲絕的茫然之情抒發得淋漓盡緻。

『名句』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

『出處』東漢·曹操《觀滄海》

『賞析』

詩人運用豐富的想象,大海宛如是日月星辰的母親,表現大海的一種寬闊博大的胸懷。詩人以大海自比,開闊的意境,雄渾的氣勢,表達了詩人寬廣的胸懷,豪邁的氣概。

『名句』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出處』東晉·陶淵明《飲酒》

『賞析』

“見”字用得極妙,“見”是無意中的偶見,南山的美景正好與采菊時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襯,合成物我兩忘的“無我之境”。如果用“望”字,便是心中先有南山,才有意去望,成了“有我之境”,就失去了一種忘我的天真意趣。“見”字表現了詩人閑适的心境。

『名句』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出處』東晉·陶淵明《飲酒》

『賞析』

即使身處喧鬧的人境,但隻要心靈清靜明晰,就可以避開繁雜,獲得内在的安甯和自在。不去在意世間的名利紛争,就能逍遙自在、無憂無慮,這句話充分體現了作者淡泊俗塵的心境和不為世間名利所束縛的高尚的情操。

『名句』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出處』東晉·陶淵明《飲酒》

『賞析』

要問我怎能如此之超凡脫俗,心靈避離塵俗自然幽靜遠邈。心境自然涼,隻要一個人始終保持一份甯靜的心境,就不容易受到幹擾,這句話表現了詩人熱愛田園生活的真情和高潔人格。

『名句』将軍百戰死,壯士十年歸。

『出處』《樂府詩集·木蘭詩》

『賞析』

概述了戰争曠日持久,戰鬥激烈悲壯。将士們十年征戰,曆經一次次殘酷的戰鬥,有的戰死,有的歸來。

『名句』朔氣傳金柝,寒光照鐵衣。

『出處』《樂府詩集·木蘭詩》

『賞析』

在夜晚,凜冽的朔風傳送着邊關的打更聲,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表現了木蘭在邊塞軍營的艱苦戰鬥生活。

『名句』雄兔腳撲朔,雌兔眼迷離。

『出處』《樂府詩集·木蘭詩》

『賞析』

這句話采用比喻的寫法,以雙兔在一起奔跑,難辨雌雄的隐喻,對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多年未被發現的奧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橫生而又令人回味。

『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出處』唐·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賞析』

知己不因遠離而隔開的心意,隻要同在四海之内,就是天涯海角也如同近在鄰居一樣,表現了友誼不受時間的限制和空間的阻隔,是永恒的。雖為送别,但無傷感之情,詩人的胸襟開朗,語句豪放清新,委婉親切,表現了友人間真摯深厚的友情。

『名句』念天地之悠悠,獨怆然而涕下!

『出處』唐·陳子昂《登幽州台歌》

『賞析』

詩人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産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抒發了懷才不遇(理想破滅,孤寂沉郁)的思想感情。

『名句』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

『出處』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賞析』

“闊”表現出江水浩蕩,春潮湧流,江水幾乎與岸相平,江面顯得廣闊浩淼。“闊”字既寫出江水之勢,又寫出了春天一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濃的景象。

“懸”是筆筆直直地高挂的樣子,作者以小景呈現了平野開闊、和風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靜等大景。

『名句』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出處』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賞析』

海上的太陽在殘夜裡升起,江上的新春在舊年未盡時已至。寫景逼真,而且蘊含了一種理趣,海上紅日沖破黎明前的黑暗,江邊春意趕走垂盡的舊臘殘冬,既是美景,也是哲理。突現了新生事物的強大生命力,給人以積極樂觀向上的鼓舞力量。

或:這句詩運用了拟人化的手法,詩人重在寫景,但景中卻蘊含了一種自然的理趣:新生事物孕育于舊事物之中,并将取代舊事物,同時又傳達出詩人對未來的希望和樂觀、積極向上的思想感情。

『名句』鄉書何處達? 歸雁洛陽邊。

『出處』唐·王灣《次北固山下》

『賞析』

表達了漂泊在外的遊子對家鄉親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名句』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出處』唐·王維《使至塞上》

『賞析』

示例一:“直”字表現了大漠孤煙的勁拔、堅毅之美;“圓”字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這兩個字不僅準确地描繪了塞外雄奇壯觀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詩人的孤寂情緒。

