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導語:訂單分倉是訂單審核的步驟之一,即在審核時根據貨品的庫存情況、收獲地址等條件找到最合适的發貨倉庫。那麼,要如何設計訂單分倉策略呢?本文作者對此作出了分析,一起來看一下吧。
最近在和朋友聊天的時候他們問到該怎麼樣設計訂單分倉策略,在網上找了一下都沒有找到讓我心滿意足的文章。于是作者就想通過自己的經驗和整理聊聊如何設計訂單分倉策略。
一、什麼是訂單分倉訂單分倉本質上是訂單審核的步驟之一。即在審核時根據貨品的庫存情況、收貨地址等條件找到最合适的發貨倉庫。由于相比于訂單金額等因素倉庫因素的确定性更高,出于提升操作效率的目的大多數情況下可以通過一些配置條件自動分配倉庫代替人為地分配倉庫,所以分倉策略也逐漸地從訂單審核中剝離出來。
簡易的OMS步驟流程
二、訂單分倉的目的和應用場景1. 訂單分倉的目的
提升供應鍊中倉庫到消費者或者銷售端的效率。在滿足訂單需求的情況下,實現配送時間和配送成本的優化,甚至可以改進配送方式,提高配送的質量。通過區域的中心倉、前置倉達到履約效率的提升。
訂單一
訂單二
上面兩張圖是作者在某電商平台的兩次購物,作者的收貨地在長沙。訂單一從武漢使用陸運發貨隻用了一天,訂單二從濟南空運用了3天時間。這就是通過倉庫提升履約效率的表現。
2. 應用場景
- 具備在同一國家/地區設置多個倉庫的電商平台或賣家。比如京東,京東優秀的履約效率背後是無數分布的全國各地大大小小的倉庫和不斷叠代的分倉規則。
- 對于訂單履約效率有強烈的要求,比如每日優鮮等同城生鮮電商平台。
總結來說一個oms系統中是否需要包含訂單分倉這個環節,以及如果需要在系統設計上要做到什麼程度。決定因素在于所服務的對象是否有多個倉庫、是否對于履約效率有強烈的要求。
三、訂單分倉的三大因素和流程設計影響訂單分倉結果的有庫存、倉庫、店鋪三個因素。
1)庫存
庫存作為第一因素的原因是任何交易的基礎是等價交換,買家付錢你發貨。雖然在電商場景中買家不清楚平台的銷售庫存是否等于實物庫存,但是如果買家下單後需要采購或生産再發貨。那就可能會導緻訂單的取消和失去了提升履約效率的意義!
2)倉庫
在滿足發貨庫存需求的前提下選擇距離目的地最近的倉庫(前面已經舉例倉庫位置對履約效率的影響這裡不再贅述)。可以通過收件人信息中的省/市和倉庫地址中的省/市比對,比對不上可以通過第三方開放的能力計算距離。
CSDN上百度地圖API使用方法
3)店鋪
店鋪不是一個必需的因素,存在的意義在于前兩個因素失效的情況下用來兜底。比如跨境電商平台加密了訂單中收件人地址信息,無法計算倉庫位置并且在不同的國家都有倉庫。這時候就需要通過店鋪來輔助确定使用的倉庫。
流程設計(本流程中不包含店鋪的因素,各位讀者在設計時根據業務的場景設計流程):
四、總結
訂單分倉既涉及OMS也涉及WMS,這就造成了業務的複雜度高。作者在寫作時為了避免文章篇幅太長,對于拆單、訂單SKU和庫存匹配以及一些異常的場景,比如分倉時倉庫無庫存但是有采購在途等,但比較粗略的帶過了或者沒提,如果各位讀者對這些感興趣的可以在下方留言。
本文中内容都是根據作者的一些總結所寫,并不适用于所有的業務場景,讀者在自己做的時候還是要從實際的業務場景出發。
PM托馬斯,老托的跨境朋友們
本文由 @PM托馬斯 原創發布于人人都是産品經理,未經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 Unsplash,基于 CC0 協議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