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制造,如今已經成了電影的口碑保證。
聚焦現實的主題,宣揚平權的思想。
題材選擇也總是劍走偏鋒。
女摔跤手(《摔跤吧爸爸》)、修建廁所(《廁所英雄》)、發明姨媽巾(《印度合夥人》)……
這些令人想都想不到的劇情,卻收獲了大批觀衆的鼓勵和肯定。
最近,又有一部反響熱烈的印度作品,值得我們關注——
《印度制造》
Sui Dhaaga - Made In India
本片延續了印度電影一貫的俊男美女配置。
男主由寶萊塢當紅男演員,有「小基努·裡維斯」之稱的瓦倫·達瓦擔任。
女主的咖位還壓了男主一頭。
代表作有《我的個神啊》、《天生一對》的安努舒卡·莎瑪,這次搭檔出演瓦倫·達瓦的妻子。
再一次,注重人文關懷的印度電影人将鏡頭對準了社會底層人民。
這回的主題是創業。
男主茂吉,出身底層但天性樂觀,日常口頭禅是「一切都好」。
為了養家糊口,他在叔叔經營的縫紉機商店上班。
然而在親戚手底下讨生活并沒有想象的容易。
光工作賣力不夠,還要會讨叔叔一家人的歡心。
必要時,自尊什麼都也都可以踩在腳底下。
譬如叔叔的兒子結婚,給他發請柬,他要像狗一樣用嘴叼過來。
婚禮現場,他名為客人,實為服務員。
不止要端盤遞水,還要被新郎要求,當衆來段萌狗play。
盡管毫無尊嚴,但為了生活,樂觀的茂吉已經學會将忍讓進行到底。
可将這一切看在眼裡的妻子,卻感到極度傷心與屈辱。
其實茂吉有一門很好的縫紉手藝。
婚禮上穿的馬甲都是他自己做的,日常縫縫補補更是不在話下。
妻子希望茂吉能自力更生,用縫紉技術換得财富與尊嚴。
但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不提開縫紉店所需的高昂租金與雜費,更難克服的,是内心的芥蒂。
原來。
茂吉的手藝實際傳承于他的爺爺。
當年爺爺的裁縫店被新興的成衣生意沖垮,導緻家裡一貧如洗。
最終是父親在外找了一份工作,才總算度過難關。
正因如此,在茂吉的父母開來,創業極不明智,打工才最安穩。
當着面,茂吉嚴厲拒絕了妻子的提議,但背地裡他内心也不好受。
誰願意永遠卑躬屈膝,給人當狗戲耍呢?
但叔叔家人變本加厲的玩弄,最終還是讓茂吉忍無可忍,決心辭職單幹。
困難的創業之路開始了。
付不起店鋪的租金,他就先擺地攤積累原始資本。
沒有客人上門,他就四處奔告街坊鄰居,拜托他們推薦有需要的客人。
一番努力,你以為生意會有起色?
不,沒那麼美好。
閑到在路邊數鴿子的茂吉,不僅沒等來客人,反而得到母親生病入院的消息。
病床上,母親不肯吃藥,還操心着想讓他回叔叔那上班。
一家人對醫療費無計可施,母親想穿件舒适的衣服都要找别人借。
于是,心酸的茂吉回家,用舊床單、舊枕套,巧手縫制了一條住院專用裙子。
不僅舒适,還方便輸液、配合醫療檢查,設計非常巧妙。
這本是清貧生活下的一番孝順。
但沒想到的是,這件實用又美觀的病号服,卻在病人當中大受歡迎。
大家排着隊付錢請茂吉縫制。
第一桶金來的突然,但還是抵不上母親昂貴的治療費用。
這時,茂吉的一個在大服裝廠工作的親戚,為他帶來了「好消息」。
他可以設法讓醫院減半醫療費。
條件是,茂吉需要為服裝廠制作病号服,并統一銷售給醫院。
如此一來,既減輕了茂吉的負擔,還能給他帶來每月8000盧比(約800元人民币)的固定收入,簡直兩全其美。
此時的茂吉也别無他法,便答應下來。
穩定的工作有了,家人的溫飽、母親的醫藥費暫時都不用愁了。
可好景不長,分歧很快産生。
在貢獻出自己的設計方案後,茂吉就淪為了一個流水線上的工人,而非設計師。
創作自由被徹底剝奪。
而且,明明是印度生産的衣服,服裝廠為了利于銷售,卻打上「中國制造」的标簽。
這刺激了茂吉的民族自尊心。
最令他無法忍受的是。
原本定價500盧比的病号服,服裝廠一番儉省制作,轉手就定價2000盧比。
與他們有合作的醫院,還規定了每個住院的病人都必須掏錢購買。
連茂吉的母親,都不能再穿最初兒子親手設計的那件。
氣不過的茂吉想與公司老闆理論,資本家卻立即露出一番猙獰面目。
不止把他趕出了工廠,還扣下了他吃飯的工具——
一台得來不易的縫紉機。
這幾乎是他生活唯一的希望。
可即便山窮水盡,茂吉也并沒有放棄抵抗。
他決定參加一場盛大的時裝比賽,第一名不僅可以獲得大筆投資,還能在業内聲名大噪。
他要憑借自己的縫紉技術與設計才華,最終打倒服裝公司,奪回自己的尊嚴。
小人物如何與大資本抗争?