示例二:大漠無垠,一縷孤煙直沖雲天,黃河如帶,映襯西天落日殘紅。塞外風光多麼雄奇壯觀。對仗工整、寫塞外景象,開闊鮮明,氣勢雄渾。(“直”表現孤煙之高,又表現了他的勁拔、堅毅之美;“圓”表現落日之低,給人以親切溫暖而又蒼茫的感覺。兩詞表現大漠、長河地區的平闊)

示例三:這兩句詩非常講究詩歌的畫面感,充分表現了詩中有畫的特色。首先,它有畫一樣的構圖,從天邊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煙到地下的河流,從近處的烽煙到遠處的夕陽到綿延無邊的大漠,畫面上的景物雖不多,但是空間闊大,層次豐富。其次,它有畫一樣講究的線條,一望無際的大漠上,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寥寥幾筆,就用簡約的線條勾畫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極強,仿佛抽象派的作品。第三,在色彩上也很豐富。廣闊無垠的大漠,黃沙漫漫。黃昏,橘紅色的夕陽,收斂了光輝,靜靜的居于天際,輝映着波瀾不驚的閃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縷白色的烽煙,直上高空,雄渾遼闊的邊塞風光如在眼前。

『名句』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出處』唐·王維《使至塞上》

『賞析』

生動描繪出了塞外的荒涼蕭瑟。詩中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以“蓬”“雁”自比,說自己好像“征蓬”一樣随風而去,又恰似“歸雁”一般進入胡天,暗寫詩人被排擠出朝廷的惆怅,表達了詩人内心的激憤和抑郁之情。

『名句』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标過五溪。

『出處』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賞析』

先描寫了春光消逝時的蕭條景況,渲染環境氣氛的黯淡、凄楚;後對王昌齡“左遷”赴任路途險遠的描畫,顯出李白對友人遠谪的關切與同情。

『名句』我寄愁心與明月,随風直到夜郎西。

『出處』唐·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标遙有此寄》

『賞析』

采用了拟人的修辭手法,将月亮人格化。明月有了人性,能将“愁心”帶給遠方的朋友,詩句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詩人的憂愁和無奈,抒發了作者對友人被貶遠行的憂慮關心思念之情。

『名句』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劍四顧心茫然。

『出處』唐·李白《行路難》

『賞析』

“停杯投箸”“拔劍四顧”兩個細節就顯示詩人感情波濤的強烈沖擊,他食不下咽,表現了他的悲憤心情,豐盛的酒宴消解不了因為在朝廷得不到重用,實現不了抱負的失意的苦悶。

『名句』欲渡黃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滿山。

『出處』唐·李白《行路難》

『賞析』

這兩句詩采用比興手法,正面寫行路難,生動地表現了他當時的處境,想要渡過黃河可寒冰堵塞了河流,想要登上太行山,大雪卻封住了道路。這兩句用來比喻世路艱難、舉步維艱的情況,貼切而明透。

『名句』閑來垂釣碧溪上,忽複乘舟夢日邊。

『出處』唐·李白《行路難》

『賞析』

暗用兩個典故,李白在心境茫然之中,仍然以呂尚、伊尹自比,夢寐以求像他們那樣受命于賢明君主,作一番大事業。表現詩人内心的追求。

『名句』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挂雲帆濟滄海。

『出處』唐·李白《行路難》

『賞析』

盡管前路障礙重重,但仍将會有一天會乘長風破萬裡浪,挂上雲帆,橫渡滄海,到達理想的彼岸。表現了詩人的倔強、自信和他對理想的執著追求。

『名句』晴川曆曆漢陽樹,芳草萋萋鹦鹉洲。

『出處』唐·崔颢《黃鶴樓》

『賞析』

本聯描繪了作者晴日在黃鶴樓所觀之景:漢陽一帶的樹木曆曆在目,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一派生機勃勃的自然美景。

