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正宗客家發粄為什麼沒有韌勁

正宗客家發粄為什麼沒有韌勁

生活 更新时间:2024-11-17 05:25:40

來源: 閩西廣播電視報社

漫談客家粄與粄文化

□周繼章

  民以食為天。有中國人的地方,必然離不開中華美食。作為漢族民系的一支,千年來,客家人在遷徙融合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餐飲文化,客家美食在社會上得到了廣泛的認可和贊譽。談及客家美食,小吃是絕對離不開的話題,客家小吃的特點就是就地取材,具有當地獨特的風味,因而往往用以寄托濃濃的思鄉之情。客家小吃以米制品為主,是主食的延伸,粄就是其中一款地道的美味小吃。

正宗客家發粄為什麼沒有韌勁(漫談客家粄與粄文化)1

客家粄的曆史源流  “粄”非客家原創,對于大多數現代人來說,“粄”确實是陌生的,也隻有在客屬地區才有比較高的使用度和認知度,不過“粄”古已有之,是有曆史淵源和史書記載的。  粄,字從米,從反,反亦聲,為古漢語,也寫作“䉽”或“䬳”,讀音相同,互為異體字,可通用。“反”為“飯”省,“米”指“大米制品”,“米”與“反”聯合起來表示“大米制作的食品”。在《現代漢語詞典》中未收錄“粄”字,隻在《康熙字典》裡能找到“粄”字,對其的解釋為:《廣韻》博管切,《集韻》補滿切,并音昄,屑米餅,亦作䉽、䬳 。粄為古漢語,也是客家話、海南話的特色詞。  在古代許多史籍中都有記載類似“粄”的叙述:如《南史·齊衡陽王鈞傳》載:“鈞字宣禮,年五歲,所生區貴人病,便加慘悴,左右依常以五色饣半 饴之,不肯食。”《玉篇》食部:“饣半 ,屑米餅。”《正字通》:“饣半 ,餅别名,六朝人呼餅為饣半 ,或麥面、或屑米為之。舊注:專屬米餅,非。”又如《荊楚歲時記》:“是日,取鼠曲汁蜜和粉,謂之龍舌䉽,以厭時氣。”再如《宋書·郭原平傳》(南朝梁沈約撰)有載:“宋文帝崩,原平号恸,日食麥饣半 一枚,如此五日。人曰:‘誰非王臣,何獨如此?’原平泣而答曰:‘吾家見異先朝,蒙褒贊之賞,不能報恩,私心感動耳’。”唐代小說《酉陽雜俎·前集卷七·酒食》(段成式撰)在介紹“五色餅法”時曰:“刻木蓮花,藉禽獸形按成之,合中累積五色豎作道,名為鬥釘。色作一合者皆糖蜜,副起粄法、湯肱法、沙棋法、甘口法”。可見,南北朝時期,“粄”就已經出現了,距今已有1500餘年的曆史。  從物質層面來看,所謂的粄,一般都是用大米磨成粉或漿後制成,在物質匮乏的年代,也有不少是用粟米粉、木薯粉或者地瓜粉制成的,并無特别出奇之處,是一類傳統的特色小吃,在客家人居住地較常見。客家粄的種類及制作  粄内涵豐富,既可作小吃,也可為主食甚至是一道菜肴。有各類粄二百多種,種類繁多,且顔色、形狀、大小各不相同,主要有:  1.以“味道”命名的粄:如鹹粄、鹹甜粄、甜粄等。其中,甜粄應該是最有味兒——往常,它隻在過年時才有,相比于其他粄,甜粄有着特殊的含義,客家人過年有“不蒸甜粄不過年”之說。甜粄甜、韌、厚,富有特色韻味。制作方法也頗為講究,糯米和籼米以7:3的比例在水裡浸泡一天一夜,膨脹後磨成米漿,過濾去除水分後成為糯米面團,接着把黃糖熬成糖漿倒入糯米面團,加溫水揉搓,搓好的生甜粄滿滿地攤在墊有竹葉或芭蕉葉的蒸籠上,蒸籠有30多厘米高,要蒸四五個小時,傳統的客家甜粄如同厚磚一樣厚。甜粄可直接冷吃,亦可切成小塊或煎或蒸而食之。  2.以“形狀”命名的粄,如簸箕粄、粄條、粄圓、老鼠粄等。老鼠粄因其兩端尖,形似老鼠而命名,口感滑溜,有香有色。其制作方法是:将粘米粉和木薯粉拌勻,再慢慢倒入開水用筷子攪拌,出現絮狀團後用手和,和至面團稍硬時,取一點用手心搓長條狀即可。