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朱自清與父親的關系的惡化

朱自清與父親的關系的惡化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12 01:14:19

讀過《背影》,大多數人都會認為朱自清與父親感情深厚,然而朱自清從小到大和父親一直有矛盾。

朱自清的父親叫朱鴻鈞,是個讀書人,曾在江蘇東海、高郵、揚州、徐州等地做官,1917年被解職。《背影》中寫道:“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其實朱鴻鈞的下崗非常不光彩。

朱自清與父親的關系的惡化(朱自清與父親感情深厚)1

​朱鴻鈞下崗前任徐州榷運局長,這個職位主管鹽、煙、酒專賣,是個肥缺。朱鴻鈞也如一般舊官僚那樣,下館子、吃花酒,還娶了多房姨太太。此事傳到揚州老家,一位潘姓姨太太大怒,從揚州趕到徐州,大吵大鬧,搞得滿城風雨,都上了當地報紙的頭條。朱鴻鈞無奈,隻得又花一大筆錢把姨太太打發出門。更糟糕的是,因為這件事影響太壞,朱鴻鈞被革了職。聽聞這些消息,朱鴻鈞的母親急火攻心,幾天後竟去世了。

這便是南京車站父子離别的背景。當時朱自清在北大讀書,家裡因父親的荒唐做法而産生如此變故,他當然會對父親非常不滿。《背影》是事發八年後的回憶之作,而當時,朱自清怕沒這樣的心情。

自從朱鴻鈞失業後,家裡光景漸不如前,不過朱家初期家境不錯,又是書香門第,朱自清是家中長子,朱鴻鈞對他寄予厚望,從小督教甚嚴。朱自清小時候,科舉初廢,新學剛興。朱鴻鈞不認可新式學校的教學方法,把兒子送到秀才、舉人那裡學習古文和詩詞。放學回來,他要過目兒子的作文,如果得到先生好評,他就點頭稱好;如果沒有得到先生好評或字句被删改太多,他就訓斥兒子,甚至把作文燒掉。

朱鴻鈞對兒子有嚴厲也有慈愛。朱自清在散文《冬天》裡回憶童年和父親在一起的幸福時光,“冬天的夜晚特别的冷,父親便起了爐子,煮上白水豆腐。但‘洋爐子’太高,父親得常常站起來,微微地仰着臉,觑着眼睛,從氤氲的熱氣裡伸進筷子,夾起豆腐,一一地放進我們的醬油碟裡……”寒冷冬天,父子圍爐坐吃—多麼溫暖的父子情!

朱自清與父親的關系的惡化(朱自清與父親感情深厚)2

​然而,朱鴻鈞家長作風嚴重,認為兒子必須無條件地服從父親。因此,縱然他很喜歡兒子,也總闆着臉,極少露出笑意,且随意操控兒子的生活。朱自清14歲訂婚,18歲結婚,幸好夫妻感情還算融洽。

1916年夏,朱自清考進北京大學預科。由于父親當時已經“賦閑”,家裡經濟拮據。朱自清暑假回家時察覺到了,于是提前投考北大,進入哲學系。當時北大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中心,整天抨擊封建“綱常倫理”、痛斥封建家庭、呐喊個性解放,朱自清受新思想影響,有了争取人格獨立的要求。

1920年,朱自清畢業,理應擔起家庭重擔,而他也願意承擔。但父親沒把成年的他看在眼裡,仍想完全控制他,即使他成家立業後也是如此。加上父親的妾在中間挑唆,父子之間摩擦不斷。特别是朱自清于1921年任揚州省立八中教務主任時,父親憑借與校長的私交,不打招呼便直接拿走了他當月的全部薪水。這種行為激怒了朱自清,他憤然離開揚州,到甯波、溫州等地執教,從此父子徹底失和。

這年冬天,朱自清接出妻兒。朱鴻鈞認為兒子翅膀硬了,抛棄了自己和大家庭,父子間的裂痕越來越深。

朱自清從小接受父親的傳統教育,“孝”在他心中還是很有分量的。1922年暑假,他想緩和父子矛盾,主動帶着妻兒回揚州老家,但朱鴻鈞竟不讓兒子進門。後經家人勸說,他讓朱自清一家進了門,卻不理不睬。朱自清自覺沒趣,幾天後離開了。此後雙方進入“冷戰”狀态,朱自清幾年都未再回老家。

朱自清與父親的關系的惡化(朱自清與父親感情深厚)3

​不過,随着年歲漸大,朱鴻鈞再沒更好的發展,便也有了思念子孫的感情,于是以關心孫子為借口給朱自清一家寫信,父子之間的矛盾慢慢緩解了。朱自清在《背影》裡說:“家庭瑣屑便往往觸他之怒。他待我漸漸不同往日。但最近兩年不見,他終于忘卻我的不好,隻是惦記着我,惦記着我的兒子。”

父子失和,對朱自清來說何嘗不是一種折磨。1925年,朱自清在北大任教時接到多年未見面的父親寄來的家信,信中說:“我……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朱自清不禁悲從中來,回憶起八年前與父親離别的情景,寫了《背影》。

1928年秋,在揚州一所簡陋的屋子裡,朱自清的三弟接到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樓,送給父親看。此時朱鴻鈞已行動不便,他挪到窗前,戴上老花鏡,一字一句地誦讀,禁不住老淚縱橫,父子之間的嫌隙終于彌合。

有趣,有料,有深度

作者|大熊飛罐

來源|《百家講壇》雜志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