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有什麼用

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有什麼用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2-02 08:39:56

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有什麼用?華龍網8月13日14時訊(記者 李華僑)日前,重慶市工商局發布《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新發展33項措施》,其中優化市場發展環境相關政策,可激發創業者和企業發展活力今(13)日,相關負責人對這部分政策進行了解讀,今天小編就來說說關于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有什麼用?下面更多詳細答案一起來看看吧!

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有什麼用(33項措施如何優化市場環境)1

市場監管局優化營商環境有什麼用

華龍網8月13日14時訊(記者 李華僑)日前,重慶市工商局發布《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新發展33項措施》,其中優化市場發展環境相關政策,可激發創業者和企業發展活力。今(13)日,相關負責人對這部分政策進行了解讀。

1、實施“微企戶做大、微企園做優、微企村做強”計劃,每年評選一批成長型微企戶、微企園、微企村,擇優打造一批重點微企“雙創”示範平台,給予獎補扶持。實施微企創業創新“萬人培訓”計劃,每年免費培訓創業者及管理人員1萬人次以上。

解讀:從今年開始,我市推行微型企業扶持發展新政策,突出重點精準施策,支持鼓勵微型企業成長壯大,幫扶指導微企孵化平台提檔升級,重點打造精品示範平台,充分發揮先進典型的示範引領作用;優化微型企業創業創新培訓,着力提升微企創業者及管理人員經營管理能力,激發企業發展内生動力,助推全市微型企業提質增效健康發展。

2、建立與金融部門的協調配合機制,搭建銀企對接平台,引導企業通過股權質押、動産抵押、商标權質押等方式拓寬融資渠道;建立“政銀擔”合作機制,落實微企成長扶持貸款和商業貸款貼息政策,進一步降低企業融資成本。

解讀:為了緩解微型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重慶市工商局将緻力搭建企業與政府、銀行、擔保機構的交流平台,暢通貸款需求信息溝通渠道,建立貸款貼息和風險分擔機制,提升銀行、擔保機構為微型企業服務的積極性。

3、全面推行“雙随機、一公開”監管,日常監管通過随機抽取檢查對象、随機選派檢查人員的方式進行,抽查情況及查處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拓展跨部門随機抽查範圍,實現“全域推廣、進一次門、查多項事”。除随機抽查、質量抽檢、專項整治、投訴舉報等情形外,原則上不再對企業開展上門檢查,讓企業安心開展生産經營活動。

解讀:近年來,工商部門全面推行“雙随機、一公開”監管,較好地解決了重複監管、任性執法、執法擾民等問題。同時,重慶市工商局大力推進跨部門“雙随機”聯合檢查,僅今年上半年就會同16個部門開展聯合檢查42項,檢查範圍拓展至房地産經紀、教育咨詢、煙花爆竹、危險化學品、電子商務、産品質量等熱點領域,發現并處置問題864起,實現“全域推廣、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但需要指出的是,“雙随機”并非監管的唯一方式。重慶市工商局在深化 “雙随機”監管的同時,将加大質量抽檢、專項整治、投訴舉報查辦、大數據監測的力度,并對涉及産品質量、食品藥品、安全生産等潛在風險大、社會風險高的領域,開展專項檢查或過篩排查,實施嚴格監管,盡早發現問題,提前消除風險隐患。

4、健全新經濟風險監管研判機制,對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實行包容審慎監管,密切關注并防控潛在風險,采取建議、提醒、約談等行政指導方式依法督促市場主體合法經營。

解讀:目前,新技術、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等“四新”經濟不斷湧現。為進一步保障“四新”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工商部門将秉持包容審慎監管理念,依法、有效實施監管。一是根據區域布局和功能劃分,把握“四新”經濟發展态勢,動态調整“四新”經濟主體範圍,建立“四新”市場主體台賬,形成重點管理數據庫;二是鼓勵“四新”民營市場主體探索創新,對其輕微違法且對社會未造成危害或危害較小的行為,依法減輕或不予行政處罰,通過建議、提醒、約談等行政指導方式,引導企業及時規範;三是遵循放寬發展與适度管控、普遍包容與個别嚴管的原則,會同經信委、公安、金融等部門,依托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技術手段,建立風險監管研判機制,完善産業風險預警和防控體系,并對假借新産業新業态新模式之名行嚴重違法之實的行為,依法予以處罰。