另需備好炒熟的肉碎,因為老鼠粄完全由肉碎來提味。将搓好的老鼠粄倒入開水中煮七到十分鐘(筷子可夾斷,中間不留生),撈起放入碗中,撒肉碎、蔥花、胡椒粉,攪拌即可食用。  3.以“主要的餡料”命名的粄,如菜頭粄、筍粄、豆芽粄等。這類粄的制作包括制粄皮和内餡。如筍粄,粄皮以米粉為原料,用開水拌和揉搓,配以适量煮熟的芋或甘薯,制成薄度小圓形粄塊;内餡則以半肥瘦豬肉及竹筍(冬筍為好)為主,分别切碎,再配上蝦米、鱿魚絲、香菇、胡椒粉、鹽等。然後用粄皮裹住肉餡,捏穩封口成半月形,如同“餃子”,放進開水鍋中煮至粄塊浮起,起鍋加佐料食用。  4.以“顔色”命名的粄,如紅粄、黃粄、白包闆、紅桃粄等。黃粄是客家久負盛名的傳統小吃,可以釀、蒸、煮、煎、炒,還可以切片曬幹,暑天用來煲糖或煲鹹蛋,清涼解暑。做法先将上好的幹柴草燒成灰,加入一些楊梅葉子(調色用)和少許生石灰(防止所做的黃粄吃後過冷),再将其用幹淨的布包好放在桶中用水淋,制成浸米用的草木灰水。将禾米(或糯米)和籼米(比例約為1:2)淘淨,放草木灰水中浸泡數小時後加工成米漿。再将米漿倒在鍋中用文火煮,須不斷攪拌以使水分蒸發而不緻燒糊,從而制成柔軟又富有韌性的粄團。将粄團蒸熟後放在臼中舂十幾二十分鐘,黃燦燦、香嫩嫩的黃粄便制成。  5.以“植物”命名的粄,如艾粄、苎葉粄、芋子粄等。其中,苎葉粄香氣可口,軟而不膩,常吃苎葉粄,還能耐饑渴、長力氣,去除皮膚疾患,強身健骨。做法是摘取新鮮雛嫩苎葉,和适量粳米、糯米和井水于石臼搗爛、粘合,形成青翠欲滴的粄團,然後把粄團捏成小塊,放在蒸籠中蒸熟。  還有的根據民間故事命名,如印子粄、新丁粄、仙人粄等;有的根據做法命名,如捆粄、碗粄等。客家粄的文化内涵  1.粄在祭祀中的角色。粄在客家人逢年過節的祭祀活動中,承載着重要的角色,無論是祭祖還是祭祠,祭品都少不得粄,也許是粄能給予逝者最好的哀思,或者粄增強了血緣宗親的力量,被賦予了族群的凝聚力。  2.粄在親情上的融入。粄是客家人最能感受家鄉情節的美食,已經和客家人融為一體。過去逢節期,出嫁女兒去了娘家,回家時總要帶回苎葉粄。一股濃郁的鄉土氣息,浸含着悠久的文化。  3.粄在思念上慰藉。粄一直是客家人思鄉的慰藉,承載着幾代人共同的情感。舌尖上的粄,便是客鄉的味道歸家。  4.粄被寄予美好。客家人對“粄”寄予了更深的含義,無限大,無限美。冬至吃艾粄,以示慶祝豐收;過年做“糖糕粄”,寓意“年年高升”;婚禮送紅粄,代表對新人未來紅火日子的祝福;新生兒滿月送擦粄,表達迎接新生命到來的喜悅。發粄,蒸熟後會從碗面隆起來,像一座尖頂的小山峰,且出現裂縫,客家人稱之為“笑”,喻為喜事降臨的征兆。所以,發粄要“越笑越好”,古代即流傳過年吃發粄以求好兆頭。發粄也因寓意着發财、發家等意義,深受客家人喜愛。元宵節,客家人都會做包粄,意為包銀包金,預示一年行大運,發家緻富。印粄,是客家人重大慶典時用來拜天公最重要的祭品。蒸好的粄上印出龜甲花紋或“福”字,祭拜過後或分給族人,或送給前來拜年的親友。等等。  5.粄在語言中利用。粄在客家歌謠、諺語、歇後語中多有提及,有歇後語:“五角錢老鼠粄———無料欸”“三月的苎葉粄———極青(輕)”“豬肉包粄———有料(聊)”“蕉葉蒸粄———唔使帕(不用怕)”等;有童謠:“洋蟻子(蝴蝶)葉葉飛,阿母做粄女兒歸。大粄拿給阿阿(姐姐)歸,小粄留來逗老娣(弟弟)”;有諺語:“天井蒔田枉了秧,甜粄蘸糖枉了糖”、“有情好比糖搓粄,無情好比水撈油”、“愛食甜粄先熬糖,愛吃豆腐先磨漿”。這些生活化的淳樸語言,不僅道出粄的豐富味道層次,也說出了人們對日常生活的感悟。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