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有“五四”青年節,也年年有人過“五四”青年節。那麼,到底什麼年齡段之間稱之為青年?
我習以為常的印象裡,介于18歲到35歲之間是青年。感覺自己拿不準,便上網查。結果卻越發糊塗了。原來,關于青年的年齡段劃分,世界上居然沒有統一的标準,各說各話,莫衷一是!
資料顯示,聯合國将15~24歲的年齡段劃為青年;世界衛生組織劃14~44歲為青年的年齡段;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我國國家統計局将15~34歲的人列為青年;我國共青團以14~28歲的人為青年;青年聯合會以18~40歲的人為青年;港、澳、台地區以14~24歲的人為青年……
綜合分析,在14歲或15歲這個下限,所有的劃分基本一緻。可見,在青年是從14或15歲開始這方面,世界不同組織的認知基本一緻。
這個起始點的劃分,我國古代也差不多。古人把女子15歲叫“及笄之年”,16歲叫“破瓜之年”,都視為可以談婚論嫁的成人年齡。《紅樓夢》裡的寶黛钗等一衆“成熟青年”,其實也就十三四歲到十五六歲的樣子。
35歲以後還算青年,國内目前有點說不通。現在機關事業單位招錄人員,也包括社會其他單位用人,年齡的上限,就是不超過35歲。我理解,這裡隐含着對35歲以上不再視為青年的含義。如果青年的年齡放寬到44歲,豈不是意味着國内用人連部分青年都在排除之列?
我個人感覺,14歲15歲就開始算青年,是不是早了點?35歲以後就不算青年,是不是也早了點?
我自己14歲15歲時候,回想起來,完全小屁孩一個,哪能算青年?40歲以前,也沒覺得自己就人到中年了。
有這樣感覺的,相信不止我一人,而是很多人。
所以,我認為有必要為青年再統一劃定一個新年齡段。
仔細琢磨了一下,對青年之所以年齡段劃分不一,恐怕主要還是對實際當中人的發育、生理健康情形以及學齡、婚齡、退休年齡等,有不同的着眼點和落腳點。
從生理方面考慮,現在的人,比過去的人,平均壽命延長了很多;同樣不可否認,現在的人營養等跟上了,身體發育及體能保持各方面,也肯定隻會比古人強。把青年的年齡段拉長一些,有現實生理基礎。
同時,現代人的學齡比古人長,就業年齡比古人遲,婚齡也比古人晚。适當推遲一點青年的起始年齡段,也符合社會實情。
基于上述考慮,我認為新的青年标準劃定為16~38歲為宜。與此相應的,是男女退休年齡一律推至65歲。
這樣劃分後,14~16歲這一段,允許少年與青年重疊。具體而言,就是年滿14歲後,雖然不視為青年,但可以跟着一起過過“五四”青年節。38~40歲這一段,也允許青年與中年重疊一下。具體操作,是社會招錄招聘入職人員,也可以對這個年齡段開放。畢竟退休年齡推後了五年,錄聘人員入職,可期待其有效工作時長,與過去35歲工作到60歲是一樣的。
看出來了吧?青年的年齡段劃分問題,并不是空議論的廢話,而是很有實用意義的話題。重新劃定青年範圍,将40歲以前都納入社會錄聘用選擇範圍,是一個很重要的實務性建議。這個建議,最好由人大或政協代表向“兩會”提出正式提案。
插圖選自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