『名句』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出處』唐·崔颢《黃鶴樓》

『賞析』

尾聯将“鄉愁”之情與“日暮”“煙波”之景相交融,由景生情,融情于景,表達了詩人萦回無盡、百感茫茫的憂思之情。詩歌意境開闊,吊古傷今,虛實相映,情景交融。

杜甫詩歌名句賞析

『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祖籍襄陽,遷居河南鞏縣出身地主家庭。是唐代現實主義詩人。有遠大的政治理想抱負,青年時期遊曆各地,并結識李白,成為志同道合的好友。寓居長安十年,仕途坎坷辛酸,逐步了解、認識了社會的黑暗。“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輾轉流離,逃到了鳳翔,任左拾遺。因切谏被貶,棄官移居台州、同谷,過着饑寒交迫的生活,後流落到四川,投奔節度使嚴武。在成都郊外浣花溪畔築草堂度過了最後大部分時光。此間曾任嚴武幕府節度參謀、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病死,杜甫又欲回河南鞏縣老家,最終病死在客船上。杜甫詩歌真實地反映了時代的尖銳矛盾,抨擊統治者的腐朽殘暴,對下層勞動者的苦難給予了深切的同情,再現了唐由盛轉衰的過程,被稱為“詩史”。藝術上則達到了相當的高度,善于概括社會生活和塑造典型人物來反映現實,詩歌意境闊達、感情濃郁、語言凝練,極富藝術感染力。杜甫詩歌衆體兼備,尤工于律詩,并創造了“即事名篇”的新樂府詩,開創了唐代新樂府運動的先河。有《望嶽》《春望》《登高》和“三吏”“三别”等流傳千古。編有《杜工部集》。

『題型』

(1)某詩句曆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

(2)詩歌的某聯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

(3)從某句詩中悟到了什麼人生哲理?

『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詩歌中被後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

『名句』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出處』唐·杜甫《望嶽》

『賞析』

寫近望中所見泰山的神奇秀麗和巍峨高大的形象。“鐘”字,将大自然寫得有情。“割”本是個普通字,但用在這裡,寫出了高大的泰山将山南山北的陽光割斷,形成不同的景觀,突出泰山遮天蔽日的形象。

『名句』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出處』唐·杜甫《望嶽》

『賞析』

這句詩不僅是詩人攀登泰山頂峰的誓言,也是詩人攀登人生頂峰的誓言,富有哲理。表現作者不怕困難,勇于攀登、俯視一切的雄心與氣概。

『名句』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出處』唐·杜甫《春望》

『賞析』

本句詩對仗工整,“國破”的衰敗與“城春”的生機作對比,突出了山河破敗的景象,更抒發了作者内心的憂慮。“破”字寫出國都長安淪陷,城池殘破,處處是斷壁殘垣、破磚碎瓦的破敗景象,使人觸目驚心;“深”字寫出令人滿目凄然之景。

『名句』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

『出處』唐·杜甫《春望》

『賞析』

感傷時勢,見到開放的鮮花,也禁不住悲傷流淚;為别所恨,聽到鳥兒的叫聲,也禁不住魂悸心驚。“感時”表現了詩人憂國的情感,“恨别”表現了詩人思家的情感,抒發了詩人面對國都淪陷,山河破碎而産生的沉痛和憂傷之情。

『名句』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出處』唐·杜甫《春望》

『賞析』

用對偶的手法寫出了安史之亂的戰火連綿不斷,詩人跟家人難通音信,此時的一封家信顯得極其珍貴,可以勝過萬金,表達了詩人眷念家人的深切感情。尤其是“家書抵萬金”寫出了消息隔絕久盼音訊不至的急迫心情,這是人人心中都有的想法,很自然地使人産生共鳴。

『名句』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出處』唐·杜甫《春望》

『賞析』

面對淪陷的山河,一位滿頭白發的老人因焦慮憂愁不停地撓頭歎息。老人昔日那長長的頭發如今紛紛斷落,已經短得無法梳髻插簪。詩句所描寫的這一細節,寫出了人憂愁,煩悶的情狀,把憂家憂國的感情表現得更加深沉和突出。含蓄而深刻地表現了詩人憂國思家的情懷。

『名句』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

『出處』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賞析』

铿锵有力的節奏和奔騰前進的氣勢,确切地表現了詩人從“床頭屋漏無幹處”“長夜沾濕何由徹”的痛苦生活體驗中迸發出來的奔放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他所發出的不隻是身世之慨,更有推己及人的博愛情懷。這是一種飽含民生疾苦、體察人間冷暖的濟世情懷。

『名句』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出處』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賞析』

抒發作者憂國憂民的情感,表現了作者推己及人、舍己為人的高尚風格,詩人的博大胸襟和崇高理想,至此表現得淋漓盡緻。

『名句』床頭屋漏無幹處,雨腳如麻未斷絕。

『出處』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賞析』

一是實寫自然環境,交代了事件發展的具體時間并渲染了特定的氛圍、氣氛;二是烘托出詩人黯淡愁慘(悲涼、悲哀、凄涼)的心境,為下文寫詩人憂國憂民(關心人民疾苦)的偉大胸襟蓄勢。

