祥雲牆裙
▲圖 | 唐語磚雕祥雲
雲紋,是中國元素中最常見的吉祥裝飾圖案之一,因寓意吉祥也多被稱為祥雲,在唐語磚雕中,有多種雲紋圖案磚雕,在其他磚雕圖案中,也多有祥雲作為點綴,以烘托祥瑞氛圍。雲紋,更是傳統吉祥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龍戲珠大幅影壁
▲圖 | 唐語雙龍戲珠磚雕圖案上的祥雲紋飾
雲紋起源的推測
雲紋作為裝飾圖案十分常見,但其如何起源至今仍沒有定論。有人認為,和甲骨文的起源一樣,雲紋圖案是先人們對自然界雲的模仿,從甲骨文“雲”字字形來看,已經有了現在雲紋中雲頭中典型的螺旋樣式;也有人認為這是對各種旋渦狀的圖形模仿,然後融入到雲圖案中;也有人認為這是源于人類手的本能運動,或者原始宗教、原始觀念的表達……對此衆說紛纭,沒有定論,但總之,是源于人對雲注意的開始,并希望将它以圖形的形式表達出來。
祥雲
▲ 圖 | 唐語磚雕祥雲細節展示
關于祥雲的文字記載
雖然祥雲圖案的起源已經不可考,但與其相關文字記載卻很豐富。從這些文字中,我們就能領略古代的祥雲文化。
圖片來自網絡
▲圖 | 動漫中的雲中君形象,衣飾商有很多雲紋裝飾
較早的文字有《楚辭·雲中君》中對雲中君的描寫:
浴蘭湯兮沐芳,華采衣兮若英。
靈連蜷兮既留,爛昭昭兮未央。
蹇将憺兮壽宮,與日月兮齊光。
龍駕兮帝服,聊翺遊兮周章。
靈皇皇兮既降,猋遠舉兮雲中。
覽冀州兮有餘,橫四海兮焉窮。
思夫君兮太息,極勞心兮忡忡。
在這段話中,雲與神仙似乎有了某種聯系,雲伴随着神仙的出現而熠熠生輝,變得“與日月兮齊光”,可見此時的雲彩,已經在當時人們心中,有一定的特殊意義。
再後來,還有李白的《夢遊天姥吟留别》中,也将仙人稱為“雲之君”,可見仙人乘雲而行,已經成為人們心中的常識。
曆代雲紋圖案
1.早期階段的雲紋
圖片來自網絡
圖 | 商朝青銅器上的“勾連雲雷紋”
早期的雲紋比較抽象,甚至不能判斷是否為雲紋。彩陶上的旋紋和今天的雲紋都有相似的螺旋,後來又出現了楚漢雲氣紋、先秦卷雲紋、商周雲雷紋等不同時期的雲紋,其中,商周時期的雲雷紋在當時大量運用,十分具有代表性。雲雷紋作為早期雲紋代表,簡單分明,排列繁複,圖案中直角較多,給人以硬朗粗犷的感覺。
2.鼎盛時期的雲紋
到了漢代,雲紋出現了大量新的造型,如雲氣紋、卷雲紋、雲獸紋等。其造型已經舍棄原來偏直的拐角,線條彎曲自然,流暢的勾卷出雲的造型。
圖片來自網絡
圖 | 秦漢時期的雲氣紋
除此之外,雲氣紋中還出現了“雲尾”這一新的部分,使雲紋看起來更加完整,變得有頭有尾,更加容易為人們所理解和欣賞。
漢代雲氣紋統攝全局的流動感和生機勃勃的雄渾氣息,在魏晉南北朝的流雲紋上得以繼續保持。作為中國雲紋意向最透徹也最簡潔的感性闡釋,流雲紋把自雲雷紋以來的“簡化”變化趨勢強化到極緻,使魏晉南北朝的裝飾空間呈現風起雲湧、情馳神縱的生動。
祥雲
▲圖 | 唐語磚雕祥雲細節展示
3.成熟時期的雲紋
隋唐時期,出現了朵雲紋與如意雲紋,因為當時藝術風格崇尚富麗堂皇、博大飽滿,于是雲紋圖案在此時變得更加圓潤,雲的頭部則更大,此時的雲紋看起來和今天常見的雲紋十分接近,已經形成一種标準的雲紋樣式廣泛運用。
宋元時期,雲紋樣式更加豐富。增多的曲線,勾卷雲頭和旁出的雲勾,使雲紋看起來也更加複雜。
祥雲實景
▲圖 | 唐語磚雕祥雲實景展示
明清時期,主要為團雲紋和疊雲紋。明代的團雲紋以多個雲頭組合成為中心,雲尾則發散式的分布在雲頭四周,較傳統單獨的雲紋,形成一種新的組合關系。盛行于清朝的疊雲紋則呈面狀展開,由層疊茂密的勾卷雲頭,加上彎轉曲折、流動通常的排線雲軀構成。可見,明清兩個時期的雲紋,已經高度圖案化,裝飾意味達到的頂峰。
雖然,各個時代都有其特色雲紋,但在中國雲紋體系中,如意雲紋是最具抽象品格又認同普遍、應用廣泛的一種類型。
4.雲紋與磚雕
祥雲走廊小道外景
▲圖 | 唐語磚雕祥雲實景展示
具體何時磚雕圖案中開始出現雲紋,已經很難定論,但在漢代,已經出現了雲紋瓦當,圖案質樸簡潔,意趣十足。
在磚雕和雲紋都發展到巅峰的清朝,則出現了很多如意雲紋磚雕,而且造型各異,樣式豐富,可見如意雲紋在清朝磚雕中的受歡迎程度很高。
5.雲紋的文化内涵
祥雲内景實拍
▲圖 | 唐語磚雕祥雲實景展示
古代農耕,天空是否能積雲成雨直接決定收成,使人們對雲産生敬畏之心;随着人們将将祥雲和神仙聯系起來,雲紋有了祥瑞的内涵;後來,雲的造型豐富起來,和如意結合起來,形成流傳範圍最廣的如意雲紋,雲紋也随之多了“如意”的吉祥内涵。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