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镳說文解字

镳說文解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7-01 18:12:58

接着我們的《說文解字》課程,本課講“革”部的五個漢字:“[革叕]、鞌、䩸、䩞、鞈”。這五個字在現代漢語都不是常用字,且“革”部57個漢字大多是形聲字,因此本課内容仍然枯燥。五個字的詳情如下:

1、[革叕]。讀zhuó。《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革叕],車具也。從革,叕聲。”形聲字。本義是車具。《字彙·革部》:“[革叕],車上具。”肯定是車具,但具體是指什麼車具,暫無定論,從“叕”字分析,應當是指車上用以聯綴之物。

注意,這個字在字形上,容易與“辍”混淆。

“[革叕]”的小篆寫法如圖: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1

([革叕]的小篆寫法)

2、鞌。讀ān。《說文解字》給出的解釋是:“鞌,馬鞁具也。從革,從安。”許慎認為是會意字。實際上,鞌既是形聲字又是會意字,同“鞍”。本義是馬鞍。《玉篇·革部》:“鞌,亦作鞍。”《急就篇》顔注:“鞍所以被馬,取其安也。”“鞍”之所以有個“安”,是因為有了“鞍”之後,人在馬上就“安定”了。《說文解字》沒有收“鞍”,“鞌”同“鞍”。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2

(馬鞍)

“鞌”的小篆寫法如圖: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3

(鞌的小篆寫法)

3、䩸。讀音有兩個:

(一)róng。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了的解釋是:“䩸,鞌毳飾也。從革,茸聲。”形聲字。本義是覆于鞍上作裝飾用的細毛毯。徐锴《說文系傳》:“《西京雜記》:‘馬或以罽(jì)為飾。’”明方以智《通雅·器用》:“䩸䩞,鞍上罽也。䩸即茸䩞,鞍毳飾也。”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4

(䩸)

晉傅玄《良馬賦》:“金羁在首,發以明珂,镂鞍采䩸,織勒含華。”全部是對馬的贊揚。

又指皮革。《玉篇·革部》:“䩸,革也。”

(二)rǒng。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同“[毛隼]”即“氄”。《集韻·腫韻》:“[毛隼],《說文》:‘毛盛也。’或作氄、䩸。”

“䩸”的小篆寫法如圖: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5

(䩸的小篆寫法)

4、䩞。讀音有兩個:

(一)tié。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䩞,鞌飾。從革,占聲。”形聲字。本義是馬鞍的裝飾。《說郛》卷三十六引李京《雲南志略·諸夷風俗》:“(白人語)鞍䩞曰悼(障)泥。”也就是說,䩞指的是馬鞍的裝飾,墊在馬鞍下面,垂于馬背兩旁以擋泥土。就是“障泥”。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6

(障泥的位置)

《三國志平話》卷下:“卻說騎馬夾間,曹公用鞍䩞遮其首,順流而下。”說曹操被馬超、韓遂軍打敗落水,用障泥遮首而逃。明朱有燉《義勇辭金》第三折:“短甲輕袍可體輕,戎鞍小䩞座紅纓。”障泥經過漫長的發展史,不同地區和曆史時期,障泥的樣式不一,比如: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7

(障泥的發展)

(二)diē。這個讀音出自《廣韻》。專用于“䩞鞢”一詞,《玉篇·革部》:“鞢,鞢鞢,鞍具。”就是障泥下面的垂飾或鞍翼。

“䩞”的小篆寫法如圖: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8

(䩞的小篆寫法)

5、鞈。讀音有三個:

(一)gé。這是中華書局注音版《說文解字》标注的讀音,給出的解釋是:“鞈,防汗也。從革,合聲。”形聲字。本義是古代革制的胸甲。這裡的“汗”應當寫作“扞”或“捍”,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此當作所以防捍也,轉寫奪誤。……锴曰:‘今胡人扞腰也。’知锴本故作扞。”《龍龛手鑒·革部》:“鞈,防捍。《玉篇》雲:‘兵器也。’”《管子·小匡》:“輕罪入以蘭盾,鞈革二戟。”尹知章注:“鞈革,重革。當心著之,可以禦矢。”犯輕罪者交納兵器架、盾牌、胸甲皮與兩支戟。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9

(革制的胸甲)

本義之外,還有其他用法:

(1)障泥。王筠《說文解字句讀·革部》:“《廣雅》:‘防汗謂之鞈。’《初學記》:‘防汗亦曰弇汗。’筠案:障泥蓋亦即此,似即韉(jiān,墊馬鞍的東西)也。”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10

(日制太和鞍中的障泥)

(2)堅貌。《字彙·革部》:“鞈,堅貌。”《荀子·議兵》:“楚人鲛革犀兕以為甲,鞈如金石。”楊倞注:“鞈,堅貌。……《史記》作‘堅如金石’。”楚國人用鲨魚皮、犀兕皮做成铠甲,堅硬得就像金屬、石頭一樣。

(3)囊屬。就是皮口袋。《玉篇·革部》:“鞈,橐也。”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11

(皮囊)

(二)sǎ。這個讀音出自《集韻》。同“靸”。《集韻·合韻》:“《說文》:‘小兒履也。’或作鞈。”

(三)tà。這個讀音出自《集韻》。通“䶀”。鼓鞞聲。《集韻·合韻》:“䶀,《說文》:’鼓聲也。‘古作鞈。”徐灏《說文解字注箋·革部》:“鞈用為鼓聲者,蓋假借義。《鼓部》䶀下誤以為古文耳。”《淮南子·兵略》:“若聲之與響,若镗之與鞈。”高誘注:“鞈,鼓鞞聲。”

“鞈”的小篆寫法如圖:

镳說文解字(說文解字526課與馬鞍)12

(鞈的小篆寫法)

(【說文解字】之526,部分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版權方所有)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