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來了解一下英國脫歐的坎坷之路:
2013年1月23日,英國前首相卡梅倫首次提及脫歐公投。
2016年6月,英國全民公投決定“脫歐” 。
2017年3月16日,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批準“脫歐”法案,授權特蕾莎·梅正式啟動脫歐程序 。
2017年3月29日,“脫歐”程序正式啟動。
2018年6月26日,英女王批準英國脫歐法案,允許英國退出歐盟。
2018年7月12日,英國已經發布脫歐白皮書。
2019年3月12日,英國議會就修改後的“脫歐”協議進行了再次投票表決,但該協議仍然沒有通過 。
2019年4月10日,歐盟各國達成一緻,同意将“脫歐”日期延遲至10月31日。
事情一直到今年:
2020年1月,英國國會投票通過脫歐協議。1月30日,歐盟正式批準了英國脫歐,1月31日晚11時,英國已正式“脫歐”。
然而,你以為的結束不是你以為的“結束”。
後續又開始和歐盟之間的貿易條款、商業捕魚權等關鍵問題的談判,“脫歐”事件又出現了倒退。最後英國給出的結論是務必要在今年年底前達成雙邊貿易協定。
為什麼英國如此堅定且執着于脫歐,脫歐後又真的不會對英國産生不利的影響麼?其實總體來說還是利大于弊!
脫歐的對英國的劣勢:
經濟方面:主要是英國同歐盟國家之間的貿易協定要重新再談,不會再有稅收優惠,歐盟在英國的機構也會撤出,投資者對英國未來發展的前景也會擔憂,這些都會影響英國未來的發展。
貿易方面:衆所周知歐盟成員國之間是可以進行自由貿易的,英國大概有一半的貿易額都來自歐洲其它的國家,脫歐後貿易關系就一定會受到影響。國際地位:歐洲共同體的地位在英國之上,對世界經濟、政策等方面的影響也遠大于英國,英國脫歐後就會影響其在國際的影響力。
所以英國目前的PSW簽證政策以及房産政策等的調整不僅僅是因為疫情的影響,更是對脫歐後本國經濟的一種調控手段。
脫歐的對英國的優勢:
英國在歐盟繳納高昂會費,但得不到相應的回報。英國每周付給歐盟的金額在1.63億英鎊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國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擔的歐盟會員費大約為130英鎊;脫歐後便不用再給歐盟這筆巨額會費了,可以用于本國的發展。
有效控制人口流入:脫歐後英國不必再接受歐盟其它成員國的移民或難民的流入,既可以有效地提高治安,還避免了外來人口搶占英國國民的就業機會。
脫歐後英國就可以擁有自由的貿易體系,不必再受歐盟的制約,可以獨立區域任何的國家談判并建立獨立的貿易體系。
不必為歐盟來英國上學的學生提供貸款:2015年英國大學接納了71000名來自歐盟各國的大學生,消耗了大量的政府資金,而且大多數貸款未能獲得償還。剩下這筆錢可以資助本國學生或者做其他教育投資。
綜上所述,脫歐對英國是利大于弊的,但英國也就将不能依附于歐盟的各種便利,需要自強不息。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