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我是現黎小姐!
今日,抄書内容來自【孩子一生必讀的300個成語故事-啟蒙篇】
戰國時,楚國有個人坐船渡江。船到江心,他一不小心,把随身攜帶的一把寶劍掉落江中。他趕緊去抓,可是已經來不及了。
船上的人對此感到非常惋惜,但那楚人似乎胸有成竹,馬上掏出一把小刀,在船舷上刻了一個記号,并向大家說:“這是寶劍落水的地方,所以我要刻上一個記号。”
船靠岸後,楚人立即從船上刻記号的地方跳下水,去撈取掉落的寶劍。撈了半天,不見寶劍的影子。他覺得很奇怪,自言自語說:“我的寶劍不就是從這裡掉下去的嗎?我還在這裡刻了記号呢,怎麼會找不到呢?”
這時,船上的人紛紛大笑越來,說:“船一直在行進,而你的寶劍卻沉在水底不動,你怎麼找得到劍呢?”
成語“刻舟求劍”即出于此。
成語出處:這則成語出自《呂氏春秋·察今》:“楚人有涉江者,其劍自舟中墜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劍之所從墜。’舟止,從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成語解釋:原意指在劍落水處的船幫上刻上記号,以此作為尋找劍的依據。比喻處理問題死柏僵化,拘泥成例,不知變通。
成語道理:做事遵循一定的規律固然重要,但同時也應懂得靈活多變,切不可機械、固執地将所有的問題都拘泥于教條,否則,隻會成為笑料。
刻舟求劍,是個貶義詞。世界上萬物總是在不斷的發生變化,我們做事不能隻憑主觀,死守教條,拘泥成法,固執不知道變通,要懂得變通。
所以,在現實生活中,如果有人對你使用刻舟求劍這個成語,就得好好的反省一下自己是不是在做事方面過于不懂得變通。
#抄書##挑戰抄書100天##抄書打卡##正能量##成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