魚叔在這裡就不多做劇透了。
但大家想必基本也猜得到,一貫正能量的印度電影不會留下暗黑結局。
作為一部創業題材的電影,《印度制造》多多少少還是有一些雞湯、套路的意味。
但與國内那些,實習生輕輕松松一身名牌,月薪2000卻住着精裝修大房子的懸浮職場劇相比,已經好太多太多了。
本片的劇本紮實接地氣,忠實反映了印度底層人民的生活現狀與文化背景。
别看茂吉整天把「一切都好」挂在嘴邊,實際狀況其實相當不樂觀。
家裡房間不夠,窮到要露天睡覺。
日常供水也無法保證,水龍頭時不時就斷水。
茂吉母親入治的大醫院壓榨病人,而他自己去的小診所則人畜皆醫。
一切都隻想錢看齊。
給了錢的寵物,比沒錢的窮人來得更重要。
底層家庭的男女不平等情況依然嚴重。
妻子在家裡忙得團團轉,丈夫與公公卻邊看報紙邊高聲嚷着要喝茶。
雖然茂吉與妻子有時候甜得蜜裡調油。
颠簸的公交車上,互相撲到對方懷裡的畫風,魚叔簡直以為是跳台到了《一吻定情》。
但其實他們是盲婚啞嫁。
不止婚前沒見過面,婚後也一度因為各忙各的而全無溝通。
如此夫妻還能兩情相悅、互相扶持,已經是導演給予的最大善意。
可以想象,現實中類似的夫妻,會有多少是以不幸福走完終生的。
除了貼近現實的故事背景,影片最成功的,還在于對人物的刻畫。
透過男主的家庭,幾乎每一個人都可以看到自己與親人的影子。
茂吉兩度從穩定的工作中辭職,不管理由如何正當,做父母的都極力反對。
而他們的一貫說辭,無非就是安安穩穩有多好,夢想、創業什麼的都是瞎折騰。
像極了永遠在勸我們考教師、公務員、事業單位的父母。
茂吉在創業面前其實也有過畏懼。
年齡、階級、家庭負擔,這些我們輾轉反側考慮過的問題,他也曾深深地陷入過困擾。
不過在服裝公司做一顆螺絲釘的經曆,卻讓他領悟到:
「當我們口袋空空的時候,我們無所畏懼。現在我們有錢了,我們卻無能為力了。」
與其被現實綁住手腳,滿足于稍顯安慰的物質;
倒不如放開懷抱,大膽去做渴望的事。
在路邊數鴿子的日子,也比在大工廠做個沒有靈魂的木偶,要開心得多。
而父親也在勉為其難支持茂吉的事業當中,體會了尊嚴與夢想的價值。
「我以前是個沒人關心的人,甚至連招呼都沒有。但是你把我捧上了天,你給予了我力量,孩子。」
有時候,尊嚴是要靠自己赢得的。
沉溺于安全但無意義的生活,日子久了,就會變成一個透明人。
連自己看自己,都覺得無足輕重。
茂吉的創業有沒有成功,對這個家庭已經不是最重要的事。
從夢想中拾回追求與奮鬥的力量,才是他們最大的收獲。
這世上,不是每個人都合适創業,也不是隻有當老闆、賺大錢才叫創業。
創業不過是萬千夢想其中的一條路。
真正重要的是,是你想做什麼。
以及是否願意為之放棄原地踏步的安慰生活,跨出舒适區,重新闖蕩一番。
身處格子間并不可怕。
可怕的是在埋頭讨生活的日複一日裡,忘卻了自己喜歡做的事,忘卻了曾經想追逐前進的方向。
誰都想做最勇敢的追夢人。
可惜這樣的人,并不多。
也因此,更值得尊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