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句名言是在中央黨校縣委書記研修班學員座談會上的講話中引用的。這句話的出處是《論語·為政》。原文是:“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翻譯成現代漢語就是:“孔子說:人要是不講信用,不知道他還能做什麼。就像大車沒有了輗,小車沒有了軏,它靠什麼行走呢?”“輗”和“軏”是古代車子上連接車轅和車轭的插銷,大車的叫“輗”,小車的叫“軏”。沒有了輗和軏,車子是不能行走的,孔子用“大車無輗,小車無軏”來形容一個沒有信用的人,意思很明顯,就是這樣的人,在社會上是無法立足,也無法成事的。
“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的出處就是這樣。這不是孔子第一次談誠信。實際上,在《論語》中,“信”字共出現了38次,用在“誠實不欺”這個意義上的有24次。通觀《論語》,在孔子的觀念中,誠信的要義有三:
第一,它是做人的基本道德修養,所謂“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沒有誠信的人,簡直就不配做人;
第二,它是與他人交往的基本準則,隻有誠信,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也才能成事,所謂“信則人任焉”;
第三,它也是治國理政的根本原則。據《論語·顔淵》記載,子貢向孔子請教如何治國,孔子說要做到三點:“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就是足夠的糧食、足夠的軍隊,以及百姓的信任。子貢問,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項,先去掉哪一項呢?孔子回答:“去兵。”子貢又問,如果再去掉一項呢?孔子說去掉糧食。自古以來人總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對統治者不信任,那麼這個國家就不能存在下去了。所謂:“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可見,在孔子看來,得到百姓的信任比什麼都重要。
正因為孔子對于誠信的強調,所以“信”也就與“仁”“義”“禮”“智”一起并稱為“五常”,成為儒家最高的倫理道德規範之一。在儒家看來,誠信是一個人的根本。一個真誠的儒者,不僅自己以身作則,還要時刻注意以自身的行動來教育子孫。比如“曾子殺彘”。曾子的妻子要去集市,兒子哭着也要跟去。妻子說你在家裡等着,我回來就殺豬給你吃。兒子于是留在家裡。妻子回來,曾子就動手準備殺豬。妻子連忙阻止,說自己不過是和兒子開玩笑罷了。曾子說:“不可以與兒子開玩笑。小孩子什麼都不懂,他隻會學習父母的行為,聽從父母的教導。現在你欺騙了他,這就是在教育他欺騙人。母親欺騙兒子,兒子就不會再相信他的母親了,這不是正确教育孩子的方法啊。”于是曾子就殺豬給孩子吃了。
在先秦諸子中,是不是隻有儒家對誠信如此看重呢?不是的。對“信”的強調,乃是先秦諸子的共識。比如管子說:“誠信者,天下之結也。”墨子說:“志不強者智不達,言不信者行不果。”韓非子也說:“巧詐不如拙誠。”《呂氏春秋》甚至将誠信上升到了“天道”的高度:“天行不信,不能成歲。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天地之大,四時之化,而猶不能以不信成物,又況乎人事。”(見《呂氏春秋·貴信》)簡單來說,就是誠信乃是天地運行的根本法則,天上日月的東升西落,季節的寒來暑往,都很守信用;大地則随四時的變化生養萬物,也很有信用。既然誠信是天地運行的根本法則,人類的行動難道能違背嗎?
這些思想家們是用自己的筆說出了誠信的重要,而曆史也已證明,他們說的乃是真知灼見。小到個人,大到政府,如果能做到誠實不欺,就會得到他人的信任與支持;如果言而無信,背信棄義,最終則會落得一個悲慘的下場。
來源:共産黨員網、“共産黨員”微信公衆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