岑參詩歌名句賞析

『簡介』

岑參(約715—770),原籍河南南陽人,後遷居江陵(今屬湖北)。是唐代詩人。天寶年間中進士,曾任右内率府曹參軍、虢州長史、嘉州刺史等職。後來投身軍旅、戍守邊疆,曾任安西、北庭節度使判官。岑參從軍多年,對邊塞生活有深刻體會,是盛唐時期邊塞詩的代表人物。其詩描繪邊塞的奇麗風光,讴歌戍邊将士為國獻身的大無畏精神,寄托建功立業、捐軀沙場的豪情,也揭露了邊将們生活的窮奢極侈。與高适齊吝,并稱“高岑”。代表作有《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走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師西征》《碛中作》等。著有《岑嘉州詩集》。

『題型』

(1)某詩句曆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

(2)詩歌的某聯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

(3)從某句詩中悟到了什麼人生哲理?

『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詩歌中被後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

『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出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賞析』

詩人以梨花比雪,不隻寫出了雪來得突然,寫出了雪的鋪天蓋地,而且以春花喻冬雪,創造了一個瑰麗的、富有詩意的、春意融融的境界,展現出一幅生機勃勃的、春意盎然的壯觀景象,給蕭條寒冷的邊塞平添了無限溫暖與希望。表現了作者樂觀、開朗的情懷。“忽如”二字用得神妙,不僅寫出“胡天”變幻無常,大雪來得急驟,而且,再次傳神地寫出了詩人的驚奇與好奇。雄奇明麗,新穎獨特,落筆傳神。

『名句』瀚海闌幹百丈冰,愁雲慘淡萬裡凝。

『出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賞析』

用誇張的筆法總寫沙漠冰封,愁雲慘淡的圖景。詩人放眼雪原,一幅壯闊的立體雪原圖呈現在眼前:冰雪覆蓋着茫茫大沙漠,冰淩縱橫交錯,漫天濃重的陰雲低垂。“百丈”“萬裡”是誇張寫法,突出了奇寒,也暗喻行路難之意,寫景中融入了惜别的氣氛,情景交融,為下文送别做鋪墊。

『名句』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出處』唐·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賞析』

望不見遠去的朋友,仍看着雪上空留的馬蹄足迹。依依不舍,終歸一别,人去路空,怅惘難禁。雪滿天山路,離情亦滿天山路。這兩句,惜别之情深摯動人,且寓情于景,将離愁别緒含蓄于叙事寫景之中,委婉傳達,情景交融,言盡而意無窮,耐人尋味。

『名句』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出處』唐·劉禹錫《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

『賞析』

這兩句的本意是以“沉舟”“病樹”比喻作者自己,用“千帆過”“萬木春”喻自己被貶後新貴們的仕途得意,抒發詩人的身世之感,但是其中包含着事物新陳代謝的哲理,指新生事物無比美好,社會總是向前發展,表現了作者樂觀的昂揚向上的精神。

