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時候,你下達的任務,總會有員工不聽指令,或不聞不問,幾天之後你去問他“弄好了沒有”,他說“弄什麼呢,哦,我給忘了!”
但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你給他發的工資也已經發了,但事情沒有推進,導緻浪費無數的時間、消耗大量的精力,還讓你對團隊喪失信心。
雖然這個過程中員工有責任,但很多時候,是你下達任務的習慣,導緻整體效率較低。我給你提供一個“指派任務五步法”的檢查清單,看看你自己指派任務的時候是否做到了?
第一,你有沒有解釋“為什麼”?
很多時候,員工沒有響應,是因為不理解為什麼要做這件事。這項任務的意義是什麼?你需要指出這份責任在更宏大的藍圖中起到了什麼具體作用。
第二,你有沒有明确任務的成果物?
指派任務的時候,聽的一方肯定不會像說的一方理解得那麼清晰透徹。他們負責實現的成果是什麼?你需要清楚地定義這項任務的成果是什麼?是寫一篇文章,解決一個問題,拜訪一家客戶,還是是什麼?做這件事最終要實現什麼?任務的成果看起來、聽起來、聞起來是什麼樣的,達到什麼狀态,隻要與任務有關的内容都應說清楚。指派完任務,你最好讓接受任務的人重複一下任務的内容和成果,确保他能夠完全理解。
第三,你有沒有明确任務的截止日期?
有沒有截止日期,差異非常大。如果沒有明确的截止日期,你的任務可能在員工那裡,就是一個優先級很低的事情,甚至會忘記;有了截止日期,他就會重組自己的時間安排,确保在截止日期之前完成你指派的任務。
第四,你有沒有确定他的能力?
如果你确信他能完成任務,那你隻要說清楚你想要的結果就好了。但如果你不能肯定他能幹,你最好手把手指導他怎麼做。員工礙于面子,一般不會主動說自己不會做,如果你也沒有洞察,把任務甩給他就不管了,那一定要出問題。指導下屬,是領導的基本工作。
最後,你有沒有要求彙報?
很多人指派完任務,就坐等結果,這樣絕對不行。你應該在指派任務後,馬上建立彙報機制,要求員工多長時間給自己彙報一次進度。你可以說,“這個事在6月10号能差不多搞定。我們在6月10日下午3點約個15分鐘吧,到時候你來分享一下成果,然後我們再讨論後續行動和相關問題。”然後,你們兩人都要把會議安排在各自的日程中。如果指派的項目周期很長,你可以規劃幾個裡程碑節點,在每個節點安排一次進度更新會,讓員工讨論自己的進度和障礙。 這就是過程管理,它是必選項。不管你的下屬責任心有多強,如果沒有明确彙報周期,就可能半路殺出其他工作占用他的時間。有了彙報安排,長期下來,員工就會習慣這樣的執行節奏,你的公司就會形成執行力文化。
總結一下,指派任務,你需要做到五點:解釋為什麼,定義成果物,确定能力,要求日期,要求彙報。要知道,你的員工有自己的生活。除了工作,他們還有其它事情。所以你指派的任務,如果沒有上面幾條保障,出現延遲也就很正常了。你檢查一下自己做到了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