5、對違法行為社會危害後果輕微、主動糾正違法行為、消除危害後果的市場主體,以教育規範為主,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案件查辦依法采取查封、扣押、凍結等強制措施時,應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影響。

解讀:工商行政管理機關在執法活動中要突出行政處罰的合理性,對市場主體違法行為符合危害後果輕微,主動糾正、消除危害後果等情節的,要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但對傳銷、違法會銷、制售假冒僞劣産品、坑農害農等危害社會安定、人民群衆人身健康和生命财産安全的嚴重違法行為,則要嚴厲打擊、依法重處。同時,為進一步體現人本執法,在案件查辦中,要求審慎采取強制措施,最大限度降低對企業生産經營活動的影響。

6、嚴格按計劃實施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對同一商标的同一規格型号的商品,除舉報和有針對性地跟蹤抽檢外,同一年度原則上不進行兩次以上抽檢。對銷售不合格商品的行為,能證明其行為非故意且如實說明進貨來源的,依法從輕或減輕處罰。

解讀:開展流通領域商品質量抽檢是工商行政管理機關的法定職責。為了杜絕随意抽檢,減少抽檢工作對民營市場主體經營活動的影響,本條一方面要求工商部門嚴格按計劃實施商品質量抽檢,不得随意抽檢;另一方面規定,除因舉報或出現重大質量安全事件等,需對涉事商品開展針對性跟蹤抽檢的情形外,原則上同一年度内不得對同一商标的同一規格型号的商品進行兩次以上抽檢,以避免重複抽檢。

7、提醒企業履行年報公示義務,在年報時限内發布3次年報提示信息,避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即将期滿3年的企業,在期滿前60日内提示其履行相關義務,避免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

解讀:年報公示是市場主體自主公示經營情況,構建社會誠信體系的重要制度。為進一步拓展年報知曉範圍,避免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工商部門将在每年1月、3月、6月通過短信、電視、廣播、網絡等多種方式提醒市場主體報送并公示上一年度年報信息。同時,為避免民營企業被列入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工商部門在其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即将屆滿3年的前60日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上進行提醒,并通過短信告知,确保提示到位。

8、探索建立自我承諾、主動糾錯、信息公示的信用修複機制,鼓勵企業重塑信用、誠信經營。企業因長期未經營被吊銷營業執照的,在依法辦理注銷登記後,解除對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單”限制,允許其法定代表人繼續享有任職資格。對未按規定履行年報公示義務,被列入經營異常名錄且從事一般經營項目的企業,經核實已補報年度報告後,可當場辦理移出手續。

解讀:信用約束與信用修複疏堵結合,有利于民營企業高質量健康發展。為了鼓勵企業重塑信用、誠信經營,在對失信企業開展聯合懲戒的同時,工商部門積極探索建立自我承諾、主動糾錯、信息公示的信用修複機制,對因長期未從事經營活動被吊銷營業執照而納入工商部門“黑牌數據庫”的企業,在依法辦理注銷登記後,可以根據企業的申請,将企業法定代表人從“黑牌數據庫”中移除,解除對其法定代表人“黑名單”限制,允許其繼續享有擔任法定代表人、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的任職資格。

9、在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重慶)上設置政企互動模塊,傾聽企業呼聲,回應企業訴求。加強對各級民營經濟協會和微型企業協會的指導支持,指導協會搭建項目建設、産品推介、投資融資、人才引進等平台并提供數據支持;指導協會開展民營企業、微型企業和個體工商戶評比活動,弘揚優秀企業家精神。

解讀:支持市、區(縣)民營經濟協會和微企協會進一步完善治理結構,提升服務能力,拓展服務功能,搭建服務平台,創新服務項目,廣泛開展各類活動,更好地發揮橋梁紐帶作用,幫助解決企業急需的人才、市場、資金等問題,增強企業發展後勁。通過評選和宣傳先進典型,為優秀企業提供展示舞台和合作平台,營造尊重創業者、崇尚創業精神的社會氛圍,激發創業創新熱情。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