『名句』懷舊空吟聞笛賦,到鄉翻似爛柯人。

『出處』唐·劉禹錫《酬樂天楊州初逢席上見贈》

『賞析』

借用“聞笛賦”和“爛柯人”這兩個典故,暗示了自己貶谪時間的長久,又表現了世态的變遷,以及回歸之後生疏而惆怅的心情,涵義十分豐富。

『名句』滿面塵灰煙火色,兩鬓蒼蒼十指黑。

『出處』唐·白居易《賣炭翁》

『賞析』

這兩句描繪出賣炭翁被煙熏火燎,鬓斑指黑,形容枯槁的外貌形象,反映了賣炭老漢勞動的艱辛和困苦的生活。

『名句』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

『出處』唐·白居易《賣炭翁》

『賞析』

描寫賣炭翁的艱難處境和複雜矛盾的内心活動,“可憐”兩字傾注了作者對賣炭老漢的無限同情,催人淚下。

『名句』賣炭得錢何所營?身上衣裳口中食。

『出處』唐·白居易《賣炭翁》

『賞析』

詩人用設問的方法介紹賣炭翁賣炭的目的,他渴望有穿的、有吃的,滿足一種最低的生存需求,從側面表現極度貧寒的生活狀态,為後面寫宮使掠奪木炭的罪行做好了有力的鋪墊。

『名句』幾處早莺争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

『出處』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賞析』

示例一:“幾處”“誰家”照應“早莺”“新燕”,說明早莺尚少,新燕不多,寫出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的特點,同時表達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示例二:“争”和“啄”兩個動詞,寫出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樹,新燕啄泥銜草的動态場景,生動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機,把初春時小精靈描繪得機靈可愛。整句詩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示例三:這句話選取了“早莺、暖樹、新燕、春泥”等富有代表性的景物,采用拟人的手法,抓住了“争”“啄”兩個極具表現力的詞語,勾畫并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樹、新燕啄泥銜草的動态畫面。寫出了錢塘湖初春季節生機勃勃的特點,同時表達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名句』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

『出處』唐·白居易《錢塘湖春行》

『賞析』

“亂”字貶詞褒用,寫出了花開繁盛、色彩缤紛;“淺”字寫出春草低矮柔嫩,“漸欲”“才能”寫出花草向榮的趨勢,描繪了春的發展變化,而且還包含了遊西湖者衆之意。表達了作者對西湖美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名句』報君黃金台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出處』唐·李賀《雁門關太守行》

『賞析』

引用戰國時燕昭王台上招賢的典故,表達了将士們英勇殺敵,報效朝廷的決心和勇氣,表現了詩人堅定的政治立場。

『名句』角聲滿天秋色裡,塞上燕脂凝夜紫。

『出處』唐·李賀《雁門關太守行》

『賞析』

通過聽覺和視覺,描寫激戰中壯美的邊塞風光,其中嗚咽的角聲,紫紅的秋色,創造出一種蒼涼悲壯的氣氛。(詩人運用了“黑”“紅”“紫”“燕脂”等凝重色彩,烘托出肅殺而悲壯的氣氛。)

『名句』黑雲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出處』唐·李賀《雁門關太守行》

『賞析』

示例一:一個“壓”字,把敵軍人馬衆多,來勢兇猛,以及交戰雙方力量懸殊、守軍将士處境艱難等等,淋漓盡緻地揭示出來。運用比喻和誇張手法,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情勢。

示例二:以比喻和誇張的手法,生動形象地渲染了敵軍兵臨城下的緊張氣氛和危急形勢,現在比喻形勢危急。

『名句』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出處』唐·李賀《雁門關太守行》

『賞析』

潛師夜襲,一場苦戰。易水讓人想起“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複還”詩句,表達了視死如歸之決心。

杜牧詩歌名句賞析

『簡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是晚唐詩人。他從青年起就博覽群書、關心時政,大和二年中進士,後在地方和朝廷任職。由于朝政腐敗及黨争傾軋,再加上杜牧秉性剛直,因而屢遭排擠,匡世濟時的政治理想始終難以實現。杜牧工于詩作,以律詩、絕句見長。古體詩多有寄興,反映社會政治,感慨深沉;近體詩大多繪景抒情,清麗生動;也有一部分縱情聲色的詩作,腐靡頹唐。他的文章大多譏評時弊,筆力雄健。名作有《江南春絕句》《山行》《阿房宮賦》等。有《樊川文集》傳世。

『題型』

(1)某詩句曆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

(2)詩歌的某聯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

(3)從某句詩中悟到了什麼人生哲理?

『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詩歌中被後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

『名句』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出處』唐·杜牧《赤壁》

『賞析』

假如東風不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台中了。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曆史興衰的慨歎,他認為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種機遇。(或:隻要有機遇,相信自己總會有作為,反映出作者抑郁不平的心境。)

『名句』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出處』唐·杜牧《泊秦淮》

『賞析』

兩個“籠”字把煙、水、月、沙四者和諧地融合在一起,繪成一幅朦胧冷寂的極淡雅的水邊夜色圖。一個“寒”字,不但讓人想到時值深秋或冬季之冷,而且在心頭掠過一絲寒意。

『名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後庭花。

『出處』唐·杜牧《泊秦淮》

『賞析』

引用典故,表面上是對歌女的埋怨(表面上寫歌女),實際上則是批評了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表現了詩人的憂慮與憤慨。

