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初中語文古詩意象整理

初中語文古詩意象整理

教育 更新时间:2024-12-12 23:55:33

這節課,我們繼續來說描寫方法中的襯托。

前面我們說過,在襯托手法中,有一方是被襯托的主體,另一方是陪襯

然而能夠表示襯托的兩方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下面我來介紹幾種高考中常見的襯托。

王夫之曾說,“以樂景寫哀,倍增其哀”,所以“以樂寫哀”很明顯就是反襯了。

2005年高考全國卷考了一首《春行即興》,寫到:

宜陽城下草萋萋,

澗水東流複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

春山一路鳥空啼。

乍看起來,這首詩出現的意象都挺美好,比如:萋萋青草、澗水、芳樹、鳥,這整個就構成了一幅春景圖。然而這樣一番樂景,卻沒有讓詩人開心起來,因為詩中寫花是自行凋落,而鳥鳴是回蕩在空曠的原野中,所以詩人的傷春、凄涼之情也就由此流露了出來。這首詩就是以樂景襯托哀情的典型代表。

除了“以樂襯哀”,還有“以聲襯靜”,這也是反襯的一種。如王維的《鹿柴(zhài)》,其中有一句:“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空蕩的山中看不到人影,應該是很寂靜的環境,但是王維後面卻寫聽到人說話的聲音,不見其人而聞其聲。王維是用聲來反襯寂靜的山,藝術效果更上一層。

接下來,我來介紹一個跟繪畫有關的襯托。在畫畫的時候,隻需要一明一暗兩個色塊,就能夠形成立體的效果,而在詩歌中,明與暗也可以相互襯托。

如蘇轼的《望江南·超然台作》,其中寫到“試上超然台上望,半壕春水一城花,煙雨暗千家。”半滿的春水,一城缤紛競放的春花,這樣的色彩感覺是非常明豔的,而後一句,色彩馬上轉暗,說城内人家皆在雨影中,蘇轼這麼一寫,就讓詩句呈現給我們的畫面更加深邃、立體,藝術感也更強了。

除了明暗,還有一種襯托經常出現,那就是“動靜相襯”。如《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皓月當空,青松如蓋,這是靜景描寫,而山泉清冽,淙(cóng)淙流瀉于山石之上,就是動景的描寫了,這一動一靜之間,就構成了一幅幽暗甯靜的自然畫面

看過了這麼多種類的襯托,相信你已經心中有數了。現在我們來看一道高考題。

2011年高考語文江西卷,考了一首黃庭堅的《清明》: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隻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餘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後面有一問。問的是“這首詩首聯寫景抒情有什麼特點?”分值是4分。

第一句是“桃李笑”,第二句是“隻生愁”,說明首聯中是有樂景和哀情的。作者後面寫到了“滿眼蓬蒿共一丘”,看起來情感是哀愁的。我們就可以判斷,首聯的特點一定就是以樂景襯哀情了。

到這裡,詩歌描寫方法中襯托手法的進一步分析就講解完了,下面我們還是來回顧一下。

詩人往往會用樂景來襯托哀情,描寫聲響也可以襯托環境的寂靜,襯托手法中也有用明暗來相互襯托的時候,最後我們提到了動與靜的襯托。

怎麼樣你都學會了嗎?我們下節課再見。

初中語文古詩意象整理(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1

往期精彩回顧:

中考古詩詞常考抒情手法,不要錯過!

中考古詩詞常考動靜手法,不要錯過!

中考古詩詞常丢分?正确認識詩歌描寫手法是關鍵

中考語文常考詩歌意象總彙,必須要收藏

學會賦比興,中考語文輕松得高分

「必收藏」初中語文知識拓展,詩歌中的懷古諷今(1)

「必收藏」初中語文知識拓展,詩歌中的懷古諷今(2)

中考語文熱門知識點解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1)

中考語文熱門知識點解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2)

中考語文熱門知識點解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3)

中考語文熱門知識點解析:詩歌中的人物形象有哪些(4)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細節描寫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虛實結合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貶官谪居之恨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憂國憂民之感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傷離思别之情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懷才不遇的人物形象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愛恨情長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白描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賦、比、興

初中語文考試必考内容:古詩文中的對比和襯托(1)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