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約3100字,預計閱讀時間8分鐘。
嗨,又見面了。
發現沒?在當下職場,有一個社會怪圈,叫35歲怪圈。
其實35歲,按中國普遍的教育程度來說,剛好是工作的十年。
這個十年,是一場大考。
熬過這個坎的人,隻有兩條路:
要麼積累到足夠的底氣,一飛沖天,走上人生巅峰;
要麼就是接受生活的饋贈,平平淡淡的生活。
沒有哪條路是一定正确的,這隻看個人選擇。
最好的狀态是在35歲以前,積累足夠的底氣,如果積累不到,那也沒什麼。
這個時代的生活,并不是像網絡上那麼浮躁。
人生如戲,全靠演技。
畢竟大多數人都隻是一個普通人而已,老百姓的生活需求總是很低的,有飯吃,有事做,有人愛,他們更關注的是他們自己的生活。
他們習慣于為了一日三餐而奔波;
習慣于沒事聊聊家常;
習慣于吃飽四處走走,兩口子公園裡遛個彎。
就是這種看似簡單而平凡的生活,卻充滿了詩情畫意。
當進入到全媒時代,每個人的視野一下子打開了。
當看到自己沒有的事物,因為自己沒得到而誤以為非要不可。
加上商家文案、廣告鋪天蓋地,就造成一種認知的錯覺。
讓我們變得,越來越不懂得知足常樂。
每個人都在拼命去争取,卻沒有時間停下匆忙的腳步,看看身邊那個人。
言歸正傳,今天不想和大家探讨生活。
想和大家探讨另一個問題,一個人最可怕的狀态是什麼樣?
有人說,是窮。
有人說,是沒人愛。
也有人說,是害怕改變。
前兩點,已經很多人說過,就不一一贅述了,我們重點來看第三點,固步自封。
這個時代,流行跨行打劫,幹掉你的不一定是同行,也可能是跨界。
墨菲定律:一個人越害怕什麼,就越容易發生什麼。
這個時代最大的不變就是變,唯一不同的是,有的人已經做好了應對改變的準備,而有的人并沒有。
曾經見過37歲高速收費員下崗後的絕望,為什麼會用絕望來形容,因為她的技能太過單一,也沒有做好迎接風險的準備。
最近疫情影響,各企業也不得不面對,并做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
今年的企業很樸實,沒有太多遠大的抱負,活下去成為一種最迫切的需求。
于是,一波裁員潮湧來。
一個47歲的大姐,因為技能非常單一,沒能在此次經濟沖擊中穩住,她很迷茫,因為沒有更好的出路。
生活中,又何嘗不是這樣的,中國的經濟太過于依賴出口了。
這次影響下,經濟内循環是必然的出路。
而中國國民的普遍收入都用去還房貸、車貸去了,人均可支配的經濟非常的少。
在這樣的狀況下,優中選優成為必然,因為要考慮的因素很多。
也許會有人說,我這是幫商人開脫,但這就是現實。
言歸正傳,我們今天來探讨一下,固步自封的人都有些什麼具體表現?
一、恐懼
恐懼,是指對特定的對象或環境産生強烈或不必要的恐懼情緒,而且伴有明顯的焦慮,容易用主動回避來逃避。
固步自封的人,容易對未知的未來充滿恐懼。
他們習慣了同一個頻率,每天幹着千篇一律的活,不去學習,不去提升自己。
習慣于對别人的家事,發表自己的觀點,每天聊着五毛錢的天。
直到有一天,遇到事了,對于他們來說,簡直是一場噩夢。
因為他們的時間,基本都用來聊天去了,很多時候,他們借此麻痹自己。
看似擁有了很多人脈,當出現問題的時候。
才發現,其實自己能依靠的人,隻有自己。
就像那個47歲的大姐,她每每挂在嘴邊的話是,我已經在這個企業工作了十年。
我不禁笑笑,十年光陰,可以做太多的事了。
有的人的十年,簡直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而有的人的十年,不過是将一年的工作經驗,重複做了十年而已。
他們連自己愛抱怨的嘴都管不住,不去思考身邊的問題,不去想别人為什麼能夠做得更好。
當然,這是一個怪像,人們可以接受陌生人的飛黃騰達,卻接受不了身邊人比他們優秀。
二、無知
無知,是指缺乏知識和重要的常識。
我們之所以迷茫,就在于我們的無知。
因為我們沒法看清未來,所以很多人習慣于固步自封,不敢走出舒适圈。
但社會的屬性是,出路出路,走出去了自然有路。
人為什麼要學習?