李商隐詩歌名句賞析

『簡介』

李商隐(833—858),字義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河内(今河南泌陽)人。是晚唐詩人。年少時就以詩文出名。他政治際遇坎坷,陷入牛李朋黨之争的夾縫中,一生郁郁不得志,李商隐關心現實社會政治,他的政治詩,較為全面深刻地反映出晚唐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其中的詠史詩,婉曲地表達了對社會政治問題的看法,立意精警;他的抒情詩,朦胧绮麗,辭采華美,具有多種意境趣味的解讀。另外,李商隐也是唐代骈文名家。代表作有《夜雨寄北》《詠史》《賈生》《錦瑟》及《無題》詩。有《李義山詩集》。

『題型』

(1)某詩句曆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

(2)詩歌的某聯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

(3)從某句詩中悟到了什麼人生哲理?

『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詩歌中被後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

『名句』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出處』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賞析』

想象與親人歡聚,共剪蠟燭西窗之下,向家人訴說巴山夜雨時想念家人的情景,今日的愁苦夾雜着渴望團聚時的歡樂。

『名句』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出處』唐·李商隐《夜雨寄北》

『賞析』

用巴山夜雨的景象表達愁思之深重,情景交融。“漲”字用得極其生動、精妙,這個字富于動态形象,既寫出了巴山夜雨漲滿秋池的景象,又表現出詩人愁思的綿綿伸長。

『名句』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

『出處』唐·李商隐《無題》

『賞析』

示例一:用生動的比喻,巧妙的諧音,表現對愛人至死不渝的忠貞情感,語言搖曳多姿,精彩感人。

示例二:我的思念如春蠶吐死到死才能停,我的淚水像燭淚燒成灰燼方流盡。今人常用來形容為國為民服務、盡心盡力死而後已的人,贊揚了這種獻身精神。

『名句』相見時難别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出處』唐·李商隐《無題》

『賞析』

“相見時難”的“難”指困難,“别亦難”的“難”之難受,兩個“難”意思不同。見面本來已很困難,所以分别時也更令人難受。“無力”和“殘”緊扣暮春時節的景物特點,渲染離别的氣氛。情景交融,使人有凄楚的感覺。

『名句』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鈎。

『出處』南唐·李煜《相見歡》

『賞析』

從月的形狀上看是殘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蘊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從月所反映的時間上看,并非月圓團聚之時,表現了詞人因目睹殘月而想起故國時産生的惆怅寂寞,為下文的“離愁”營造了氣氛。

『名句』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出處』南唐·李煜《相見歡》

『賞析』

詞人運用比喻的修辭手法,将抽象的愁緒比喻為具體的絲線,形象生動地寫出了詞人難以排遣的離愁别恨,亡國之愁。

『名句』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出處』北宋·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賞析』

揭示了詞人和征夫們的矛盾心理:思鄉而不能回,因為尚未達到建立軍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名句』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

『出處』北宋·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賞析』

群山連綿,炊煙袅袅,夕陽西下,一座孤城,表現了邊塞的悲涼。同時點明了戰事吃緊,戒備森嚴的特殊背景。

『名句』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出處』宋·範仲淹《漁家傲·秋思》

『賞析』

抒發了将士們壯志難酬、思鄉憂國的情懷。

『名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出處』北宋·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賞析』

示例一:兩句話對仗工整,音調和諧,畫面生動,通過對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寫,抒發了對青春易逝的感慨,情感濃郁,寓意深刻,發人深省,因而成為千古傳誦的名句。

示例二:這句詩告訴我們,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無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時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現,生活不會因消逝而變得一片虛無。隻不過這種重現畢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動地重現,它隻是“似曾相識”罷了。

『名句』不畏浮雲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

『出處』宋·王安石《登飛來峰》

『賞析』

這兩句的深層含義是隻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吓倒,表達了作者為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而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進取精神。與“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有異曲同工之妙。

蘇轼詩歌名句賞析

『簡介』

杜牧(803—852),字牧之,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出身于仕宦之家。是晚唐詩人。他從青年起就博覽群書、關心時政,大和二年中進士,後在地方和朝廷任職。由于朝政腐敗及黨争傾軋,再加上杜牧秉性剛直,因而屢遭排擠,匡世濟時的政治理想始終難以實現。杜牧工于詩作,以律詩、絕句見長。古體詩多有寄興,反映社會政治,感慨深沉;近體詩大多繪景抒情,清麗生動;也有一部分縱情聲色的詩作,腐靡頹唐。他的文章大多譏評時弊,筆力雄健。名作有《江南春絕句》《山行》《阿房宮賦》等。有《樊川文集》傳世。

『題型』

(1)某詩句曆來受到人們的贊賞,該如何理解?

