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啥不是外來語

啥不是外來語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5 12:17:59

啥不是外來語?球場上的外來語粵語除了繼承了許多古漢語的精華之外,同時也吸納了許多外來語,有一些已成為日常口語,還不知道是外來語,接下來我們就來聊聊關于啥不是外來語?以下内容大家不妨參考一二希望能幫到您!

啥不是外來語(球場上的外來語)1

啥不是外來語

球場上的外來語

粵語除了繼承了許多古漢語的精華之外,同時也吸納了許多外來語,有一些已成為日常口語,還不知道是外來語。

廣東人将球稱為波,來自英文ball。所以就有:打波、踢波、波闆、波鞋、波衫,等等。不過,因為不知道何時起,香港人把女人乳房戲稱為波。粵語人士就開始慎用波字了。

小時候打排球,打到最後平局,就會叫"打刁時"。這個"刁時"是什麼東東,不知道是什麼意思,隻知道再得兩分就會赢。

"刁時"從字面上是無法解釋的。後來終于發現原來是一個英文詞:deuce。 "打刁時"即是計分制等球類比賽,雙方在局點打平時,一方須連勝2分才赢得該局,中文就是平手的意思。

排球術語中,還有一個粵語半音譯,半搞笑地稱為“叉燒”的詞語。同樣是外來語。排球中,容易得分的高抛球叫chance,“機會球”,普通話叫“探頭球”。粵語半音譯半搞笑地稱為“叉燒”。

乒乓球的旋轉球,廣東人稱為:“西”,比如發這個球轉得很厲害,就說:“你開呢個波好西”。發旋轉球得分,就是對方“食西”。這個詞的來源,原來是一個非常簡單的英文詞:side。

乒乓球拍,以前廣東話叫“波闆”,如今已經沒有多少人這麼說了,用了普通話的“球拍”。反而,形狀如乒乓球拍的棒棒糖,廣東話稱“波闆糖”,沿用至今。

打籃球投籃,小時候我們都說“摔籃”,會寫字後發現漢語"投”有向上抛,擲,扔的意思(多指有目标的),而摔的本義:用力扔在地上,這個摔字沒有投射的意思。原來是英語的shoot字。廣東話将長元音讀成短元音。

唛人的"唛"同樣是外來語,如:唛霸,獅球唛花生油。又比如:球場上人盯人,廣東話叫“唛人”,比如:“唛住佢哋個前鋒”。原來是來自英文mark。傳球叫做“趴士”(pass。)犯規出局,廣東話“否”(讀第一聲),也是外來語,英文是foul。

足球 還有一個常用的:“窩梨射門”,英文是volley,淩空抽射的意思。“腳趾尾拉西”,就是來自side。犯規出局,廣東話“否”(讀第一聲),英文是foul。這個好猜。舉個例:俾球證否咗出局。(香港稱足球裁判為球證)(聶巨平)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