因為他要正視自己的無知,通過不斷的學習,從而改變它。
無知在固步自封中,是最重要的一環,一切的不自信都來源于無知。
如果放任不管,時間久了,也就習慣了,習慣了麻痹自己。
總以為自己,已經用盡了所以的力氣,卻沒有半點進步。
如果按結果來論,也就是沒有任何結果。
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每天進步一點點,積少成多就會很驚人;而每天退步一點點,日積月累下來,也非常的驚人。
雖然每天退步的程度很低,輕微得讓我們都察覺不到。
直到有一天,有了對比之後,才驚覺。
可為時已晚,再也沒有了迎頭趕超的可能。
人,可以平凡,但不能平庸。
所以,在生活中,總有這麼一個怪像,越厲害的人就越喜歡學習,越學習就越厲害。
而無知的人,一開始,總是在紮堆笑話那個愛學習的傻瓜。
随着時間的推移,慢慢的把嘴邊閉上了,最後,又把嘴巴張得大大的。
無知,是阻礙人成功的最大障礙。
三、懶惰
懶惰,是指不愛勞動和工作,是一種從心理的厭倦感蔓延到身體。
固步自封的人,大多比較懶惰。
雖然這個時代有一種說法是,社會的進步是懶人推動的。
這是有個前提的,前提是這個懶人不懶,會思考,會行動,才能推動。
如果隻會思考,不付出行動,無非就是一個思想的巨人,雙腿紮根的巨人。
如果隻有行動,卻不去思考,看似忙碌,卻不知道為什麼忙碌,這是瞎忙。
就像一個小故事一樣:
一天,獅子巡視領地,看到一頭驢在不斷磨磨。
獅子高興極了,說看,驢那麼勤奮,你們要向它學習。
狐狸聽到了,仔細一看,對獅子說:大王,你看,磨上早已經沒有東西了,驢不過是在原地打轉而已。
獅子一看,确實如此。
很多人,容易像上面說的驢一樣,總是以為自己已經非常勤奮了,其實是一種懶惰的假象。
追究其原因,隻是其不願意思考而已。
因為他們的思想懶惰,從不去考慮因果關系。
總以為,隻要不斷的動,就可以了。
從來沒有去思考過,這樣的勤奮,是有效勤奮,還是無效勤奮。
當你沒有明确的目标,方向錯了,你越用力,就離目标越遠。
上面說的是身勤而思想懶惰的類型,下面我們說說思想勤奮而身體懶惰的類型。
這類人,夜有千千結,早上起來磨豆腐。
他們的懶,是身體的懶惰。
他們的想法非常多,卻不願意付出哪怕一點點的行動。
對于他們來說,好像隻要動一動,就會累死一般。
他們隻能閑着,問題是哪怕閑着,也不會讓人省心。
一旦閑下來,他們整個人就不好了,要麼這裡痛,要麼那裡痛。
其實,不管是哪種懶惰,都是懶惰。
而固步自封的人,大多都是懶惰造成的。
四、猜疑
猜疑,是指一個人總是對人對事不放心,無中生有地起疑心。
而固步自封的人,大多都會占這一項。
有個小故事:
一個人,生性多疑,總是有種受害妄想症。
一天到晚,總是擔心這,擔心那,當然,他還不願意承認。
為了轉移别人的注意力,總是弄出一些搞笑之舉。
他有一點錢,于是,每天擔心别人将他的錢偷走了。
于是,他找了一個地方,把錢埋在地下。
正常的邏輯,到這就結束了。
可他不是,他擔心埋起來的錢會不見了,于是每天鬼鬼祟祟的去挖開數一下。
突然,有一天,他埋的錢确實不見了。
在埋錢的地方,有人放了一張字條,上面的意思是,這就是錢,不用看了。
當然,這隻是一個小故事,我們不考慮他的真實性。
但它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墨菲定律,你越擔心什麼,就越會發生什麼。
過于小心翼翼,會讓我們缺少了一往無前的勇氣。
過于大大咧咧,又會讓我們失去了謹慎的姿态。
都不可取,需要掌握好其中的尺度。
人生有四大忌諱,分别是恐懼、無知、懶惰、猜疑。
這四大忌諱,總是會制約着我們的成長。
優秀的人,都會坦然面對這四大忌諱。
并一一解決,在解決的過程中,變得更加優秀。
而恐懼改變,固步自封的人,總是沉迷在昨天的功勞薄上呼呼大睡。
當醒來的時候,才發現時代已經變了,自己也被淘汰了。
一個人最可怕的狀态就是看不到改變,看不到進步,看不到希望。
當一個人停下來的時候,時間并不會停下來。
這也是為什麼,有的人在拼命奔跑的原因之一。
好了,今天的故事講完了,我們明天見,不見不散。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