(2)詩歌的某聯流傳成了千古名句,請分析原因。

(3)從某句詩中悟到了什麼人生哲理?

『策略』

這類題主要考察學生對詩歌中被後人傳誦的名句的理解和賞析能力。這類題多為開放題,答案不要求統一,要掌握常見的鑒賞評價的角度:能指出寫景特點(如景物的色彩、近景遠景的結合等)或采用的修辭手法(如拟人、比喻等)或用詞的生動形象等,并且還要說出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或給人怎樣的啟示和思考。

『名句』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

『出處』宋·蘇轼《江城子·密州出獵》

『賞析』

這是詞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說,什麼時候朝廷能像派馮唐赦免魏尚那樣起用自己呢?運用典故,使表達委婉含蓄。

『名句』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

『出處』宋·蘇轼《江城子·密州出獵》

『賞析』

定将把弓拉得如圓月一樣去參加戰鬥,去抵抗西北的侵略。引用“射天狼”的典故,表達了作者要親赴邊疆,抵禦外侵,建功立業,報效國家的願望。

『名句』老夫聊發少年狂;千騎卷平岡;會挽雕弓如滿月

『出處』宋·蘇轼《江城子·密州出獵》

『賞析』

“狂”字:激情奔放,統領全詞,無不展現粗犷豪邁的風格;“卷”字:體現打獵場景宏大,人員衆多,氣勢壯闊,凸顯陽剛之美;“挽”:拉滿弓的姿态強勁,信心百倍,激情無比(三個詞語均體現豪放之氣勢)。

『名句』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婵娟。

『出處』宋·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賞析』

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時空阻隔,這是對一切經受離别之苦的人們的美好祝福。詞人終于以理遣情,希望從共賞明月中互緻慰藉,離别之憾可以從兄弟友愛中獲得補償,這樣也就能做到“不應有恨”了。

『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

『出處』宋·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賞析』

世界上不可能有永遠圓滿的事情,人生有歡聚,也必然有離别——正與月亮有圓時,也總有缺時一樣,原本是自然的規律,表達了作者豁達的胸襟。

『名句』轉朱閣,低绮戶,照無眠。

『出處』宋·蘇轼《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賞析』

“轉”和“低”準确生動地描繪了月光的移動,暗示夜已深沉;“無眠”準确地表現了離别之人因不能團圓而難以入眠的情景,表達了對親人的思念。

『名句』九萬裡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出處』宋·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賞析』

比喻或用典,把自己比成大鵬,乘萬裡風高飛遠舉,叫風不要停止,把她的輕快小舟吹到仙山去,使她過着那自由自在的生活,表示了作者有大鵬高飛之志,對現實的不滿,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名句』我報路長嗟日暮,學詩謾有驚人句。

『出處』宋·李清照《漁家傲·天接雲濤連曉霧》

『賞析』

“謾”字表現了詞人空有才華而遭逢不幸,奮力掙紮的苦悶,流露出對現實的強烈不滿。

『名句』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出處』宋·陸遊《遊山西村》

『賞析』

示例一:描寫的是詩人置身山水環繞的路上,信步而行,道路難辨,疑若無路,忽又開朗的情景。現實生活中人們常用來比喻在困境中出現希望或轉機,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

示例二:這一句表現作者在擔心無路可行時忽然見到一村莊的驚喜,告誡人們應在困難中看到希望,前後句先抑後揚,更突出在困難中見到轉機的希望,也教誨後人不怕困難,勇于戰勝困難。

『名句』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出處』宋·陸遊《遊山西村》

『賞析』

“足”字表達了農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贊賞了村民們的熱情好客。

『名句』天下英雄誰敵手?曹劉。生子當如孫仲謀。

『出處』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

『賞析』

借古諷今,抒發作者對南宋統治者苟且偷安、不求收複失地的投降路線的憤懑之情;希望能有像孫權那樣有才略的人來領導抗金鬥争,統一祖國(或:含蓄地表達了作者渴望收複失地,統一祖國的美好願望。)

『名句』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出處』宋·辛棄疾《南鄉子•登京口北固亭懷古》

『賞析』

既是詩人眼前所見,又将大江和曆史相聯系,為下文的抒情奠定基調。從古到今不隻有多少國家大事都像長江水一樣逝去了,詞人胸中此時不盡愁思和感慨,又何嘗不似這長流不息的江水呢!

