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澡嘛~經常做的事兒
還沒見過有誰不會
可怎樣洗澡才對身體好
你知道麼?
這次我們有幸請到了皮膚科專家來說一說「如何更健康的洗澡」?
01
5種皮膚怎麼洗
中.幹.油.混合.敏感肌
洗澡的目的是為了清潔皮膚,根據皮膚表面水分、油份多少及敏感性,皮膚大緻分為5 類:中性、幹性、油性、混合性和敏感性。
02
多久洗,洗多久
隔天洗,10分鐘就夠
一般情況下,每周洗1-2次即可。而天氣炎熱或工作環境髒亂,可以适當增加次數。每天必洗甚至一天多次清洗,實在沒必要。
每次洗澡時間不能太久,在浴室呆久了,可能會因為室内密閉而胸悶缺氧。
皮膚最外層是“角質層”,還有保護性的“皮脂膜”,角質層好比水庫儲水,而皮脂膜好比水壩攔水,減少水分丢失。共同構建了皮膚保持水分的“城牆“。
但如果洗澡過于頻繁,容易把 “城牆”給洗傷了,造成皮膚水分流失,皮膚變幹,更有可能引起幹燥性皮炎等各種皮膚病。
專家提示:一般淋浴每隔 1-2天洗一次,一次10~15 分鐘完全足夠,泡澡最好也不要超過20 分鐘。
03
什麼水溫适合
因人而異,不冷不燙
熱水浴:大約38~40℃
用手試溫,感覺略燙為宜。
清潔皮膚效果好,能夠擴張皮膚血管,促進血液循環,增強新陳代謝。夏天運動後,大汗淋漓,最好洗個熱水澡。
專家提示:人體正常的體溫為36-37℃,如果浴水過燙,不僅會破壞皮膚屏障,還會使皮膚表面的血管擴張,血流量增加,而心髒和大腦的血液供應減少,發生缺氧和暈厥的危險。
溫水浴:35℃左右
用手試溫,感到稍熱,适合泡澡。
一般情況下,夏天提倡洗溫水浴。能夠舒緩鎮靜、有助于緩解神經衰弱和失眠,減輕心血管負擔。
冷水浴:大約20℃
兒童、老人及心血管疾病人群不推薦洗冷水澡。
理論上冷水能夠刺激身體毛細血管收縮,加強心髒供血能力,改善血液循環,增強血管彈性,防止血栓形成。
但效果因人而異,不建議輕易嘗試。
總結:水溫的選擇,并沒有統一的标準。最好的洗澡溫度就是感覺不冷不燙、自己舒服。
04
搓澡到底好不好
過分搓澡并不健康
很多人搓澡會搓到皮膚變紅甚至疼了,可這種搓澡其實并不健康。
搓下來的泥主要是脫落的皮膚碎屑、灰塵及汗液等物質。
而皮膚的更新代謝周期為28天左右,如果大力搓澡,将皮膚的外層搓掉了,會改變新陳代謝的自然規律,沒辦法很快的長新皮。
此時無法阻擋灰塵、細菌等進入身體的保濕層,會使皮膚敏感,發生幹癢、刺痛。
總結:溫和搓澡沒問題,大力搓澡反而會傷害皮膚。
05
什麼時間塗身體乳
洗完後3分鐘
洗澡後的3分鐘,是滋潤皮膚的最佳時機。
此時皮膚還處于濕潤狀态,表面會有些細小的水珠或蒸汽,這個時候塗抹身體乳,可以讓水合作用達到最佳效果。
06
經期、産後、打針
都可以洗!
● 經期:
很多女性在經期,既不洗頭也不洗澡,有的訴說洗澡洗頭會頭痛。
經期頭痛不是因為洗澡,大多數經期頭痛跟身體雌激素水平的改變引起顱内外血管對某些體内物質更敏感,從而引起血管張力的變化有關。
其實隻要經期不坐浴,對身體沒有任何影響。
● 坐月子:
月子裡,産婦的新陳代謝比較旺盛,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多汗,更需要洗澡來清潔皮膚。
同時要注意清洗會陰部位(會排惡露)和乳房(預防乳腺炎)。
● 打針後:
打針後的針眼就那麼大,很快就會愈合,正常洗澡沒問題。
總結
❶ 清潔用品選擇取決于肌膚類型
❷ 隔天洗一次,一次洗10分鐘就夠
❸ 洗澡水溫因人而異,舒服就好
❹ 搓澡适度即可,沒必要太大力
❺ 經期、産後、打針後都可以洗澡
本文為“京醫通”原創,如有内容轉載,請标明來源
審稿專家:王美芳 北京友誼醫院 皮膚性病科 副主任醫師
編輯:醫十三、醫梨沙白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