『名句』沙場秋點兵。

『出處』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賞析』

這五個字緊湊有力,寫得肅穆威嚴,展現出一位豪情滿懷、臨敵出征的将軍形象,渲染出戰争濃烈的氣氛。其中“秋”字,既點明了季節,也為将士出征增添了肅殺之氣。

『名句』可憐白發生!

『出處』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賞析』

這句話與前面九句形成極大的反差,産生了強烈的藝術感染力,讓我們深沉地感受到詞人火一般的愛國熱情和壯志難酬的無奈。

『名句』醉裡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出處』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賞析』

醉夢裡挑亮油燈觀看寶劍,夢中回到了響徹号角聲的軍營。描繪了一幅軍旅生活圖。蘊含了詞人殺敵報國、恢複祖國山河、建立功名的壯烈情懷。

『名句』八百裡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

『出處』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賞析』

運用對偶的修辭手法,描寫了兵士們歡欣鼓舞,軍中奏起戰鬥樂曲的場面,顯現出軍容的整齊、壯觀,突出将士們情緒高昂,歡欣鼓舞。

『名句』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出處』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賞析』

引用典故,從視覺和聽覺兩方面,概括而生動地再現詩人馳騁疆場、英勇殺敵的緊張激烈的戰鬥場面,形象地描寫了軍旅的生活,表現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氣概。

『名句』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後名。

『出處』宋·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賞析』

直接表達抗金報國、收複中原、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

『名句』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出處』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賞析』

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他的民族氣節。

『名句』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出處』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賞析』

比喻宋王朝的支離破碎像那被風吹散的柳絮,自己的一生時起時沉,如同水中被雨打的浮萍,生動形象地表現了國家和個人的命運和遭遇。

『名句』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裡歎零丁。

『出處』宋·文天祥《過零丁洋》

『賞析』

詩歌很巧妙地借助惶恐灘和零丁洋兩個地名,暗示了形勢的險惡和詩人處境的艱危。

『名句』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

『出處』元·馬緻遠《天淨沙·秋思》

『賞析』

這兩句詩渲染冷落暗淡的氣氛,又顯示出一種清新幽靜的境界,這裡的“枯藤老樹”給人以凄涼的感覺。“昏”點出時間已是傍晚,“小橋流水人家”給人幽雅閑緻之感。

『名句』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出處』元·馬緻遠《天淨沙·秋思》

『賞析』

“夕陽西下”點明了遊子思鄉的特定時間,渲染了悲涼氛圍,同時使全曲情景交融,渾然一體。結尾卒章顯志,直抒胸臆,道出了天涯遊子之悲。

『名句』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

『出處』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賞析』

一個“聚”字和一個“怒”字,分别從視覺和聽覺兩個角度形象地表現出峰巒高峻的形态和波濤呼嘯的氣勢。

『名句』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出處』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

『賞析』

此四句一語道破了封建社會朝代興亡的本質。從曆史的變革中,從興亡的對比裡,表現人民的悲慘命運。既是曆史的概括,也是現實的反映,深化了全曲的思想内容。

『名句』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出處』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賞析』

詩人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烘托“離愁”,以“天涯”映襯“離愁”,這種多層次的描寫方法和馬緻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

『名句』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出處』清·龔自珍《己亥雜詩》

『賞析』

這兩句用比喻,表示自己雖然已成“落紅”甚至“化為春泥”但對國家命運的關心并不因此減退,今後仍将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盡自己的責任。語言生動形象,内容蘊含哲理,格調昂揚向上。

『名句』身不得,男兒烈。心卻比,男兒烈!

『出處』清·秋瑾《滿江紅》

『賞析』

這四句是鑒湖女俠的自我寫照,生動地在我們眼前展現了一幅巾帼英雄的形象。她運用“身與心、列與烈”兩句四字諧音和意義不同的顯著變化,來表達她的抱負、志向和思想感情的轉變。

『名句』四面歌殘終破楚,八年風味徒思浙。

『出處』清·秋瑾《滿江紅》

『賞析』

“終破楚”比喻自己沖破家庭的牢籠,這句話運用典故,表達了作者沖破家庭的牢籠的喜悅心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知識资讯推荐

热门知識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